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艷
警惕護士群體中逐步惡化的馬太效應
高春艷
馬太效應在各個行業都是不可避免的,但由于護士缺乏就業壓力、新入職護士學歷差距逐年擴大等原因,使護士群體的馬太效應成逐年惡化的趨勢。本研究以解決該問題為出發點,從提高護士的工資待遇、給護士適當的工作壓力、培養護士愛崗敬業的工作精神3個方面提出了解決的方法,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護士;馬太效應;人才隊伍建設
馬太效應就是好的越好、壞的越壞,從而出現嚴重的兩級分化現象[1]。在各個企事業單位中,幾乎都有馬太效應的身影,護士這一職業群體自然也不例外。較為輕微的馬太效應是不可避免的,對本單位的影響也并不明顯[2],但近年來由于種種原因,馬太效應在護士群體中呈逐年惡化的趨勢,因此要格外加以重視,并及時加以解決。
1.1 就業壓力逐年減少 早期的醫院數量較少、規模也較為有限,加之護士崗位基本都提供事業編制等等,其一直屬于較為熱門的工作之一。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高速發展,每年有數以萬計的護理專業學生走上工作崗位,這本應該與其它行業一樣,增加了工作崗位的競爭力,而事實情況卻恰恰相反,絕大部分醫院均出現嚴重缺乏護士的情況。其根本原因在于兩方面:(1)編制問題。在我國傳統的就業觀念中,編制仍然是首要因素[3]。但醫院目前提供的護士崗位編制卻屈指可數,如本院平均每個科室僅有2~3名護士有編制,取而代之的是過聘用的方式引進護理學工作者,使護士在工作中沒有較好的歸屬感,且收入、福利待遇等也與在編護士比較存在較為明顯的差距,是護理流動大極大的主要原因之一。(2)醫院規模不斷擴大[4]。如以吉林市地區醫療領域的龍頭吉林市中心醫院為例,早在2001年10月就已建立二十層門診外科大樓,2013年12月12日又落成投入使用7.2萬m2Ⅰ期工程。規模的擴大急需大量醫護人員維持醫院的正常運轉。以上因素相互疊加,使護士崗位面臨供大于求的境地。護士在這樣就業和工作環境中,由于幾乎沒有工作壓力,很多護士自然放松了對自身的工作要求,使馬太效應進一步兩極分化。
1.2 新入職護士學歷層差距逐年拉大 在高等教育擴招的背景下,一方帶來的是“量”的激增,另一方也是“質”的改變。如早期衛生學校是護士主要的培養陣地,但時至今日,已由單一的中專學歷教育轉化為以專科、本科為主體、研究生和中專生并存的局面,甚至在少數大型醫院,還有博士學歷護士的身影[5]。學歷的層次差距,在護士工作的起點就形成了明顯的馬太效應。
在護士群體中,逐步擴大的馬太效應所造成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首先從日常工作上分析,隨著護理學科的高速發展,護士的崗位設置、工作內容日益復雜,相應的大部分工作都是需要護士彼此間的協作來完成,其中任何一環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到護士整體的工作效率和質量。而且素質各異的護士在同一個環境下工作,素質高的護士很容易受到素質差護士的影響,從而使處于馬太效應頂端護士減少,底端的護士數量增多,嚴重制約了科室甚至醫院未來的發展;其次從工作情況導致的結果分析,護理工作直接關系到患者的康復進度,若護士采取不當的護理方法,造成患者造成損失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因此在各個醫院中,醫院領導應該積極采取措施,盡量改善護士群體的馬太效應。
3.1 提高護士工作的積極性
3.1.1 提高護士的工資待遇 在醫院的各個科室中,護士普遍是沒有編制的聘用人員,醫院若想合理的改善馬太效應的問題,首要出發點就是建立合理完善的護士聘用制度,從客觀上提高護士工作的積極性。本文制定的聘用制度主要內容如下:(1)根據護士的工作時間,制定不同的的簽約周期。如護士在入職的初期,與醫院1年一簽約工作協議。當護士工作滿3年,則將簽約周期調整為3年。當累計滿10年,則改為自動續約,并將解約的主動權交由護士掌控,賦予護士更高的工作歸屬感。(2)建立配套的工資、福利等發放標準。同樣將護士的聘用情況分為1~3年、3~10年和>10年3個層次。在第一、二、三層次中,聘用護士的收入可參照在編護士的70%、80%和100%發放,通過提高收入刺激護士工作的熱情[6][7]。
3.1.2 建立一幫一的扶植模式 一幫一扶植模式簡單的說就是一名能力強的護士與一名能力弱的護士組成一個工作小組,為能力較弱護士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在該模式中最大的難點在于如何護理區分護士能力的大小,如有些工作態度較差的護士在主觀上可能并不認為自己存在問題,同理有些能力強的護士也會有意的有所隱藏等,使分組結果并不是十分合理。為了有效解決該問題,科室可以采取考試的方法,如組織護理操作考試和理論知識考試等,以護士得分作為分組標準,分別建立起護理操作小組和理論知識學習小組等。當然考試前護士長和科室領導應對考試的目的進行保密,以保證成績的真實有效。
