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少華
(國家安全生產法規標準專家組,北京 100713)
生產經營單位作業現場安全管理的法律規定,是新《安全生產法》確立的生產經營單位安全保障制度的重要內容之一。因絕大多數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在生產經營單位作業現場,故生產經營單位作業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否扎實到位,對有效預防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極為重要。新《安全生產法》對作業現場安全管理中部分重要環節作出了以下規定。
(1) 危險物品的安全管理。為保證作業現場的安全暢通,新《安全生產法》規定,生產、經營、儲存、使用危險物品的車間、商店、倉庫不得與員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內,并應當與員工宿舍保持安全距離;生產經營場所與員工宿舍應當設有符合緊急疏散要求、標志明顯、保持暢通的出口;禁止鎖閉、封堵生產經營場所或者員工宿舍的出口。2013-06-03,吉林省長春市寶源豐禽業有限公司發生特大火災爆炸事故(死亡121人、傷76人,直接經濟損失1.82億元)的原因之一,就是在火災發生時企業鎖閉了主廠房的多個側門出口,致使工人無法逃生而遇難。
生產經營單位違反上述規定時,應依法責令限期改正,并可以處50 000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10 000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構成犯罪的,則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2) 危險作業的安全管理。生產經營單位進行爆破、吊裝以及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的其他危險作業時,應當安排專門人員進行現場安全管理,確保操作規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實。
生產經營單位違反上述規定時,應依法責令限期改正,并可以處100 000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并處100 000元以上200 000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則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3) 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治理。這既是生產經營作業現場安全管理的重要制度,也是預防生產安全事故的有效措施。新《安全生產法》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對安全生產狀況進行經常性的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問題,應當立即處理;暫不能處理的,應當及時報告本單位有關負責人;且檢查及處理情況應當記錄在案。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在檢查中發現重大事故隱患時,應依照前款規定向本單位有關負責人報告;有關負責人不及時處理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可以向主管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接到報告的部門,應當依法及時處理。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術、管理措施,及時發現并消除事故隱患。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應當如實記錄,并向從業人員通報。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隱患治理督辦制度,督促生產經營單位消除重大事故隱患。
生產經營單位違反上述規定,未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的,應責令限期改正,并可以處100 000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并處100 000元以上200 000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則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生產經營單位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隱患的,責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生產經營單位拒不執行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并處100 000元以上500 000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20 000元以上50 000元以下的罰款。
(4) 交叉作業的安全管理。針對一些不同單位、工種的人員在同一作業區域內交叉混合作業,彼此之間的安全責任不明、安全管理脫節的問題,新《安全生產法》規定,2個以上生產經營單位在同一作業區域內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可能危及對方生產安全的,應當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和應當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檢查與協調。
生產經營單位違反上述規定時,應依法責令限期改正,并可以處50 000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10 000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
(5) 承包、租賃的安全管理。當前采用承包、租賃形式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很多,有的生產經營單位將其項目、場所和設備發包或者出租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者相應資質的單位或者個人后,且發包方、出租方不對承包方、承租方的安全生產進行管理和協調;有的甚至通過訂立合同免除或者減輕自己應負的安全責任,由此引發事故后無人負責的現象時有發生,出現責任不明或者推卸責任的矛盾。
新《安全生產法》第46條對此作出規定:一是要求發包、出租的對象必須合法,即生產經營單位不得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包或者出租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者相應資質的單位或者個人;二是必須明確發包方與承包方、出租方與承租方各自的安全責任,即生產經營單位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發包或者出租給其他單位,應當與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賃合同中約定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三是強化發包方、出租方的安全管理責任,即生產經營單位對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統一協調、管理,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安全問題,應當及時督促整改。
生產經營單位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包或者出租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者相應資質的單位或者個人的,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100 000元以上的,并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100 000元的,單處或者并處100 000元以上200 000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人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10 000元以上20 000元以下的罰款;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給他人造成損害的,則與承包方、承租方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生產經營單位未與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者未在承包合同、租賃合同中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或者未對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的安全生產進行統一協調、管理的,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50 000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10 000元以上20 000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