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玉范
靜脈采血是臨床護理中最常見的一種臨床護理操作,一般會貫穿整個臨床診斷,治療及護理過程中。但通過臨床研究顯示,靜脈采血后由于按壓方式的錯誤,很大一部分患者在靜脈采血后容易出現出血、疼痛、淤血等不良反應,給患者帶來不適及疼痛,嚴重影響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1]。本院在積極提高護士穿刺技術的同時,對靜脈采血后的按壓方式也進行了干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經驗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資料為黑龍江省雞東縣平陽鎮中心衛生院內科2013年5月~2014年5月住院治療的32例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加入實驗,簽署自愿實驗同意書。排除對疼痛嚴重敏感及存在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隨機將32例患者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16例。觀察組男10例,女6例,年齡17~79歲,平均年齡(38.5±2.4)歲。文化程度:文盲2例,小學文化7例,中學文化4例,高中以上文化3例。采血種類包括:生化類,血常規,PT,APTT,血流變。對照組男9例,女7例,年齡18~78歲,平均年齡(38.4±2.5)歲。文化程度:文盲3例,小學文化6例,中學文化5例,高中以上文化2例。采血種類包括:生化類,血常規,PT,APTT,血流變。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患者的采血針均選用上海強生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型號為Finepoint(25)的采血針,采血管選用山東省威武真空采血管廠生產的真空采血管。采血的護士選擇1名經驗豐富的主管護師進行采血,并由同1名護士觀察采血結果,采血的血管選擇肘窩處肘正中靜脈、貴要靜脈、頭靜脈做為穿刺點。采血及按壓方式如下:護士攜帶采血用物進病房,囑患者將要進行采血的胳膊露出,然后采血護士常規消毒穿刺點部位進行采血,采血結束后,護士迅速將采血針拔除,觀察組患者胳膊伸直并高于心臟水平,然后用消毒棉簽平行按壓穿刺點皮膚上,按壓5 min后,將棉簽拿掉,然后由穿刺的護士觀察穿刺處的皮膚。對于再次出血的患者,繼續按壓,直到出血停止。對照組患者在采血拔除針頭后,棉簽平行按壓,并囑咐患者屈肘,按壓5分鐘后,拿掉棉簽,穿刺護士觀察皮膚情況。對于再次出血的患者,繼續按壓,直到出血停止。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出血,疼痛,淤血等不良反應發生率。出血:患者拿掉棉簽后,穿刺部位血液流出超過1 mL,且持續流出。疼痛:采血次日,護士輕輕按壓穿刺部位,詢問采血的患者是否有疼痛感。淤血:采血次日,穿刺護士觀察穿刺部位,如穿刺部位出血皮下淤青或穿刺部位周圍顏色發青或發黃。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13.5進行統計學學分析,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有1例(6.25%)出現出血,2例(12.50%)出現疼痛,0例出現淤血,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例(18.75%)。對照組有3例(18.75%)出現出血,3例(18.75%)出現疼痛,2例(12.50%)出現淤血,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例(50.00%),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7834,P<0.05)。
國內學者曹曉丹等[2]通過對243例靜脈采血患者研究顯示,靜脈采血后采取胳膊平直,棉簽平行按壓方式,可降低采血后出血、淤血、疼痛等不良反應發生率。這與本次研究結果相符合。本研究認為原因可能是屈肘按壓時,患者或者患者家屬不能直接觀察按壓的部位,因此很容易導致皮膚穿刺點和血管穿刺點的移動,從而使按壓點遠離穿刺的部位,故按壓后容易發生出血。再次出血后,穿刺部位就容易出現淤血及疼痛。同時,國內學者陳莉紅等[3]研究顯示,靜脈采血后,屈肘按壓時,胳膊的韌帶會處于收縮狀態,大拇指的按壓力度相對伸肘時會減弱,從而使穿刺處的按壓度減輕,故在屈肘按壓過程中即使按壓棉簽不發生移位,穿刺點也會由于按壓力度小而出現再次出血,淤血及疼痛等不良反應。國內學者陳遠華[4]通過對72例采血患者的研究也證明了,屈肘按壓后疼痛,出血,淤血的發生率會明顯增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學者潘明英[5]等通過對新兵體檢靜脈采血統計認為,靜脈采血是一種侵入性操作,在穿刺過程中必然會刺激到患者的痛覺神經,故無論采血后采取何種按壓方式,靜脈采血后都會出現疼痛。但本研究認為,其所闡述的疼痛主要強調的是穿刺過程中的疼痛,而在本次研究中所提出的疼痛概念是,采血后對穿刺部位進行按壓所產生的疼痛,兩種疼痛的概念不同。國內學者龔英皓[6]研究顯示,靜脈采血后采取雙根棉簽,并屈肘按壓可增加止血的效果,減少采血后的不良反應。但本研究認為,如果采取屈肘按壓,按壓者就很難直接觀察按壓的部位,因此無論采取幾根棉簽,其按壓的效果都與單根棉簽的按壓效果相同。當然,在本次研究中,未對屈肘部雙根棉簽按壓的效果進行觀察,未來仍然期待更多研究來證明。但屈肘按壓的方式相同,原理也相同,增加棉簽數也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國內也有學者研究證明了這一點[7-8]。
綜上所述,胳膊平直棉簽平行按壓可減少靜脈采血后出血,疼痛,淤血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可在臨床中推廣應用。但值得注意是,本次研究的病例數較少,隨機性較差,且缺乏全面按壓方式的總結,未來仍然期待大樣本,多中心,按壓方式全面的研究來證明。
[1] 汪春英,莊淑梅.肘正中靜脈采血后按壓方面的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114,3(17):172-173.
[2] 曹曉丹,王蕾,金惠玉,等.靜脈采血后不同按壓方式及不良反應發生的現狀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14,7(13):132-133.
[3] 陳莉紅,秦國柱.靜脈采血拔針按壓方式研究進展[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1,6(7):291-292.
[4] 陳遠華.兩種采血拔針法的疼痛比較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7(6):21-22.
[5] 潘明英,魏東風,崔亞磊.護理干預對減少新兵體檢時靜脈采血不良反應的影響[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4,39(4):187-188.
[6] 龔英皓,閆晶,張杰.論護理干預對靜脈抽血前后患者的影響[J].中外醫療,2014,7(3):343-344.
[7] 馬小玲.靜脈采血后不同按壓方式及不良反應發生的現狀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3:1-47.
[8] 潘菲.重癥肝炎患者靜脈采血后按壓方法效果的比較與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7(3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