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11”地震引發的核泄漏與核輻射問題一直未能解決,臺當局近日查封了一批從日本核災區進口的食品。
據臺灣《聯合報》25日報道,臺“食藥署”19日進行聯合稽查發現,全臺有10家貿易商以非法更改標簽方式,從日本核災區進口了283種產品,其中不乏知名飲品午后紅茶、可爾必思、日清杯面等。其中新北市19日的稽查發現,龜甲萬醬油等19種產品,卷標制造地原為日本受輻射污染的福島、茨城等地,但標簽被覆蓋修改成東京都、北海道、大阪,現場封存2391公斤產品。
臺“食藥署”從2011年起,就暫停從日本福島、櫪木、茨城、千葉及群馬五縣進口食品。臺“食藥署長”姜郁美24日稱,雖沒有檢出輻射,但涉案產品來自禁止進口地區,屬非法進口,這283種產品須在27日午夜前,全部完成下架、回收。25日下午下架名單增至294項。
對于核災區食品違規輸入臺灣,臺消基會董事長陸云痛批廠商“道德淪喪”。被點名的10家進口貿易商,25日則聲稱被日本的出口商誤導,不了解產地代碼正確與否。日本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則回應稱,正等待臺灣方面的調查,但希望臺灣方面能夠接受來自這些地區的產品。臺“衛福部長”蔣丙煌透露,日本有要求解禁,“衛福部”正在研議中。對此,民進黨“立委”林淑芬批評稱,現行制度是“假管理、真縱放”,制造產地任憑進口業者填寫,才會發生這種事。她稱,日本對進口到臺灣的食品不提供官方產地證明,這是來自日本交流協會、日本國會議員的壓力,臺“衛福部”“不敢抓鬼還被鬼抓,不敢要求卻接受說服解禁”。▲
(李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