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蓮
摘 要:物流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經濟發展中發揮的重要的作用。稅制改革之前,物流企業繳納營業稅,營業稅稅制本身固有的局限性阻礙了物流企業發展的專業化、現代化發展的進程。該文闡述物流企業“營改增”后稅率、納稅行為、及稅負變化的狀況。通過調研蘇州部分物流企業稅制改革前后稅負變化的狀況,并對物流企業出現了稅負增加的情況進行了分析,指出了物流企業稅負增加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物流企業稅負壓力的幾項措施。
關鍵詞:物流企業 “營改增” 稅負
中圖分類號:F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1(a)-0117-02
2011年11月16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印發了《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方案》等一系列的政策法規,對我國企業營業稅改增值稅的相關內容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并要求上海從2012年1月1日起進行試點并逐步擴大范圍,直至目前,“營改增”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展開,我國企業稅制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我國的稅收征收、管理制度的改革也進入了新的階段。
營業稅改增值稅政策,主要針對原營業稅的服務業勞務,包括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現代服務業包括研發和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物流輔助服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鑒證咨詢服務這六個方面的服務業務。
物流企業指從事物流活動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組織,其業務范圍至少包括運輸或倉儲業務,并能夠按照客戶對物流服務的需求,提供與運輸或者倉儲相應的物流輔助服務,包括裝卸、包裝、流通加工、配送等相關服務物流企業幾乎所有業務都包含在本次稅制改革的范疇內。
1 物流企業“營改增”概述
1.1 稅率變化
稅制改革以后,物流企業不同業務的增值稅稅率也不盡相同,表1為稅率的具體變化。
1.2 物流企業的計稅方式的變化
原營業稅稅制下,營業稅的計算比較簡單,只需要用營業額乘以相應的稅率即可。稅制改革以后,按以納稅人年度銷售額500萬元為界限,把稅制改革以后的企業劃分為增值稅的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一般納稅人通過進項稅額抵扣銷項稅額的方式計算繳納增值稅,而小規模納稅人通過簡易的方式,以不含增值稅的銷售額乘以稅率的方式計算繳納企業當期的增值稅,并且不允許抵扣進項稅額。
1.3 物流企業計稅銷售額的變化
物流企業計稅銷售額為取得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減去支付給其他單位的價款。“營改增”以后,物流企業實施增值稅的納稅制度,由于增值稅是價外稅而營業稅是價內稅,因此計算增值稅和營業稅的銷售額也不是同一銷售額。以1000元的運輸收入為例,營業稅稅制下,營業額即為1000元,計算繳納的營業稅為30元(1000×3%);增值稅稅制下,如果該物流企業為增值稅的一般納稅人,則計算增值稅的銷售額為900.9元(1000/1.11),如果不考慮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則計算繳納的增值稅為99.1元(900.9×11%);如果該物流企業為小規模納稅人,計稅的銷售額為1000/1.03=970.87元,應該繳納的營業稅為970.87×3%=29.13元。
2 “營改增”對物流企業稅負的影響
筆者對“營改增“之后蘇州18家物流企業進行稅負狀況進行調研,結果表明,有9家物流企業的稅負有所增加,占總調研企業的50%,稅負增加現象突出表現在一般納稅人物流企業身上。在稅負增加的企業中,95%以上的企業都是以運輸業務為主的物流企業。對稅負增加主要成因的判斷,按得票數從高到低排列依次是增值稅稅率偏高、可抵扣進項稅額較少、獲得增值稅發票較少、物流企業經營的特點、對政策理解存在偏差,自身經營管理存在一定的問題、其他原因。小規模納稅人的稅負減輕,在調研的18家物流企業中,稅負減輕或者維持現狀的7家企業是小規模納稅人,稅負減輕或者維持現狀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增值稅的稅率等于或者小于原營業稅的稅率。
3 物流企業稅負增加的原因分析
3.1 增值稅的稅率高于原營業稅的稅率
營改增以后,如果物流企業被認定為增值稅的一般納稅人,相應業務的稅率分別為:運輸業務11%,其他的物流輔助服務6%。而在營業稅稅制下,物流公司運輸業務的稅率為3%,其他物流輔助業務,最高稅率不超過5%。稅制改革以后物流公司不同業務的實際稅負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運輸業務所適用的名義稅率上升了8個百分點,其他物流輔助業務的增值稅稅率也上升到了6%,相對于原來營業稅稅率是3%的裝卸、搬運業務,稅率上升了3個百分點,而相對于原來稅率是5%的倉儲、代理等業務,稅率也上升了1個百分點。
3.2 稅法規定的可抵扣進項稅額抵扣不足