3.2 給護士適當的工作壓力 想有效的改善護士群體的馬太效應問題,僅靠提高護士的工資待遇等是不夠的,建立合理的績效考核制度,能夠在客觀上給處于馬太效應底端的護士帶來更多的壓力,壓力與動力相互結合,能夠起到更好的效果。具體方法為:(1)護士長和全體護士通過集體協商的方法,對所有的工作崗位進行量化,以方便后繼工作的開展。(2)因人而已的確定工作目標。如工作能力強的護士可以預定較高的目標,如可將目標定位9分。能力較差的護士可以預定較低的目標,如可定為7分。然后護士對護士預定的目標進行檢查,若發現目標過高或高低,則與相關護士共同確定最終的目標。(3)績效的考核。即護士長定期對護士目標制定情況進行檢查,若按時有效的完成本職工作,則按上文制定的聘用制度發放工資福利,反之發現問題即使加以處理,如減少獎金等[8]。
3.3 培養護士愛崗敬業的工作精神 愛崗敬業的精神往往與工作能力成正比,工作能力強的護士都十分熱愛自己的本質工作,具有良好的奉獻精神,而工作能力較差的護士,卻對本職工作存在很多抱怨。培養護士愛崗敬業的工作精神就是讓護士在主觀上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崗位,通過工作態度的轉變促進工作質量的提高[9]。首先醫院以播放電影宣傳片和名人傳記的方式,讓全體護士正確認識自身的工作,即對于護士職業來說,經濟收入僅僅是工作價值的一方面,更主要是其白衣天使的光環是獨一無二的;其次需要建立和諧的工作生活氛圍。由于崗位設置較多,工作量無法統一,如護士的過賬班、擺藥班較為輕松,而治療班相對忙碌等,很容養成護士間相互攀比的情況。因此要從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入手,使所有的護士平等的在各個崗位輪流工作,這一問題自然迎刃而解。在工作之余,醫院和科室應該積極的組織多種活動,如郊游等,增強護士彼此間的了解[10]。
處于馬太效應底端護士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護士長和科室領導對其進行批評甚至調離崗位都是不恰當的。因為一方面護士工作態度差、能力低是在長期的工作環境下形成的,原則上來說護士長也具有不可推卸的管理和監督責任,本身就要進行自我批評;另外即使將其調離崗位,新引進的護士的工作情況也是未知數。因此建議護士長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并采取溝通等適合的方法引導護士的進步。
綜上所述,在護士群體中逐步惡化的馬太效應是非常普遍的,這與醫院逐年提高的院舍環境、醫療設備等形成了鮮明對比,若不加以阻止,醫院再多再好的經濟投入也無法達到預期的服務效果和質量。
[1] 王海艷.馬太效應綜述[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7(1):68-69.
[2] 馬來平.科學界的馬太效應:范圍與限度[J].貴州社會科學,2010, 31(11):4-10.
[3] 喬昌秀.不同編制護士工作壓力源與離職意愿的調[J].護理研究,2013(5):1321-1322.
[4] 趙寧志.醫院規模建設與內涵建設的探討[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1(2):20-21.
[5] 周岳敏.從護士社會地位談我國護理高等教育的發展[J].當代護,2010,18(7下旬刊):204-205.
[6] 史巖.淺談聘用護士的管理[J].中國實用醫藥,2008(12):201-203.
[7] 高仲陽.某三甲醫院聘用護士流失原因分析及對策[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3(6):36-37.
[8] 張兵.實施醫院績效考核管理的幾點做法與成效[J].當代醫學,2008(6):17-18.
[9] 龐書勤.日本護士的愛崗敬業[J].當代護士,2000,8(1):39.
[10] 李秀萍.淺談護士自身素質的培養[J].中國實用醫藥,2011(22):262.
The Matthew effect in all sectors is inevitable, but due to the lack ofemployment pressure, the newly recruited nurses' educational gap has expanded each year, the Matthew effect nurses into the worsening trend.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as a starting point, the solutions are proposed from three aspects to improve nurses'wages, to the working pressure, the nurse proper training nurses dedicated working spirit, hope to be able to play good effect.
Nurses; Matthew effect;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0.006
吉林 132011 北華大學附屬醫院內分泌科(高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