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華
(蘭西縣公路管理站,黑龍江 綏化 151500)
淺析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
陳立華
(蘭西縣公路管理站,黑龍江 綏化 151500)
我國近年來逐漸加大對農村公路建設的投資力度,但在養護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重視建設忽視養護,很多農村公路都處于失養狀態。有效避免現狀,提高農村公路建設成效,就要同樣重視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在養護管理上建立長效機制,有針對性地解決農村公路養護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對于提高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農村公路;公路養護;養護措施
農村公路是公路網的基礎,在我國公路網中占70%以上。近年來,農村公路建設日益得到國家的重視,并不斷加大投資建設力度,沿海發達省份基本實現村通,瀝青或水泥路面在欠發達鄉鎮村也明顯提高所占比例。農村公路不斷增加里程的同時也逐漸突顯出養護能力及養護需求之間的矛盾,尤其是養護管理存在如對建設重視而對養護忽視,難以明確養護管理主體,落實責任不到位等比較嚴重的滯后表現,因此,管理好農村公路養護工作,提高管理水平,進而使農村公路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才是充分發揮農村公路作用的重要舉措。
隨著不斷對農村公路加大建設力度,也逐漸表現出農村公路養護能力與養護需求之間的矛盾,主要表現在:
1.1 我國農村公路存在殘缺、較低等級,較多病害等問題。只依賴養護管理,無法改變農村公路本質,因此農村公路養護的前提就是建設較高質量的農村公路。
1.2 我國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缺乏完善的規章制度及規范的管理措施。
1.3 缺乏明確的養護責任,落實不到位,尚未建立養護管理的長效機制。
1.4 養護資金不足,盡管國家撥付的養護經費較多,但因農村公路覆蓋較廣數量較多,養護經費不足還依然存在。
1.5 農村公路路政管理不能落實到位,垃圾傾倒、農作物堆放等現象對農村公路養護產生不利影響。
1.6 不具有較高的養護技術及質量,農村公路缺乏比較專業的養護人員。
1.7 養護體制活力不足,農民不具有較高的護路積極性,需要進一步采取措施調動農民參與的積極性。
養護工作對于農村公路十分重要,結合我國農村公路發展的新變化,不只是要將其建設好,還要管理養護好,所以應對農村公路養護體系不斷健全,在養護方面形成長效機制。
2.1 養護責任應嚴格落實,縣級政府是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責任的落實主體應予以明確。養護責任不能推向縣級政府,應將養護任務向各管區各村莊進行劃分,鄉鎮領導負總責,村支書具體落實,將養護工作列入目標考核,作為對各級領導的一項重要考核內容。農村公路養護辦應在縣交通局進行設立,負責對公路養護制定計劃,指導養護技術工作,并對養護工作成效進行監督。在編制不增加的情況下建立公路所,對養護工作具體負責;農村公路及其沿線單位是直接受益者,具有支持農村公路養護的責任和義務。各級政府應加大宣傳力度,調動大家護路的積極性,倡導農民及沿線單位參與此項工作,形成愛路護路的良好社會氛圍。
2.2 拓寬經費來源,使資金不足情況得到有效彌補缺口。養護經費是對農村公路養護發展進行制約的一個主要因素,農村公路養護工作離不開充足的養護經費。對省、市、縣、鄉四級政府財政資金投入比例進行合理確定,劃分高速公路建設項目中的資金比例用于養護維修沿線公路。對農村公路三產加大發展力度使資金來源得到不斷擴大。監督管理好農村公路養護專項經費,避免對其進行截留及挪用。根據農村公路養護計劃農村公路養護經費由省級交通主管部門進行統籌安排,向縣級交通部門專款撥付。根據養護計劃應用于農村公路養護,并接受財政監督審計。
2.3 確保農村公路養護質量,使養護成本明顯降低,養護經費得到有效節約。農村公路養護盡量使用當地民工,不僅能夠增加村民收入,還能使養護成本明顯降低。養護人員應不斷提高素質,對其加強必要地培訓,有效避免前修后壞等損失,使養護成本不斷降低。在養護過程中不斷推廣新工藝材料及技術方法,使養護經費實現效益最大化。并加大監管力度,對養護情況進行定期檢查。
3.1 對專業養護、長年及季節養護、流動及義務分段養護等多種制度結合并不斷完善,實現養護標準規范化。
3.2 采取招標方式對農村公路養護建立試點。利用公開招標對養護企業進行確定,登記參與投標企業資質,與中標者簽訂工程承包合同,通常分為兩類合同:一類正常養護招標承包合同,按照中標報價進行承包,金額確定后由中標企業自負盈虧;另一類是修復損毀工程、大中修工程等承包合同,事先進行設計預算,由領導審批后,根據工、料等進行定價后實施,完工后驗收結算。通常承包期限為一年,按照合同管理承包內容及養護質量。
3.3 對養護管理人員加強管理,要求養護人員日常清理路面,及時修補路面破損并處理病害。
3.4 對社會力量組織成立公路協會,采用民間機構形式養護農村公路。五是組建農村公路養護專職隊伍。六是實現管養分離,提高養護市場化程度。
綜上所述,對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不斷完善,使農村公路養護及其發展之間的矛盾得到有效緩解,使農村公路養護逐步實現正常規范化,已逐漸成為實現交通現代化的需要。各級交通部門應將農村公路養護管理作為重要工作進行落實,使農村公路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促進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發揮十分積極地作用。
[1] 劉德旺.對鄉村公路改造問題初探[J],交通科技,2013.10
[2] 張青,王毅.走進“十一五”建立可持續發展綜合交通體系——交通部科學研究院院長周偉先生訪談錄[J],綜合運輸,2010.8
[3] 李盈忠.縣鄉公路招標養護實踐與探索[J],公路,2014.9
[4] 蔣開先.農村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養護方法探討[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5.12
陳立華,現任職于蘭西縣公路管理站,研究方向:公路養護和養護材料。
U418.2
A
1003-5168(2015)11-2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