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志忠 尚愛英
(邢臺學院 河北·邢臺)
多年來,河北省外貿規模持續增加,外貿發展對國民經濟的增長發揮了積極的拉動作用。據河北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河北省外貿出口357.1 億元,同比增長15.4%。外貿主體隊伍進一步壯大,截至2014年底,全省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企業突破2 萬家。
(一)出口增長率。受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河北省出口增長率出現負增長,2010年之后迅速恢復;但自2011~2013年增速下降,全國排名有所下降;2014年出口總值出現大幅提升,出口增長率達到15.4%,大大高于2012年和2013年的3.5%和4.5%。但是,從2015年一季度開始,全省各月累計出口增速逐月回落,與全國出口向好發展的趨勢相反,出口形勢較為嚴峻。前2 個月出口增長25.5%,一季度回落到增長10.7%,1~4月增長5.5%,1~5月繼續回落到增長1.1%,上半年進一步回落到僅增長0.9%。幾年來,河北省外向型企業出口波動較大,動力明顯不足,面臨可持續發展的困境。(表1)
(二)可持續發展能力。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是指企業在追求長久生存與永續發展的過程中,既能實現經營目標、確保市場地位,又能使企業在已經領先的競爭領域和未來的擴展經營環境中保持優勢、持續盈利,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穩健成長的能力。
(一)出口商品結構不合理。2014年河北省最主要外貿出口產品是機電與高新技術產品、鋼材、服裝與紡織品三大類,所占全省外貿出口商品的比重高達81.3%,其他出口商品包括農產品、礦產品、輕工產品等所占比重過低,只有18.7%。這種出口產品的結構潛藏的巨大風險,會對河北省對外貿易的健康、持續發展造成威脅。
在河北省外貿出口商品中,商品結構還是以資源密集型、勞動密集型、高耗能、高污染初級加工品為主,高新技術產品的比重僅為7.8%。特別是2015年上半年,資源型商品中,鋼材出口增速逐月回落;勞動密集型商品家具及其零件出口增長4.0%,低于2014年的增長率26.3%;箱包及類似容器出口增長10.2%,低于2014年的增長率20.3%。資源型、勞動密集型產品增長率下降必然影響河北省整體的外貿增長趨勢。
(二)流動資金短缺影響企業的持續發展。訂單300 萬美元、1,100 萬美元、3,500 萬美元……這原本讓企業歡欣鼓舞的數字,現在卻成了外貿企業的心頭病,因為大筆擬簽訂單背后,是資金缺口1,000 萬元、5,000 萬元、3,000 萬元的陰影。據河北省商務廳3,274 份調查數據顯示,發現有468 家企業因流動資金短缺有單不敢接,行業涉及紡織服裝、醫藥化工、輕工、農業、機電、鋼鐵等,資金缺口從幾百萬到幾千萬不等。從企業類型看,民營企業占多數;從企業規模看,中小企業型企業占多數。由于流動資金短缺,河北省外貿企業對來之不易的訂單望而卻步,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經營和進一步發展。
(三)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強。所謂科技創新能力,是指企業擁有相應的科技資源,具有一定的產品技術優勢。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是實現創新活動價值增值循環的關鍵,是外向型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強主要表現在:一是核心技術的研發能力不強。企業專利申請多數是實用型或外觀型的,發明專利不多,特別是關鍵技術、核心技術少。一些高新技術企業總體水平仍處于較低層次,產業核心技術不強,沒有形成上規模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主導產業;二是大部分出口企業不重視產品的技術革新和升級換代。不愿意增添現代化的加工、檢測手段和設備,更不愿意在研發新產品上下功夫;三是在自主創新和科技研發方面,企業資金投入少,研發能力薄弱。由于受困于資金、市場、效益等綜合因素的影響,研發投入難有保障,企業平均研發投入只占銷售收入的1%左右。技術創新人才匱乏,更缺乏高素質的技術帶頭人、學術帶頭人和創新型企業家隊伍,技術領軍人物更是少之又少。

表1 2008~2014年河北省出口貿易增長率統計表
(四)出口企業產品沒有品牌優勢。自主品牌建設是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中核心的內容,打造出口自主品牌是建設出口強省的有效途徑。據河北省商務廳向1,844 家抽樣企業發放調查問卷顯示,并對全省44 個外貿基地和廣交會參展企業進行調研發現,河北省多數企業創建出口自主品牌工作剛剛起步,大部分外貿出口企業都沒有自主知識產權與核心競爭力的出口品牌,多為貼牌生產和原料低級加工。即使是機電和高新技術出口產品,仍以中低端零部件產品為主,缺乏競爭力強的名牌商品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出口產品。主要原因:一是企業缺少創建自主品牌的專業團隊。多數企業品牌推廣工作由兼職人員代管,品牌建設相關信息存在不全面、不完整、不專業的現象。企業雖然認同品牌國際化,但對品牌經營和品牌戰略研究不足。有的企業沒有品牌發展規劃,對品牌定位、品牌內涵、品牌形象、品牌文化等諸多內容缺乏系統的提煉。實操層面,對品牌推廣、品牌宣傳、品牌孵化方面了解比較膚淺,在品牌與市場契合度分析、自主品牌與貼牌出口成長性分析方面做得不夠;二是自主品牌企業面臨巨大壓力。企業反映,單個企業在人力和財力方面勢單力薄,企業自身的技術創新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三是自主品牌國際化發展支持力度不夠。河北省創建國家品牌、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的營商氛圍較為缺乏,對自主品牌國際化發展缺少政策導向,扶持力度不夠。
