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琛
小兒內科急性腹痛的臨床診斷分析
陳琛
目的 探討小兒內科急性腹痛的臨床診斷方法。方法 選取48例急性腹痛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48例患兒診斷出腸系膜淋巴結炎11例,急性腸炎6例,急性胃炎7例,消化性潰瘍10例,胰腺炎6例,闌尾炎1例,腸套疊2例,過敏性紫癜3例,腹型癲癇2例,所有患兒經對癥治療,全部治愈或好轉出院。結論 急性腹痛是小兒常見病,主要因消化道外疾病或消化道疾病引起,臨床上應詳細詢問患兒病史,進行必要的輔助檢查,結合檢查結果綜合判斷,以免發生誤診、漏診。
急性腹痛;內科;小兒;診斷
急性腹痛是兒科常見病,急性腹痛多因腹部臟器病變所致,但部分全身性疾病、腹腔外疾病也可導致腹痛,由于臨床多種疾病均可引發腹痛癥狀,所以臨床上誤診率、漏診率較高,容易貽誤治療時機,造成患兒預后不良,嚴重者還可導致患兒死亡[1]。為總結小兒內科急性腹痛的臨床診斷方法,本研究對48例急性腹痛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湖北省咸寧市通山縣人民醫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48例急性腹痛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均因突發腹痛就診。男26例,女22例,年齡2~12歲,平均(5.7±2.1)歲,病程1h~2d,平均(12.8±2.1)d。臨床癥狀:均以腹痛為主要表現,5例患兒有臍周腹痛、流涕、咳嗽等癥狀;3例患兒有右下腹痛、嘔吐、發熱癥狀;4例有腹痛、發熱癥狀;3例合并腹瀉、發熱;2例合并腹瀉、嘔吐;4例伴嘔吐、惡心、納差;2例伴黑便、嘔咖啡樣液體、納差;2例伴反酸、惡心;3例伴嘔咖啡樣液體,上腹部反復疼痛;2例有不排氣不排便、腹脹、嘔吐癥狀。
1.2 方法 所有患兒就診后,仔細、耐心地詢問患兒及家長,了解患兒的大小便狀況、腹痛時間、腹痛發作前的飲食情況、病史等情況。同時進行全身檢查,要特別注意腹部體征,如胃腸蠕動波、腹脹、皮疹、瘢痕、傷痕、壓痛等情況。查體后,還需進行相關輔助檢查,包括血尿常規、便常規、血尿淀粉酶、腹部X線片、B超、肝功等內容,必要時還需做胸部透視、血氣分析、氣鋇造影、消化道內鏡、CT檢查等。
根據患兒臨床表現、病史以及體格檢查、輔助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判斷。48例患兒診斷出腸系膜淋巴結炎11例,經常規對癥及抗炎治療,全部治愈;急性腸炎6例,經補液、抗感染、胃腸功能調節治療,均痊愈出院;急性胃炎7例,在應用胃黏膜保護劑、H2受體拮抗劑、抗菌藥物及補液治療后痊愈;消化性潰瘍10例,在應用胃黏膜保護劑、抑酸劑、抗幽門螺桿菌等常規藥物治療后,痊愈6例,好轉4例;胰腺炎6例,給予胃腸減壓、禁食、抗炎、應用抑酸劑、生長抑素,并糾正酸堿、水電解質平衡后,痊愈出院;闌尾炎1例,腸套疊2例,均轉外科行手術治療;過敏性紫癜3例,在應用止血敏、甲基強的松龍、抗過敏藥物、西咪替丁、鈣劑、維生素C、抗凝藥物治療后,全部治愈;腹型癲癇2例,轉神經內科治療。
由于腹痛病因復雜,所以腹痛的發生機制也有所差異,根據腹痛類型的不同,可將其分為牽涉性腹痛、軀體性腹痛、內臟性腹痛3類[2]。其中牽涉性腹痛,指的是內臟性疼痛累及體表部位的疼痛,其臨床特點為[3]:疼痛劇烈、定位明確,有肌緊張、壓痛、感覺過敏;軀體性腹痛,指的是源自腹壁和腹膜壁層的痛覺信號經體神經傳至脊神經根,再反應到相應脊髓節段支配皮膚的疼痛,該類疼痛的特點為:程度劇烈、定位準確、疼痛持久,體位變化、咳嗽時疼痛加重,局部腹肌強直;內臟性腹痛,指的是腹內某器官的痛覺信號經交感神經傳至脊髓所引起的疼痛,其臨床特點為:疼痛部位與腹中線接近,疼痛點不明確,多為不適、痙攣、灼痛、鈍痛,痛感模糊,多伴出汗、嘔吐、惡心等自主神經興奮癥狀。
