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朝香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婦幼保健院護理部海南 陵水黎族自治縣 572400)
支氣管哮喘病人的護理體會
楊朝香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婦幼保健院護理部海南 陵水黎族自治縣 572400)
目的:探討與研究支氣管哮喘的護理方法,總結支氣管哮喘臨床護理體會。方法:將我院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患者納入研究,對患者的性別、年齡、病情及護理等一般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與總結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臨床護理措施。結果:經有效護理后168例患者病情均得到顯著控制和改善,臨床護理治療總有效率為100%;168例患者進行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165例滿意,3例不滿意,護理服務滿意度為98.21%。結論:對支氣管哮喘患者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用藥護理、健康指導等有效護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促進患者康復,同時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支氣管哮喘;護理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危害健康和正常生活的常見病和多發病,病程長且反復發作,嚴重威脅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質量[1]。該病的發生與患者對疾病認識及患者對自身護理息息相關,在有效治療的基礎上良好的護理措施和健康教育是控制該病的重要手段[2]。為研究支氣管哮喘患者的有效的護理措施,筆者將本院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患者納入研究,并對其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得到滿意結果,現匯報如下。
1.1 臨床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間于我院就診的支氣管哮喘患者,共168例。168例患者中男性93例,女性75例;患者年齡范圍為18~64歲,平均年齡為(42.3±8.9)歲;病程范圍為3月至19年,平均病程為(3.2±1.5)年;168例患者中32例合并支氣管炎,16例合并肺氣腫,合并肺源性心臟病者1例;發病誘因如下∶上呼吸道感染者56例,急性支氣管炎者47例,吸入粉塵、天氣變化等環境因素者41例,過度勞累誘發者16例,精神因素誘發者8例。患者入院發病時臨床表現主要為呼吸困難、咳少量白色黏痰、呼氣時間延長且伴隨哮鳴音;發作時被迫端坐位且發作持續時間不定,數分鐘至數小時不等,發作停止時未見明顯癥狀。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接受包括血、尿常規,肝腎功能等常規檢查,在此基礎上給予常規治療,包括支氣管擴張劑、化痰止咳藥物、抗生素、糖皮質激素等藥物治療,氧氣吸入、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治療,同時做好生命體征,尤其是呼吸節律、深度、頻次的觀察。
1.3 護理措施
依據患者的病情及一般情況給予以下護理措施。
1.3.1 心理護理,從患者入院時就應做好患者心理建設,護理人員應關心體貼患者,依據患者病情及接受能力給予適當的心理護理。對于病情嚴重的患者可以適當陪伴,減少緊張及恐懼孤獨感;若患者病情控制可了解導致患者不良情緒的原因,并做好針對性處理;
1.3.2 病情觀察,哮喘一般于晚間發作,因此護理人員應做好晚間護理,若患者出現明顯呼吸困難時立即給予正確體位,保持呼吸道通暢且給予氧氣吸入;嚴格觀察患者痰液性狀及咳嗽情況,若痰液粘稠不易咳出適當配合翻身拍背及霧化吸入幫助排痰;痰液粘稠色黃者多合并感染應在痰培養的基礎上使用抗生素。
1.3.3 生活護理,護理人員做晨晚護理時應注意避免室內塵土飛揚,防止患者吸入產生不適及誘導哮喘發作。患者臥床休息時應協助患者選擇合適體位(坐位或半臥位),可降低氧耗有利于機體恢復,但注意床位整潔并定時變換體位避免壓瘡出現;患者發病期應給予營養豐富的食物。
1.3.4 氧療護理,正確氧療有助于快速減輕患者出現的呼吸困難及缺氧癥狀,給予患者鼻導管、低流量(2~4L/min)氧氣吸入,采取半臥位或坐位。用氧過程中注意保證安全、有效、通暢,同時觀察患者缺氧改善情況及呼吸節律、深淺變化及周圍循環狀況。同時做好血氧飽和度及血氣分析監測,依據監測結果調節氧流量。若患者存在哮喘持續狀態,立即給予低流量低濃度氧氣吸入,同時給予氨茶堿和激素靜脈點滴,以迅速緩解支氣管痙攣;并預防性使用抗生素避免感染出現。哮喘持續狀態時患者出汗多,進食少易出現缺水狀態,應保證液體攝入,必要時靜脈補液,需注意補液不宜過快以防出現心衰及急性肺水腫。
1.3.5 用藥護理,嚴格遵醫囑用藥,同時應密切關注患者用藥反應及副作用。氨茶堿是臨床常見的解痙止喘藥,具有良好的支氣管舒張作用,但該藥中毒劑量與治療量相近,因此臨床用藥過程中應嚴格監測血藥濃度,并注意觀察是否存在惡心嘔吐、心悸失眠、心律失常等不良反應發生。激素是臨床控制病情的有效藥物,患者應遵醫囑連續用藥;吸入激素治療時注意用藥后使用生理鹽水漱口,避免口腔菌群失調引發真菌感染;靜脈用藥者觀察是否存在局部血管刺激、胃腸道、失眠等情況發生。β受體激動劑是控制哮喘發作的首選藥物,但需注意是否存在心悸及骨骼肌震顫的不良反應。
經臨床治療及有效護理后168例患者病情均得到顯著控制和改善,臨床護理治療總有效率為100%;168例患者進行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165例滿意,3例不滿意,護理服務滿意度為98.21%。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哮喘患者其親屬的患病率明顯高于正常人群,且與患者親緣關系越近患病率越高;空氣中的致敏因子如塵螨、動物毛發、花粉等的吸入是誘發哮喘患者發作的誘因,且本研究發現精神心理因素也可導致哮喘發作,患者可在看到誘因影像、聞及誘因的情況下發病,臨床將此稱為心源性哮喘[3]。
本研究通過對168例哮喘患者一般資料研究發現,有效的護理是控制哮喘發作的重要措施。心理護理可避免患者不良情緒的產生,減少患者因呼吸困難及瀕死感引發的恐懼,安定患者情緒;而病情觀察嚴密監測患者病情變化,可及時發現哮喘發作并給予處理,防止治療不及時對患者的損傷;生活護理包括患者的日常起居、飲食營養及舒適護理,在患者住院期間營造舒適的氛圍,有助于情緒優化,避免不良情緒及精神壓力導致病情反復;以上護理措施均從患者角度考慮,體現了對現代護理的優質、整體及以患者為中心的思想,有助于和諧護患關系的建立,因此對提高護理服務滿意度具有促進作用。因此,對支氣管哮喘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用藥護理、健康指導等有效護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促進患者康復,同時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1]朱加敏,丁連明,梁棟蓉,等.支氣管哮喘護理新進展[J].護理學報,2006,13(9):27-29.
[2]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會哮喘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3,26(1):132-138.
[3]郭霞.健康教育在支氣管哮喘病人中的應用[J].職業與健康,2004,20(5):153.
R473.5
B
1009-6019(2015)10-02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