(一)優化產品結構,培育新的出口增長點。首先,淘汰落后,采用先進。淘汰落后的機械設備、生產工藝和技術,在此基礎上,采用世界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大力推廣節能降耗和資源綜合利用,大力扶持節能、環保、高效、技術含量高、有市場競爭能力的優勢產品和特色產品,化資源優勢為競爭優勢,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其次,實行對產品的深加工,提升產品附加值。要通過技術改進和技術引進等辦法,提高工業制成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最后,加快發展機電和高新技術產業。加大河北省自主知識產權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的發展,不僅有利于改變對外貿易結構,而且在引導河北省產業結構調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一是企業加強傳統產業技術升級。對于鋼鐵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要加強技術研發升級,提高產品質量檔次和附加值,提升工藝技術裝備水平,延伸產業鏈條;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創新,抓好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二是鼓勵外向型企業加大新科技和新項目、新產品的科研投入。利用先進的技術改造,提升傳統項目,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努力打造以產品技術為競爭力基礎的多領域、多層次的產業鏈;抓好重大科技專項實施,在提高晶硅電池轉化效率、開發海上風電機組整機及關鍵部件、高附加值新材料、混合動力整車、新型海洋生物制品等方面下工夫,著力攻克一批核心關鍵技術,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自主創新能力;三是政府支持企業建設高水平研發中心,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企業直接參與市場競爭,對新技術、新產品最敏感。要堅持企業為主導,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加大政府科技資源對企業的支持力度,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使企業真正成為研究開發投入、技術創新活動、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
(三)大力推進自主品牌建設。首先,創新培育出口自主品牌的機制。創新技術轉移機制,建立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之間知識流動和技術轉移公共服務平臺。創新培訓機制,建議各大進出口商會結合行業特點,制定品牌創建培訓計劃,指導企業品牌和區域品牌的發展。創新品牌評估機制,適時對自主品牌國際化取得突出成效的企業進行摸底和評估,定期公布一批全省出口自主品牌企業;其次,加大對出口自主品牌的政策支持力度。針對傳統產業加工制造技術水平較高,具備打造品牌硬件基礎的情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導和扶持企業增強品牌意識,由貼牌生產向委托設計和自主品牌為主方向轉變,將“河北制造”變成“河北創造”,通過提升品牌國際競爭力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危機,支撐出口企業具備持續發展的后勁;再次,營造培育出口自主品牌的氛圍。積極開展區域品牌、企業品牌宣傳和推介活動,組織企業抱團參加國際知名展覽會,突出地域特色,擴大區域品牌知名度。鼓勵企業擴大自主品牌出口份額,在展會、門戶網站、宣傳冊、禮品和包裝等環節鼓勵使用自主品牌標識。
(四)提高產品綜合競爭實力,實施綠色營銷戰略。產品綜合競爭實力是指產品設計、質量、功能、包裝、環保、售后服務等方面的競爭能力。目前,產品的競爭已經明顯超過價格競爭,特別是在高端產品的國際市場營銷中體現更為明顯,它強調企業產品的綜合競爭實力。河北省外貿企業目前仍然在拼更低的價格,建立在這種模式上的出口企業競爭力是不可持續的。因此,要調整營銷手段,實施綠色營銷發展戰略。要積極轉變發展模式,充分發揮企業人力資本優勢,把改進技術作為企業戰略的重心,通過技術進步來提高企業生產效率,提高產品的技術環保標準,突破出口貿易中的技術貿易和綠色貿易壁壘。
(五)加強扶持,解決外向型企業資金困難問題。政府要主動予以扶持,拓寬融資渠道,下力緩解企業資金短缺問題,加大金融機構對企業的支持力度。一是對產品有市場、效益高、信譽好的企業,金融機構要積極予以支持,在信貸結算、匯兌等方面提供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二是允許企業以房產、土地使用權、有價證券和無形資產作抵押取得貸款。凡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具備上市條件、在行業中具有領先地位、經濟效益好的企業,要按照統一標準核準企業上市發行股票和債券;三是盡快建立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鼓勵民間投資、社會募集、會員風險保證金等多渠道來籌集資金,籌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和多元化資本的信用擔保機構,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興辦商業擔保公司和互助擔保基金。探索以社會資金為主、政府引導資金為輔的區域性基金試點。通過多渠道解決外向型企業的資金缺口問題。
[1]范麗娜.當前河北省外貿出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論壇,2010.1.
[2]薛芳.河北省出口產品國際競爭力實證研究[J].國際經貿,2013.29.
[3]馮曉寧,李紅英.河北省外貿出口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北方經貿,20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