姚金龍
(江蘇省揚州市急救中心 江蘇 揚州 225007)
基于顱腦外傷患者的院前急救的研究進展
姚金龍
(江蘇省揚州市急救中心 江蘇 揚州 225007)
顱腦外傷是外科常見損傷,病情復雜、進展快,并發癥多,存在較高的致殘率和死亡率。其臨床治療困難,也是臨床重點關注治療問題。院前急救是挽救顱腦外傷患者關鍵環節,及時到達現場,控制出血,延緩病情進展、降低顱內壓是確保患者生命安全的治療原則。本文就針對顱腦外傷患者院前急救予以一一綜述,以此為顱腦外傷患者治療提供必要參考價值。
顱腦外傷;院前急救;研究進展
顱腦外傷是目前創傷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影像學診斷技術、微創技術、藥物治療等進一步推進及發展,在很大程度提高了顱腦外傷患者的治療效果,使患者救治機會明顯提高。且顱腦外傷為創傷學中具有最大危害性的疾病[1],若未得到及時、準確治療,病情進行性發展,極易導致患者死亡。因此,重視顱腦外傷患者院前急救,給予及時準確治療則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回顧相關文獻,結合筆者之后展望,探究院前急救相關措施,總結如下。
顱腦外傷多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類型,原發性顱腦外傷包括腦震蕩、腦挫裂傷;繼發性顱腦外傷于原發性基礎上發展,包括顱內出血、腦缺血和腦水腫[2]。近年來,顱腦外傷頭顱CT檢查時間明顯縮短,傷后早期頭顱CT掃查,難以體現繼發性腦損害,進行性發展后經CT可體現出來。通常繼發性顱腦損傷較原發性顱腦外傷更具有損害性,存在更高的病死率和致殘率。通常顱腦外傷者并不是受傷后即可發生,部分則是在是急救期間出現缺氧、顱內出血、低血壓、腦水腫等[3],因此對于顱腦外傷的救治,必須要在傷后立即救治,重視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院前急救對于院內急救來說,相應滯后,必須要改進患者的處理及急救醫療服務。
2.1 評估。顱腦外傷院前急救中,評估是首要工作,對救治工作的順利實施至關重要。而短時間內評估難以取得正確判斷,難以細致檢查。或細致檢查,耗時多,病情延誤[4]。因此需盡可能簡單判斷受傷情況,有效評估病變指標,判斷病情。
2.2 血氧、血壓。繼發性腦損傷關鍵因素是低氧和低血壓,腦卒中氧含量、灌注壓、細胞能量代謝降低等,都會導致患者腦細胞死亡,需重視患者低氧、低血壓,持續時間越長,則患者預后越差[5]。
2.3 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顱腦外傷嚴重程度可根據GCS評分,是最為可靠指標,通過反復評分,可顯示患者損傷情況。包括:語言、運動及睜眼反應三個方面。根據患者現狀評價,根據某一問題評估,可縮短時間。輕型:GCS13-15分;中型:GCS9-12分;重型:3-8分。預后不良:GCS<4分[6]。
2.4 瞳孔。瞳孔對顯示患者病情是十分重要指標,包括檢查患者瞳孔大小、對稱、對光反射等,瞳孔不等大為腦疝表現,瞳孔改變是預后不良重要指標,需緊急處理。
3.1 "呼救-到達現場"。急救中心調度室接收到呼救電話后,應盡快到達現場,詢問傷員人數、傷情等,明確事故現位置,急救人員需熟悉線路,確保急診工作穩、準、快。
3.2 氣道管理。顱腦外傷者呼吸道易梗阻、窒息,致機體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加重腦水腫和腦疝發生。因此急救時需及時清除口腔、呼吸道分泌物,維持氣道通暢,促進和改善患者預后。
3.3 控制出血。顱腦外傷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者,傷后60min則為黃金時段,前10min則為白金10min[7],決定了患者病情恢復,挽救患者生命。若及時控制了患者出血,維持通暢呼吸,病情問題,可提高患者挽救率。
3.4 穩定循環系統。失血性休克擴容及液體量過度會導致腦水腫、顱內壓增高,因此輸液、輸血時應根據患者個體情況針對性輸液、輸血。
3.5 降低顱內壓。顱腦外傷者傷后2h腦體積增加,發生腦水腫。可早期快速輸注20%甘露醇配合地塞米松,甘露醇可形成壓力梯度,脫水減壓,降低血液粘滯度,穩定循環,增加血流量,保護血腦屏障。
3.6 重型顱腦外傷院前急救。重型顱腦外傷者院前急救需爭分奪秒搶救,保持呼吸道通暢,輔助呼吸,對于呼吸微弱、瀕臨死亡者行氣管插管輔助呼吸,降低肺部感染率。早期應用納洛酮可維持血壓和腦灌注壓,控制顱內壓,恢復腦代謝,提高GSC評分。
顱腦外傷搶救則是群體協作過程,確保急救工作連續性,搶救工作成功實施,必須要具備過硬搶救及時、先進搶救設備。急性顱腦外傷者病情復雜多變,需及時救治搶救患者生命,院前急救待接受到呼救電話后,應快速反應,在最短時間內快速現場,給予患者及時準確的搶救。規范院前急救通常包括各種神經外科專業領域知識,比如評估病情、針對性治療,醫護人員需熟練掌握各種知識,并熟練運用。同時急救人員需運用循證醫學,明確各種院前急救措施,正確處理,規范急救。比如在2007年,美國"腦外傷基金會"制定了《TBⅠ院前急救指南》,提高了急救服務人員和神經外科醫師規范化處理,結合我國具體情況,采取循證醫學,規范化處理。現場急救應堅持急、準、快,先重后輕,鎮定有序,仔細認真。快速全面分析診斷患者病情,確定病變位置和傷情程度,在黃金時段內實施搶救措施,挽救患者生命。
[1]李雙,杜彥李.重癥顱腦外傷的臨床治療研究進展[J].中外健康文摘,2012,9(46):433 -434.
[2]唐超,陳磊,梁玉敏,等.顱腦外傷后進展性腦損害的研究進展[J].國際外科學雜志,2012,39(6):403-407.
[3]毛喜蓮,黃君,周志利.顱腦損傷后高熱的亞低溫療法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20 -21.
[4]趙龍,唐曉平,張濤.高壓氧治療顱腦外傷的研究進展[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1,27(1):104 -106.
[5]吳竹.顱腦外傷患者院前急救及護理分析[J].河北中醫,2012,34(6):922-923.
[6]吳分浪,邵強,關則儉,等.重型顱腦外傷126例院前急救分析[J].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09,14(4):277-278.
[7]王存祖,謝江寧,許慧中,等.重型顱腦外傷院前急救進展[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12,24(11):690-391.
R651.1+5
B
1009-6019(2015)11-02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