“營改增”以后,企業取得符合政策要求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可以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從而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企業外購的燃料、修理費、設備、及外購的勞務都可以抵扣。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進項稅額抵扣嚴重不足。在物流企業的運營過程,其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包含了運輸工具的維護保養費、燃油費。燃料費及修理費雖然可以抵扣,但是物流企業運輸業務很多都是全國聯運,運輸旅程較長,全國的高速公路系統沒有納入營業稅改增值稅的范疇,比較少的加油站和修理站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即使加油站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也需要攜帶營業執照復印件等證明材料才可以開票,給納稅人帶來了極大的不方便,直接導致物流企業的駕駛員加油以后不愿去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稅制改革以后,企業納稅處理的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同時新的稅收政策、法規以及稅收的優惠等都對財務人員的業務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都增加了企業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難度。
3.3 可抵扣項目政策的限制導致可抵扣的進項稅額較低
按照目前的稅務政策,保險費、路橋費以及企業內部的員工勞務成本都不可以抵扣進項稅額。不能抵扣進項稅額的路橋費占物流企業總成本的30%~40%;內部的勞動力成本不可抵扣,物流企業的很多業務屬于勞動密集型業務,隨著長三角地區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提升,企業的投入也逐年增加,不能抵扣這部分費用的稅額,在現行的稅收政策下,只有新取得的固定資產的成本可以抵扣增值稅的進項稅額,存量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不能抵扣,實際可以抵扣的資產購置的進項稅額極少。而其他的房屋租金、保險費用、水電費等主要成本也不在抵扣除的范疇之內。endprint
4 物流企業應對“營改增”建議
4.1 提升進項稅額的抵扣額度
由于增值稅是差額納稅,因此可抵扣增值稅的項目越多,對物流企業減輕稅負的作用越明顯。如果會計核算不準確,不規范,對稅款的計算錯誤,可能引發稅務風險,導致企業稅收增加,從而增加企業的資金流轉負擔和高成本,削弱企業的競爭力。物流企業首先必須提高其會計核算的要求,建立健全財務核算、規范財務管理。修訂企業財務核算流程,通過培訓等途徑提高企業員工的職業技能水平或者及時配備了解熟悉營改增政策的財務管理人員,使企業員工了解熟悉現行增值稅管理體制。其次企業在固定資產的維修保養、燃料的購置,辦公用品的采購等方面,盡可能選擇符合抵扣要求條件的一般納稅人供應商,以獲取充分的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在對勞動密集型的外包勞務類業務,盡可能選擇具有增值稅納稅人資格的企業,因為其可以開具增值稅發票,可以抵扣增值稅的進項稅額。對于難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燃油費,企業可以建立燃料消耗的預算管理制度,估算企業的需求狀況,定期由企業派專人到具有一般納稅人資格的加油企業集中采購,保證燃料的進項稅額抵扣充分。最后針對企業的某些業務可以通過選擇適當的合作伙伴,增加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
4.2 完善企業的供應商管理制度
對于正在實施的老合同,物流企業應該關注稅制改革以后供應商的身份的轉變,對于已經轉變為增值稅納稅人的供應商,要求其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對于合同已經履行完畢的供應商,盡可能把小規模納稅人、營業稅納稅人的供應商排除在再次續簽合同的范圍之外。對于新合同,企業應該首先了解供應商的資質,并對供應商納稅人身份的動態變化進行監控。在和供應商約定合同價格的時候,應該明確注明含稅價或者不含稅價。針對同一項目,在供應商報價相同或者相近的情況下,選擇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供應商簽訂業務合同,以取得增值稅稅率較高的專用發票,獲取更多的可抵扣增值稅額。
4.3 提高員工的素質和業務水平
營業稅改增值稅,不僅僅是財務核算的變化,對企業的整個運營管理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要求企業管理層必須重視稅制變化給企業帶來的影響,全員參與進來,物流企業可以通過參與稅務部門定期組織的增值稅納稅知識講座,聘請專業的培訓機構,對企業的員工進行相關知識培訓,以及敦促員工積極主動掌握相應的財稅政策等多種手段,提升員工的職業技能水平。使得各職能領域的員工都關注稅制改革對企業業務和業績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劉穎,彭壤.物流業流轉稅:問題、改革設想與配套措施[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1(6):41-42.
[2] 潘文軒.“營改增”試點中部分企業稅負“不減反增”現象釋疑[J].廣東商學院學報,2013(1):43-49.
[3] 施文潑,賈康.增值稅“擴圍”改革與中央和地方財政體制調整[J].財貿經濟,2010(11):46-51.
[4] 蘇強.對物流業改征增值稅的思考[J]. 稅務研究,2010(11):32-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