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群
(江蘇句容黃梅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江蘇 句容 212400)
論手足口病防治措施初步探討
陳利群
(江蘇句容黃梅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江蘇 句容 212400)
近幾年,手足口病是較為常見的臨床疾病,它是由于感染腸道病毒以后造成的"皮膚黏膜損害",具有傳染性。手足口病的臨床癥狀是臀部、腳底以及手掌出現小水皰和丘疹等,同時有部分患者也出現"無菌性腦膜炎"、肺水腫以及心肌炎等并發癥,嬰幼兒是手足口病主要的發病人群,我們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手足口病防治措施,盡最大努力做好手足口病的預防工作。本文首先簡單介紹了手足口病的特征和現狀,然后對手足口病的防治措施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手足口病;防治措施;初步探討
手足口病的主要傳染源為攜帶腸道病毒的健康者或病情輕微的患者等具有隱性感染特點的人群。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為嬰幼兒,其主要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播。手足口病的發病高發期在春秋季,它的地區分布不明顯,但是其廣泛分布于全國的各個地區。由于腸道病毒的易感性較強,而且手足口病的傳染方式比較多樣化,所以該病具有很強的流行性,家庭、托兒所以及幼兒園等都是易感群體。手足口這種傳染性疾病有效控制其暴發流行的關鍵是要做好必要的防治措施,從而切斷傳播途徑,并且進一步保護手足口病的易感群體。
HFMD(hand foot mouth Disease的縮寫,即手足口病)主要通過飛沫、糞口等途徑進行傳播,有時也可通過接觸皰疹液、傷口接觸污水等途徑感染。研究表明和HFMD患者直接接觸是患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最近幾年,全球各地都出現了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易感度較高、分布范圍廣而且傳播速度快的常見的流行性疾病。為了方便對手足口病的檢測管理,我國衛生部門于2008年把手足口病列入"法定丙類傳染病"。
手足口病臨床的主要表現是發熱和手足口等發生皰疹,一般情況下患者最先出現的癥狀"口腔黏膜皰疹,在此階段患者會出現流涎和拒食的現象,手足臀的皮疹主要表現為斑丘疹以及紅色丘疹,皮疹的周圍會出現灰白色水皰,不留疤而且無疼痛,有些患者在發病的初期會伴隨著持續的發熱,般溫度在38℃,如果同時伴隨著"中樞神經系統的癥狀發燒的時間會持續的更長[1]。手足口病的兒童患者有可能出現持續發熱、嘔吐以及咽峽炎,有時也可能出現腦干炎以及腦膜炎等并發癥,更嚴重者會出現呼吸加快以及心動過速等癥狀,有時甚至會導致心力衰竭、呼吸困難、肺水腫等臨床癥狀,在此階段患者的死亡率較高。
當前由CoxA16引發的手足口病的臨床癥狀要輕于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的臨床研究表明,EV71通過破壞人體細胞的免疫系統對機體造成傷害,因而導致嬰幼兒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清毒效率減慢,這樣就出現了炎癥進而引發水腫。
在日常生活當中,每個人都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勤洗手,尤其要給嬰幼兒用洗手液和肥皂洗手,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忌喝生水、要多喝白開水,還有要勤洗澡,盡量避免接觸手足口患者,要注意室內的空氣流通,做好家里的衛生工作,衣被要勤曬,不要在人多的地方長時間逗留,這樣可以減少病毒的感染,防止手足口病的發生,對于出現手足口病狀的患者要及時送往醫療機構進行適當地科學地治療[2]。
幼兒園和托兒所等公共設施要制定出完善的消毒制度,培養嬰幼兒的勤洗手等衛生習慣,將嬰幼兒經常活動的場所及時地消毒和通風,相關人員要定時定期的對門把手、樓梯扶手、桌椅、生活用品以及兒童玩具等公共設備進行消毒清洗,嬰幼兒所使用的物品要做好消毒處理工作,每天對嬰幼兒進行晨檢,對于可疑的患者要及時送往醫院救治,另外,當患者兒童數量增多時要采取放假等措施,減少該病的傳播和繼續感染[3]。相關人員要在人流量多的地方隨時做好清潔消毒工作,降低手足口病的感染率和傳播率。
醫療機構要建立以及完善相應的手足口病管理體制,并且及時地向有關部門匯報手足口患者的動態信息,同時,疾病控制中心要做好相應的手足口病患者信息的登記工作。消毒清潔醫療機構的就診區以及候診區,醫護人員要做好自己的清潔工作,對于診斷治療所使用的儀器、病房中的設施和物品等要定期清理消毒,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交叉感染,在手足口病的高發期要實行"預檢分診";隔離治療手足口病的重癥患者,不要將不同病毒引發的患者放置到同一個病房之中,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在護理工作的前后都要及時的用含碘類或者氯類的消毒劑進行清潔消毒。
家里要保證室內的通風和日曬,要做好衣物被褥等的晾曬工作,同時,要對家用的餐具以及家具進行清潔和消毒。尤其對于有嬰幼兒的家庭,用漂白劑或者消毒劑等對嬰幼兒的排泄物進行消毒,用煮沸的方式對餐具和奶具進行消毒,要用消毒液和肥皂對尿布、玩具以及日用品等消毒。消毒方式有很多,家長可以根據物品的不同用含鉀(氯)的消毒液、紫外線以及高溫等消毒方式有針對性的開展家庭消毒工作。嬰幼兒有吮吸指頭的習慣,家長要教育孩子不要吮吸手指、勤洗手等等,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家里如果發現有出現手足口病癥狀的人,要及時地送往醫療機構就診,根據醫生診斷和檢查的結果決定是住院治療還是留院觀察,如果患者是兒童要避免去學校、托兒所以及幼兒園等地方,防治感染其它疾病和將手足口病傳染給他人。
手足口病發生時,只要經過及時正確的治療措施,其有效治愈率較為滿意,且無后遺癥。雖然手足口病具有自限性,但是由于大部分感染者屬于隱形感染,而且手足口病所引發的"無菌性腦膜炎"、肺水腫以及心肌炎等并發癥嚴重的話可能造成患者死亡。由于治療手足口病的高效藥物以及疫苗都處于初級研制階段,治療效果有待進一步觀察和考證,因此,我們要探討研究手足口病的防治措施,盡量減少與手足口病患者不必要的接觸,切斷手足口病的傳染傳播途徑,從而達到控制手足口病的發展和傳播。我們應該了解手足口病的臨床特征和發展現狀,從個人、公共設施、醫療機構以及家庭這四個方面初步探討手足口病的防治措施,在日常的生活當中,認真落實和執行這些措施,將手足口病的發病率和傳播率控制在最低,減少手足口病對人們的危害。
[1]沈向輝;手足口病的預防措施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4年01期
[2]陳偉雄;手足口病的最新研究進展及預防措施[J];《社區醫學雜志》;2011年19期
[3]鄭軍;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與防治措施探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年30期
R174+.6
B
1009-6019(2015)11-02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