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珍
(山西省大同煤礦集團軒崗煤電有限責任公司醫院 山西 軒崗 034114)
神經外科患者的觀察及護理
王翠珍
(山西省大同煤礦集團軒崗煤電有限責任公司醫院 山西 軒崗 034114)
利用各種科學、合理、可行的手段提高神經外科患者的觀察與護理的質量,保證神經外科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詳細的闡述了對神經外科患者的觀察及護理的重點,在觀察方面,要從意識、瞳孔變化、生命體征變化、顱內壓變化征象及肢體活動情況等進行觀察;護理方面,要重視患者呼吸道暢通,體位是否正確,營養護理,預防感染及康復護理。通過對神經外科患者細致入微的觀察和護理,極大的提高了患者的康復率。另外,每一位醫護人員都要不斷的加強自身專業知識及技能的掌握,重視護理工作,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只有這樣才能為患者提供高質量安全的護理服務。
神經外科;觀察;護理
在所有神經外科患者中,尤其是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病情都是多種多樣且不斷變化的,其在臨床上的表現也十分復雜、嚴重,死亡率很高。而如何提高其患者的治愈率,給予合理、正確的治療方案的同時,臨床護士的細致、嚴密、精心的觀察和護理也非常重要[1-2]。病人治愈的關鍵在于早期診斷、準確觀察和及時處理,并對提高神經外科疾病的效果起著關鍵的作用。
凡是顱腦外傷的病人,不論表現輕重,應密切觀察,一般觀察2~7天,直到患者排除腦挫傷及顱內血腫為止。具體的觀察時間為∶對嚴重患者采取每15~30分鐘/次,待病情穩定后2~4小時/次,如有問題及時上報主治醫生。
1.觀察患者意識。判斷患者顱腦病變的重要指標就是患者的意識狀態。所以,要密切的觀察患者的意識狀態,包括有無意識障礙及意識障礙的程度及變化。目前臨床方面對意識障礙的界定還未統一,分級方法也不一樣。傳統方法和GCS昏迷評分法是較為常見的兩種方法∶
(1)傳統方法[3]∶分為清醒、模糊、淺昏迷、昏迷和深昏迷五級。
(2)格拉斯哥昏迷評分法,全稱Glasgow Coma Scale,簡稱GCS,主要評定內容∶睜眼、語言、運動反應,將三者的得分情況相加即表示意識障礙程度,最高15分,最低3分,15分即表示患者意識清醒,低于8分為昏迷,而分數越低則表示患者意識障礙越嚴重。如有患者出現由煩躁不安逐漸安靜,由清醒逐漸昏迷或程度加深等情況,則表示可能出現遲發性血腫,應采取及時、相應的處理措施[4]。
2.觀察患者瞳孔變化。正常人的瞳孔直徑為2~5mm,對光反應靈敏。在神經外科病人的觀察中,瞳孔變化是十分重要的觀察之一。觀察患者的雙側瞳孔是否是等大等圓、對光反應是否靈敏等瞳孔變化,對觀察病情變化和及時發現顱內壓增高跡象如小腦幕切跡疝是非常重要的。如患者一側瞳孔擴散明顯,無對光反應,并出現昏迷狀況,則是嚴重顱內壓增高出現腦疝;當兩側瞳孔散大伴有病理呼吸和腦強直,表示為腦疝晚期。
3.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對待重、?;蚴中g后病人應采取定時測血壓、脈搏、呼吸和體溫。為防止病人因煩躁不安而影響測量的準確性,測量的順序應為∶呼吸--脈搏--血壓。如患者顱內壓增高,會出現呼吸慢且深,脈搏慢且洪大,血壓明顯升高,因此,要特別留意觀察此患者,警惕腦疝的發生。
4.觀察患者顱內壓變化征象。顱內壓增高具有三大主要癥狀,即頭痛、嘔吐和視乳頭水腫。此外,如出現煩躁不安的情況也可能是顱內壓增高和腦疝的前兆。
5.觀察患者肢體活動情況。如有患者出現一側肢體活動障礙或加重的情況時,尤其是繼發于意識障礙加重和瞳孔改變之后,往往表示病情惡變。
1.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
要使患者保持呼吸道暢通,可采取側臥位,或將患者頭部偏向一側,這種方法是比較常用有利的。及時的清除患者口腔及呼吸道內的分泌物和嘔吐物。對清醒的患者,應給予有效的咳痰排痰指導,再幫助患者通過翻身和拍背來促進痰液排出。對短期未清醒的患者,應采取氣管插管或者氣管切開方法,利用有效的濕化及吸痰,霧化吸入等設備來幫助患者排出痰液。對舌根后墜患者,應采用抬高患者下頜或者放置口咽通氣管方法,防止因舌根后墜而阻礙患者呼吸。
2.體位護理
對意識清醒、血壓平穩后的患者,應將其頭部抬高15~30度,幫助患者促進顱內靜脈回流,降低顱內壓力。對深度昏迷中的患者,應采取側位或側俯臥位,以利于口腔內分泌物排出。保持頭與脊柱在同一直線上,頭部過伸或過屈均會影響呼吸道通暢以及頸靜脈回流,不利于降低顱內壓。
3.營養護理