對于急性腹痛患兒,臨床診斷必須將其與腹內臟器(腸、胰、膽、肝)病變及外科急腹癥鑒別開來,同時還要與各種腹外疾病,如腹型過敏性紫癜、腦瘤、中毒、糖尿病酮癥、肺部疾病等加以鑒別。臨床上在對小兒急性腹痛進行診斷時,不僅要進行全身體檢,還要特別留意患兒的腹部體征,如腹壁傷痕、胃腸蠕動波、胃腸型、腹脹、皮疹、瘢痕、壓痛、腹部腫塊、干濁音界、脾肝大小、腸鳴音、移動性濁音等。有持續性深部壓痛且疼痛部位固定,伴肌緊張者,可判定為炎癥表現[4];對于感覺過敏、表淺壓痛、疼痛不劇烈、壓痛不明顯、肌緊張較輕者,多為相鄰器官病變導致的牽涉腹痛;對于全腹反跳痛、壓痛明顯,嚴重肌緊張者,多為腹膜炎。
為提高診斷準確率,臨床診斷小兒急性腹痛常需進行相關輔助檢查,檢查項目包括[5]:血尿常規,以明確有無酮體、尿糖、感染;便常規,以明確有無蟲卵、潛血;血尿淀粉酶、腹部X線片、肝功能,以明確胃腸積氣、積液情況,腹腔臟器形態,腹腔內有無鈣化灶、異物,泌尿系統、膽道有無結石等[6];腹部B超,用以檢查盆腔、腹腔情況,通常來說,腹部的體征不是很嚴重者,B超檢查大多數情況都不是陽性,針對患者的癥狀進行治療以后,在24~48h之內會有明顯緩解。必要時,還需進行胸部透視、血氣分析、血電解質、鋇灌腸、靜脈腎盂造影、消化道內鏡、腦電圖、CT、腹腔鏡等項目檢查[7]。在本次研究中,結合患兒臨床表現、病史以及體格檢查、輔助檢查結果,診斷出腸系膜淋巴結炎11例,急性腸炎6例,急性胃炎7例,消化性潰瘍10例,胰腺炎6例,闌尾炎1例,腸套疊2例,過敏性紫癜3例,腹型癲癇2例,所有患兒經對癥治療,全部治愈或好轉出院。未發生漏診或誤診病例。
綜上所述,急性腹痛是小兒常見病,主要因消化道外疾病或消化道疾病引起,臨床上應詳細詢問患兒病史,進行必要的輔助檢查,結合檢查結果綜合判斷,以免發生誤診、漏診[8]。
[1] 李永福.小兒急性腹痛42例診斷與治療分析[J].中外醫療,2009,28 (23):37.
[2] 陳慶輝.淺談小兒急性腹痛的診斷[J].中外醫療,2009,28(3):176.
[3] 楊光遠.小兒內科急性腹痛的臨床診斷與處理[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4):154.
[4] 楊漪.高頻超聲在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和急性闌尾炎鑒別診斷中的應用[J].河北醫藥,2010,32(11):1433-1434.
[5] 胡文君,吳云峰.小兒內科急性腹痛的臨床診斷與處理——附108例臨床分析[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4,36(2):42-43.
[6] 劉玉華.小兒腹痛的診療思路[J].中國臨床醫生,2011,39(10):7-9.
[7] 李會,呂志葆.小兒急腹癥的診治策略[J].中國小兒急救醫學,2011,18(1):87-88,90.
[8] 付平,劉冠彬.小兒急性腹痛的診斷與治療分析[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11(7):344.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2.053
湖北 437600 湖北省咸寧市通山縣人民醫院 (陳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