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娟 趙海升 李洋偉
(1.黃河科技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河南 鄭州 450063;2.河南東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6)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突發公共事件不斷涌現,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財產。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加強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工作勢在必行。面對城市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政府部門如何能夠對突發事件實現正確預測與預警、快速應急處置、有效應急保障及科學的監督管理[1],確保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是政府部門面臨的嚴峻挑戰之一。
在國外,美國、日本等經濟發達國家,已經在突發事件應急響應的機制方面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建立了一些較有影響的應急管理系統。
在國內,國家和各個職能部門以及各大企業,針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編制了相應的應急預案,但總體水平較為薄弱,存在以下問題:一是信息系統沒有全面協同,無法實現整體資源共享,無法克服應急處置各參與者之間的“信息孤島”問題。二是缺乏統一規范的應急信息技術標準,無法實現應急信息在縱向、橫向的有效對接,極大地影響了應急處置的效率[2]。
因此,我國亟須推進應急管理研究的進展,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機制和統一的信息技術標準。
XMPP 協議[3](Extensible Message Presence protocol)是一種基于標準通用標記語言的子集XML的協議。它將現場和上下文敏感信息標記嵌入到XML結構化數據,使得協作者之間能夠進行即時通訊協作。
應急管理平臺是一個綜合性的信息管理系統,各個子系統有各自的信息表示方式,多個部門的行業數據需要進行頻繁的交互,如果沒有統一的數據交換標準會存在信息異構的現象,造成信息孤島效應,不利于應急溝通協作。所以,應統一使用稱為RowSet的數據集結構。
SSH框架是一個由Struts、Spring和Hibernate組成的輕量級框架,用于構建靈活、易于擴展、穩定、安全和健壯的多層Web應用程序。
將復雜的應急預案按照一定適用性的“結構和算法”進行預案簡單化和數字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易用性和科學性。
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平臺的主要用戶是政府主管部門,因此,平臺的主體是各級政府的應急管理辦公室。在應急管理辦公室設立基礎網絡的服務器端,在各個風險源及必要的敏感單位及消防、人防等社會減災系統單位設立客戶端,把它們組成一個運行穩定的全面協同的應急管理平臺。
應急管理平臺自上至下分成四層,分別是圖形界面層、技術支持層、數據層[4]和基礎設施層,各層之間是雙向的供求關系,另外兩個保障體系保障系統的安全、可用和適用,形成“兩縱四橫”框架。
現場應急管理人員和各方救援力量依靠圖形用戶界面,將采集到的信息及時、準確地輸入到系統中,同時獲取平臺提供反饋信息。應急指揮中心用戶可以通過圖形用戶界面獲取各類應急管理信息(文字、圖像、語音等),通過分析現場情況(危險源、受災情況、避難場所等)快速地對事件進行判斷、定級,進而進行應急處理。
各種專業化信息處理系統是構建應急信息系統的支撐應用層,稱之為技術支撐層。總的分為信息發布平臺和信息應用平臺。
信息發布平臺:對突發公共事件處理中所產生的信息進行統一管理,并通過多種手段向受災影響人群提供及時準確的警報信息。
信息應用平臺:該平臺將各種信息系統的資源進行整合,迅速地將信息交換與綜合處理。
數據層是信息資源數據中心,提供基礎數據服務。將應急管理過程中所有相關的數據資源進行集中化的整合,從而完成數據存儲、數據交換和數據管理等功能。數據層為技術支撐層的各個應用系統提供數據支持,保證數據管理的流暢性和獨立性。
基本網絡和通信系統是基礎設施層,是所有應用層的基礎。通過傳感器網絡和計算機網絡將數據進行采集和傳輸,通過通信系統,完成人力和物力的調度。
本文介紹了城市應急突發公共事件管理平臺的設計與實現過程。目的是解決應急處置各參與者之間的“信息孤島”、無法實現應急信息在縱向和橫向的有效對接等問題,極大地提高了應急處置的響應速度和效率,迅速有效地減輕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損失。
[1]林富明.GIS在城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系統的應用研究[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09,32(3):31-33,38.
[2]田霏,陳占民,朱德慧.突發公共事件應急信息管理及完善路徑探析[J].西部金融,2014(7):93-96.
[3]劉建,孫詠,田月,等.應急救援移動協作系統[J].計算機系統應用,2015,24(6):62-65.
[4]單虎,丁帥.面向群體性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系統研究[J].價值工程,2014(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