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娣

【摘 要】對長江水源地水中糞大腸菌群進行調查,對評價水質污染,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現實意義。2014年1月-5月對長江南京段飲用水源地3個斷面進行糞大腸菌群監測,結果表明:水質均為Ⅲ類。根據Ⅲ級飲用水源地標準,3個斷面糞大腸菌群均達標。盡管如此,仍應加強污染源的監管和長江水資源的保護。
【關鍵詞】 長江 ?南京 ?糞大腸菌群
飲用水作為一類用途最為重要的水資源,是人類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飲用水安全問題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支撐條件,更是體現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客觀需求。糞大腸菌群是總大腸菌群的一部分,主要來自糞便。通過對糞大腸菌群的監測,可了解水體受污染的狀況,尤其是受生活污水污染的狀況。糞大腸菌群是綜合評價城市污水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指標[1]。本文調查了長江南京段主要飲用水源地3個斷面水體中糞大腸菌群的污染狀況,為長江飲用水源地的保護與污染源的管理提供基礎資料。
1 研究區域
長江是南京市的主要供水水源地。長江南京段位處長江中下游,北岸約101 lm,南岸約99km。分布在長江南京段的水廠占南京市城區及郊區集中式供水總量的80%[2]。在長江南京段主要飲用水源地設置3個斷面:北河口水廠、城北水廠和城南水廠,其中城南水廠和北河口水廠取水口位于長江南京夾江飲用水源地和漁業用水區(右岸)。
2 研究方法
2014年1月-5月長江南京段主要飲用水源地3個斷面開展了糞大腸菌群監測。水中糞大腸菌群樣品的采集按照《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方法[4],并按照該方法中“多管發酵法”進行分析。
參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對水樣中糞大腸菌群監測結果進行評價。
3 結果
根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長江南京段主要飲用水源地3個斷面糞大腸菌群監測結果表明:水質均為Ⅲ類,未超標。
4 討論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飲用水安全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尤其是近年來飲用水源地重大污染事故貧乏,如2007年江蘇無錫太湖藍藻水華污染事件、2009年江蘇鹽城水源酚類化合物污染事件、2014年蘭州飲用水苯超標事件等。飲用水安全問題已經對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敲響了警鐘。
盡管長江南京段主要飲用水源地3個斷面糞大腸菌群都未超標,但是有研究[3]報道水源地周邊大量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通過沿江排水泵站排入長江,應對其進行常期監測。同時對排入長江的污水進行綜合治理,將是保護長江水資源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1]汪富三,陳士怡.1983.杭州西湖水體異樣西郡的調查研究[J].杭州大學學報(增刊),10.
[2]周克梅,陳衛,單國平,等.2007.南京長江水源突發性污染應急水處理技術應用研究[J].給水排水,33(9):13-16.
[3]沈樂.2012.長江南京段六大飲用水源地水質變化及原因[J].水資源保護,28:71-75.
[4]國家環保總局.2002.《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M].第4版.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