術后應加強患者的營養護理,因創傷后的應激反應會使分解代謝加大,血糖增高,乳酸堆積,造成患者腦水腫加重。所以,此時應及時、合理、有效的補充營養,包括能量和蛋白質來降低機體損耗。創傷3天內靜脈輸液,一般不超過2000ml/24h,但具體要量出為入,速度保持勻速且不宜過快。對3天后仍不能經口進食的患者,應采用鼻飼高熱量、高蛋白和高維生素的流食為主,以提高病人身體素質,促進腦組織恢復。定期對患者的營養狀況進行評估,包括患者的體重和電解質等,根據患者實際評估情況,及時的調整和更改營養素的供給量和配方。
4.預防感染護理[5]
(1)預防口腔感染∶由于病人長期處于昏迷狀態,不能進食,創傷修復感染和高熱等原因,使機體消耗量增加,以及大量抗生素的應用,易發生口腔炎和口腔霉菌感染。因此,每天口腔護理2次,有效預防口腔疾病的發生。
(2)預防泌尿道感染∶因患者處于昏迷狀態,需長期留置尿管,為了防止患者泌尿系統感染,應每天使用消靈棉進行尿管護理兩次,一周更換一次。為訓練患者鍛煉膀胱功能,盡快自主排尿,導尿管應2~4小時開放一次,同時詳細觀察尿量變化。
(3)預防肺部感染∶加強呼吸道護理,定期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嘔吐物誤吸引起窒息和呼吸道感染。
(4)預防壓瘡∶為防止患者出現壓瘡情況,應保持患者皮膚和床鋪的清潔干燥度,2~4小時/次翻身拍背,為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暢通,必要時應在骨隆突或長期受壓部位進行按摩。
5.康復護理[6]
(1)心理指導∶不論腦傷輕重,病人及家屬均對愈后有一定憂慮,擔心能否適應今后工作,生活是否受到影響。對輕型腦傷的病人,應鼓勵其盡早自理生活,對恢復過程中出現頭痛,耳鳴,記憶力減退等應給予適當解釋和寬慰,使其樹立信心。
(2)康復訓練?;颊咴趥蟮?~2年內可能會恢復部分的因腦傷遺留的語言、運動或智力障礙。所以,應幫助患者提高自信并制定相應的康復計劃。如肢體功能訓練,協助并指導家屬定時做肢體各關節的被動活動與肌肉按摩,以防發生肌肉萎縮,垂足畸形,關節僵硬。同時結合針灸、腦反射治療,高壓氧治療等,以改善病人生活動自理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
神經外科患者的病情復雜且多變,因此對于護理措施的要求也相對較高,護理措施實施的好壞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所以,護理人員應從患者的生命體征、意識和瞳孔觀察等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護理,這對神經外科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總之,加強神經外科患者的臨床觀察及護理,有助于及早發現病情變化,并及早采取有效措施處理,對降低死亡率,改善預后質量,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另外,每一位醫護人員都需正視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加強自身的行為規范、專業知識和技能,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我們的護理工作,為患者帶來優質的護理服務,提高患者的康復率。
[1]伍美幼,王遠.神經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術后病情觀察及護理[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20(06):81.
[2]馮柳芳.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下呼吸道感染調查與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09(08):2007-2008.
[3]李紅.神經外科監護室患者的觀察及護理[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06):92.
[4]李蓉,秦敏,李杰.神經外科ICU病房的建設與管理探討[J].吉林醫學,2009,30(22):2886-2887.
[5]劉喜英.神經外科重癥監護病人的觀察及護理[J].全科護理,2008,6(34):3166.
R473.74
B
1009-6019(2015)10-0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