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智慧
作為控股股東,持股比例最高,原本就要蒙受最大損失,此時此刻卻反而要自掏十億元巨資,溢價收購其余股東股份,其社會責任感,理應受到贊譽和褒獎
主動退市,堪稱首例。
2015年2月17日,停牌十個月之久的*ST二重(601268),發布公告稱,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擬以現金方式,全面要約收購*ST二重發行在外的全部22.93億股股份,占被收購公司已發行股份的比例100%。本次要約收購方案由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國機集團所發起,以達到終止二重重裝的上市地位、實現主動退市的目的。
從財務狀況看,*ST二重難逃退市厄運。
2011-2013年度,二重重裝連續三年虧損,2013年4月24日被ST處理,2014年5月26日開始暫停上市。今年1月30日,二重重裝發布業績預虧公告,預計2014年度經營業績將繼續出現虧損,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8億元左右。按照相關規定,若上述業績預虧最終確認,二重重裝將在年報公告后進入強制退市程序。令人意外的是,公司實際控制人卻選擇了極為罕見的主動退市,并不惜掏出數億元真金白銀,令市場刮目相看。
主動退市固然罕見,且代價巨大,但于上市公司及控股股東而言,也頗有益處,首先可以規避復牌后的巨額市值蒸發。
按照現行的退市規定,即將退市的上市公司復牌后,將會安排30個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不過,其復牌后多會面臨連續跌停的慘劇。以長油退市為例,*ST長油停牌前收盤價為1.63元/股,在進入退市整理期后股價連續6天跌停,最終退出A股市場時的價格為0.83元/股,較停牌前下跌約49%。因此,如果公司選擇主動退市的話,將不再進入退市整理期,也就避免了股價大幅下跌的可能。假設*ST二重復牌后,也以腰斬的價格退市,那么總市值將蒸發26.9億元,這必將由全體股東共同分擔。
其次,大股東自掏腰包主動退市,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股東糾紛。
*ST長油被強制退市后,損失慘重的中小股東怨氣難平,紛紛向上市公司和控股股東發難。在當時的股東大會上,高位被套的股民,占據了主席臺,紛紛要求董事會承認財務作假、公開道歉;而長油董事長朱寧,則揚言以“誹謗”控告股民。此次*ST二重主動退市,國機集團給出的要約收購價格為2.59元/股,較公司停牌前30個交易日均價2.35元/股溢價10.21% 。作為控股股東,持股比例最高,原本就要蒙受最大損失,此時此刻卻反而要自掏十億元巨資,溢價收購其余股東股份,其社會責任感,理應受到贊譽和褒獎。
再次,自掏腰包主動退市,可以為企業樹立良好形象,為重新上市鋪路。
A股市場的退市制度,一直是牛欄關貓徒有虛表,因此備受詬病。最近幾年,經過證監會的多次修訂,退市規則日益從嚴,而作為央企首例的長油退市,更是讓市場各類投資者,切實感受到了退市的威力和嚴肅性。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公司退市并不意味著企業消亡,退市只能表明企業經營暫時遭遇困境,觸發了退市規則,一旦將來行業復蘇,公司運營狀況好轉,完全有可能重新上市。筆者以為,像*ST二重這樣自掏腰包主動退市的企業典型,將來重新上市時,同等條件下,理應受到優待與照顧。
無論如何,*ST二重的退市案例,再次警醒各類投資者,退市風險不可不防。作為A股史上最短命的上市公司,*ST二重上市僅僅5年,且由于連年虧損,股價下跌慘烈,長期持股的投資者損失慘重,此次瀕臨退市,若無大股東托底,更不知多少股民將血本無歸!
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以及注冊制改革的推進,A股的上市公司將越來越多,我們有理由期待,退市規則更顯威力,促進市場優勝劣汰去偽存真,更期待未來會有更多瀕臨退市的企業,效仿*ST二重勇于承擔責任,選擇主動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