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森 陶卉卉 姜萬鈞 張棟梁
【摘 要】 環保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方面,現如今由于海洋產業的不斷發展,海洋環保的發展速度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海洋環保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主要以港口、船舶以及化工為主,在這些產業經營和發展的過程中,需要不斷提升海洋工程中生態環保的治理力度,具體來說就是不斷應用促進海洋環保產業的技術和設備的完善,同時還應該不斷開拓海洋市場。本文主要對海洋環保產業的現在和發展對策進行展開介紹和分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 海洋環保 ?現在 ?發展對策
為了不斷促進我國海洋環保產業的不斷發展,國家的海洋開發和保護的相關部門對海洋環保方面進行了細致的調查和研究。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就采用先進的技術和方式來對海洋的相關產業進行研究,逐漸研制成功海洋監測儀器,環保設備以及化學原料等等。從開發海洋的時期開始,就提高了對其進行監測的力度,通過多年的不斷努力和發展,逐漸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系統和體制,海洋環保產業的發展也逐漸朝著全自動,智能化的方向前進。與此同時,海洋監測隊伍和人員的素質不斷提升,促進了海洋監測設備的利用率。
1 海洋環保產業的現在
從現如今海洋產業發展的現狀來看,其發展程度不是非常樂觀,主要是由于海洋的污染程度不斷加強。但是,近年來,國家的海洋管理人員對海洋的現狀進行深入分析,從根本上提出了解決對策,在實際的工作中,對于陸源污染的數量進行了抵制,減少了污染物的入海量,同時也能夠為海洋環保的發展提供重要的契機。在實際的海洋工作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價值較高的科研成果。具體來說,主要包括海洋資源、海洋環境以及科學和技術等等。海洋環保產業在控制技術,檢測技術以及區劃技術等方面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另外,在海洋污染物控制,赤潮環境監測以及養殖技術等方面也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逐漸進入了轉化階段。在新興的科技研發中,海洋產品的研發工作也逐漸成為一種重點研發的內容,在開拓市場的進程中需要將高科技技術應用到實際的海洋產品研發中,選擇相關的生產工藝,逐步提升環保能,為以后的海洋產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技術支持。
在技術方面,海洋環保產業的發展處于一種投入小和資金薄弱的狀態,在最初的海洋開發中,需要以控制技術和生產技術為重點,同時還應該不斷提升海洋污染物監測的力度,這樣才能在實際的工作中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應用,使得我國的海洋環保生產技術在國際的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從我國現如今的環保產業中可以可以看出,環保技術還處于一種以常規技術為主的狀態,形成了一種行之有效的產業化機制。但是,不得不提出的是,我國的海洋環保產業的發展遇到了瓶頸,主要表現在管理人員和居民的海洋環保意識淡薄,同時對污染的監督和治理的力度不夠,嚴重制約著海洋環保技術的產業化進程。
2 加快海洋環保產業發展的對策
2.1 提高全民海洋環保意識
由于海洋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海洋的生態環保程度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經濟法發展。但是從我國現如今面臨的海洋工作上來看,加強環保意識是促進我國現如今海洋環保工程的重點。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首先,在海洋環保意識培養的過程中,各級領導人應該做到表率的作用,發揮政府部門的相關職能,在實際的海洋環保工程中發揮自身的優勢作用,提升決策機制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加快海洋綜合開發的力度,調整海洋環保產業的布局形式,將社會發展中的生態問題等同于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等等。
第二,要盡量提升輿論監督的作用。通過各種媒介來進行輿論監督,可以從某種程度上促進人們對于海洋環保產業的重視程度,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具體來說,可以有效的轉變海洋附近企業的生產方式,在觀念上提升企業的環保觀念,促進海洋環保產業朝著高效性和無害性的方向發展。
2.2 建立和完善海洋環保技術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機制
我國已經儲備了相當數量的海洋環保技術成果,但是成果的轉化率并不高。要充分利用國內的科技力量、現有的工業技術基礎和應用單位的已有條件,加強科技界、應用單位和產業部門的合作,加快成果轉化。特別要在成果的中試、產業化上下工夫。可在重點污染行業中選擇一些先進的環保生產工藝技術,建立示范工程,并逐步加以推廣。必須轉變觀念,建立健全環保科技市場體系,使之成為科研與企業之間的橋梁。
2.3 加強海洋環保技術產業化的社會條件建設
進一步完善促進海洋環保技術開發和轉化的法律法規;加強《海洋環境保護法》的執法力度,通過完善和履行海洋環境法規強化其對海洋環保產業發展的驅動作用。制定和完善鼓勵企業實施有利于海洋環保的清潔生產技術的政策體系(如價格補貼、稅收優惠等);建立海洋環保技術轉移信息網絡,以此作為培育和擴大海洋環保技術市場需求的有力手段;逐步建立起“污染者治理、利用者付費、開發者保護、破壞者補償、政府增加投入”的籌資機制,開辟穩定有效的海洋環保投資渠道。把重點海域和跨地區污染綜合治理及環保示范工程的投資,列入政府的固定資產投資計劃;設置沿海城市污水處理廠專項基金和造紙、釀造、海洋石油開采、海上運輸等重點行業污染治理專項基金;加強排污費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增加銀行環保貸款規模;積極引進和利用外資。
2.4 建立海洋環保技術產業化基地和示范試驗區
海洋環保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經濟帶動性,但目前我國的海洋環保產業在整個環境保護產業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許多高技術及其產品的開發長期處于研究試驗階段和待開發狀態,成果的轉化率低,實際應用少。因此,有必要建立海洋環境保護技術產業化基地和示范試驗區,作為我國海洋環境保護技術和產品開發的中試基地和示范樣板。
產業化基地要重點考慮海洋環境監視監測技術產品、海洋污染處置生物與化學制劑產品和污染物入海處理設備開發方面的產業化基地建設。示范試驗區則重點考慮生物修復試驗示范區、生態工程技術示范區、赤潮災害應急處置試驗示范區、自然保護區等的建設。
2.5 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為海洋環保產業的發展提供技術儲備
海洋環境保護是一個新興產業,它的發展需要相應的環境監測技術和各種污染物處置技術以及生態恢復技術作為支撐。為此,我們應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根據國家的經濟支撐能力,瞄準海洋監測技術和環保技術的世界發展前沿,選擇覆蓋面較廣、有一定工作基礎和具備產業化前景的項目,確定目標,重點突破。充分利用現代高新技術,利用國際合作渠道,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借鑒國外先進技術,從高起點上起步,開展創新研究,爭取以較短的時間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并注意通過技術輻射,帶動相關方面的科技進步。以關鍵技術的突破和技術創新的帶動作用為核心,形成海洋環保高技術產業,提高我國海洋環境監測和保護高技術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3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海洋環保產業逐漸朝著智能化和自動化的方向發展,在實際的環保產業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相關的技術和規定,將先進的技術和手段逐漸應用到實際的海洋環保產業開發中,并且根據現如今我國海洋環保產業發展的現狀來制定科學合理的改進和完善的措施。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推進我國海洋產業市場的規模和范圍。相信經過研發人員不懈的努力,我國的海洋環保產業一定能夠成為社會產業的核心,進而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向曉梅.我國戰略性海洋新興產業發展模式及創新路徑[J].廣東社會科學,2011年05期.
[2]王東京.連云港海洋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研究[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3]劉永忠.建設海上連云港實現海洋經濟新跨越[J].海洋開發與管理,2003年02期.
[4]楊琦.新制度經濟學方法論論略[J].現代經濟探討,2010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