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江
(河南省安陽市中醫院骨一科 河南 安陽 455000)
針刀松解術治療凍結期肩周炎的臨床研究
杜江
(河南省安陽市中醫院骨一科 河南 安陽 455000)
目的:通過對比針刀松解術治療與普通針刺治療對凍結期肩周炎患者的關節疼痛和關節活動度的影響程度,分析兩種方法的療效。方法:選取90例凍結期肩周炎患者并隨機分成兩組,針刀組采用針刀松解術治療,對照組采用傳統針刺治療,療程結束后評價針刀和針刺治療對患者肩關節疼痛程度和關節活動度的改善情況,比較兩種方法的療效差別。結果:總有效率針刀組93.33%,對照組77.78%,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針刀松解術對于肩關節疼痛的緩解和功能的恢復治療效果優于單純針刺,值得臨床推廣。
肩周炎;針刀松解術;功能鍛煉;針刺
肩關節周圍炎是指肩關節及周圍韌帶、肌腱、滑囊等軟組織退行性及炎性病變,并因此引起以肩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為主的一種疾病。肩周炎可分為三期[1]∶(1)急性期,又稱凍結進行期,以肩關節周圍疼痛為主要表現,并伴有關節受限。(2)慢性期,又稱凍結期,以肩關節受限為主,并伴有疼痛較前減輕。(3)恢復期,肩關節活動較前漸漸恢復。現臨床治療肩周炎多采用針灸、按摩、理療、封閉等方法治療。本研究選取我科門診中2014年1月~2015年1月凍結期肩周炎患者90例為研究對象,探討針刀松解術治療凍結期肩周炎的臨床療效,現介紹如下∶
1.1 研究對象與分組
選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就診于安陽市中醫院骨傷一科門診病人中90例凍結期肩周炎(病程>2個月)患者為研究對象,基于隨機分組原則分為針刀組和對照組各45例,針刀組45例,男17例,女28例,平均年齡(50.77±3.89)歲,平均病程(7.33±3.24)月。針刺組45例,男19例,女26例,平均年齡(51.36±4.28)歲,平均病程(8.63±2.44)月。兩組在年齡、性別、病程長短上均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采用中醫藥管理局1994年發布《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肩周炎的診斷標準∶(1)勞損、外傷、氣血不足等復感風寒濕邪所致;(2)多發于50歲左右,女性發病多于男性,發病慢,病程長,體力勞動者多見;(3)肩關節周疼痛,活動功能障礙,夜間較重,天氣變化及勞累可誘發;(4)肩周肌肉萎縮,可出現"扛肩"現象;(5)影像學檢查多為陰性。
2.1 治療組
按照朱漢章小針刀"四步"規程操作[2]∶確定部位并做標記(多為喙突、肩峰下滑囊、肱骨大結節、肱骨小結節、結節間溝等),常規消毒后,針刀在所定部位分別作切開剝離松解。每周1次,3次為一個療程。
2.2 對照組
根據《靈樞·經筋》"以痛為腧"為原則,取肩髃、肩前、肩貞、臂臑、合谷、曲池、外關、阿是穴。選用1.5寸一次性毫針針刺,得氣后采用平補平瀉手法,10min行針一次,留針30min。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2.3 療效評價標準
采用中醫藥管理局1994年發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關于肩周炎的療效標準∶治愈∶疼痛消失,活動功能完全恢復;顯效∶疼痛明顯減輕,活動功能基本恢復;有效∶疼痛有所減輕,活動功能改善;無效∶癥狀改善不明顯。
2.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統計,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
針刀組總有效率93.33%(42/45),其中∶治愈15,顯效21,有效6,無效3;對照組總有效率77.78%(35/45),其中∶治愈6,顯效13,有效16,無效10;兩組經卡方檢查,結果有顯著性差異(P<0.05),提示針刀松解術療效優于單純針刺治療。
中醫認為肩周炎屬痹癥范疇,多由人體正氣內虧,易受外邪入侵所致。一般認為肩周炎與肩關節局部退變后對各種外力的承受力減弱有關,再加上急、慢性損傷,肩周組織繼發性萎縮、粘連而致本病發生[3]。針刀松解術是在中醫針刺療法基礎上演變而來,吳緒平等[4]提出了慢性的軟組織損傷類疾病病理構架的網眼理論∶關于慢性軟組織損傷類疾病,人體自身具有代償性,軟組織在損傷以后,人體自我會自我修復,并以網狀結構的形式表現出來,要調節疾病的病理構架,就必須用針刀對網絡的關鍵點(軟組織起止點的粘連、攣縮、瘢痕等)和網絡連接線(纖維結締組織的連接線及相關軟組織的行經路線)進行整體松解,才能破壞病理構架,使之恢復到代償范圍以內[5]。因此,采用針刀松解使組織缺血、高壓、粘連、微循環障礙等得以改善,激發自體修復機能,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6-7]。通過臨床對比可以發現,經過針刀松解術治療,對于肩關節疼痛的緩解和功能的恢復均有較好的療效,值得臨床推廣。
[1]南登昆,繆鴻石.康復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9.
[2]朱漢章.針刀臨床診斷與治療[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14.
[3]吳在德.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937.
[4]吳緒平,張天民.分布疾病針刀治療叢書.針刀治療肩部疾病[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9:11.
[5]吳緒平,張天民,胡昭端,等.針刀整體松解術治療疑難病的思路與方法探究[J].湖北中醫雜志,2014,(12):64-65.
[6]吳亞同,李開平.針刀治療運動系統疾病臨床研究進展[J].河北中醫,2014,(5):786-788.
[7]農澤寧.針刀治療慢性軟組織損傷的研究進展[J].微創醫學,2011,06(5):444-448.
R685
B
1009-6019(2015)10-0083-02
杜江,(1982.12),男,住院醫師,碩士,研究方向:中醫治療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