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根興等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木瀆鎮是一個具有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江南園林古鎮,也是一個具有深厚底蘊的歷史文化名鎮。全鎮轄區面積62.28平方公里,下轄10個村、13個社區居委會。在冊戶籍人數8.2萬,流動人口超20多萬,各類人群綜合素質參差不齊。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人口素質的要求在不斷提高。面對現實,木瀆鎮成人教育中心在區教育局、鎮黨委和政府的統籌下,扎實推進終身教育;堅持以聚民心、創品牌為宗旨,不斷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引領社區教育的新思想、新舉措,為構建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構建學習型木瀆,打造社區學習中心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我們努力為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開展的全民教育活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木瀆鎮先后被評為全國農村成人教育先進單位、全國社區教育示范鄉鎮、全國創建學習型社區示范街鎮等榮譽稱號。
一、打造社區學習中心是建設學習型鄉鎮的需要
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均提出了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的戰略目標。我們深刻認識到,建設學習型鄉鎮是木瀆由小康向富裕轉變的需要。為此,我們制定了《木瀆鎮社區教育2006-2015年發展規劃》和《建設學習型木瀆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面向社區、立足社區、服務社區”的工作方針,形成了“黨委重視、政府統籌、部門聯動、社會參與,以成人教育中心為依托”的終身教育運作模式。在建設學習型木瀆的過程中,我們意識到打造社區學習中心的重要性。為了滿足百姓的學習需求,我們將社區學習(成人教育)中心建設成一個能扮演各種重要角色的多用途學習中心,居民能充分利用它來進行目標多元及范圍廣泛的學習活動,這將讓全體居民無論男女老少都有機會享受各種學習的樂趣,并收到自我增值的效果,真正提升全民素質,助推木瀆科學、和諧發展。
二、以人為本,突出“三全”,推動全民終身學習。
我們堅持以人為本,著眼未來,積極探索新的歷史條件下全民教育的發展模式。
(一) 堅持“全民、全程、全方位”,廣泛開展教育培訓活動
成人(社區)教育中心融合多種教育培訓功能,掛有黨(團)校、青少年校外教育總站、區科普學校、蘇州市現代農民教育基地、蘇州市外來務工人員培訓基地等20多個校牌,整合各類教育資源,全方位、多功能服務社區教育。
1.開展多層次學歷教育,提升市民的文化素養
我們和蘇州大學、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等5所高校聯合辦學,開設“成人高考學歷班”“一村一名大學生”“開放教育”等成人學歷班,每年培養300名左右本??茖W員。辦學層次、辦學規模在蘇州市各鄉鎮成人教育學校中位居前列。木瀆鎮勞動力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由20世紀90年代末的9.98年,上升為2013年的13.8年。人口素質的提升,大大提高了木瀆鎮專業人才的專業素質,為社會發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供了智力支撐。
2.開展各類專業技能培訓,提高市民職業技能
全鎮各行業主管部門、社區、企業,廣泛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市民職業技能教育培訓,年培訓人數超過5萬人次。定期的崗位培訓:企業法人培訓、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培訓、財務會計繼續教育培訓、電力操作人員培訓等。不定期的短期培訓:特殊工種、電工、電焊、鉗工、叉車工等三十多個工種從業人員的培訓,年培訓超過8000人次。企業內部培訓:以天馬集團、中華園大酒店等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為試點,積極開展對企業職工的職業技能再培訓工作,年培訓量達3.8萬人次。專業技能培訓:如與區人社局合作,平均每年培訓2500人次以上;與財政部門共同開設了財會上崗證等專業技術培訓,年培訓量達4260人次。送教下鄉:我們定期聘請農科教教授、專家去各村開展農業種植和經營項目的培訓,使農民掌握現代農技和靈活的經營手段,為農民致富提供幫助。農民技能素質的提升為木瀆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開展各類文體活動,提高市民生活品質
我們通過廣場文藝活動、社區主題活動、全民健身等形式,充實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廣場文藝活動:全鎮每年舉辦各類文藝活動100多場次。如“姑蘇十二娘”的吳歌表演,青年歌手大獎賽,書畫、服飾和蘇繡等表演;每年五月、十月的廣場文化月和木瀆羊肉文化節,迎新春等大型廣場文藝活動。此外,各社區小型文娛活動幾乎天天有,歌迷會、戲曲會和自發組織的業余文藝小團體常年活躍在街頭巷尾。社區主題活動:舉辦木瀆鎮社區書場,聘請蘇州評彈演員到各村、居委會定期演出,每年400多場;開設居民家門口的“市民大講堂”,講居民身邊的好人好事,為社區居民講授科普健康、法律法規、惠民政策等知識。此外,我們定期開展各類宣傳教育活動,如安全消防、婦幼保健等公益活動。展覽展示活動:每年舉辦書畫、攝影、集郵、收藏等展覽展示活動10多期,為眾多市民愛好者搭建了學習交流的平臺。全民健身活動:組織老年體育協會,開展青少年活動項目。聘請專家對市民進行太極拳等培訓活動,定期召開農民運動會。
4.開展各類人才培育,提升市民綜合素質
新世紀以來,我們不斷探索,努力提高市民教育培訓層次,重視人才的培養與儲備,構筑木瀆的“人才高地”。
技能型人才的培育:隨著新產業、新技術、新知識的出現,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我們常年開設計算機操作與維修、網絡管理技師、平面設計師等十多項培訓,年均培訓量逾5萬人次。近3年來,參與培訓的市民達20萬人次。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培育:木瀆鎮啟動了千名經濟創新型人才培訓活動,定期聘請專家教授來鎮講課,課程內容涵蓋經營管理、金融等各個方面。此外,與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合作舉辦 “高級工商管理總裁研修班”,培養學員140多人。聘請名牌大學教授親自授課,提高了木瀆鎮專業人才的專業素質,滿足了經濟、產業結構升級的迫切需要。
(二)打造社區教育品牌,推進社區教育高位發展
為進一步豐富社區教育內涵,扎實推進全鎮終身教育,我們堅持以信息化建設、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及推行全民學習建設為抓手,全力打造新時期終身教育品牌,努力為木瀆終身教育創造更為豐碩的社會效益。
1.以創建學習型鄉鎮為契機,著力打造萬名市民讀書活動品牌
近年來,根據黨中央關于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的戰略要求,我們在全鎮范圍內興起了學習型鄉鎮創建活動。2009年組織開展的首屆“木瀆鎮萬名市民讀書月活動”,參與人數2萬多人次。第二屆讀書月活動歷時5個月,參與人數超3萬人次,該活動至今已連續舉辦了6屆。2012年1月5日,《光明日報》在頭版顯要位置以《水墨書香浸潤古鎮木瀆》為題,介紹了木瀆鎮讀書活動,國內幾十家媒體和著名新聞網均進行了大量報道?!澳緸^鎮萬名市民讀書月活動”被評為“蘇州市社區教育精品項目”。2012年5月,木瀆鎮在江蘇省教育廳舉辦的“綠色生活社區行”活動啟動儀式上做了交流。這些活動已成為提高廣大市民的生活質量、促進社會和諧、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和綜合競爭力的有效載體。
2.以信息化建設為抓手,著力打造數字化學習社區品牌
在實施社區終身教育過程中,我們以信息化建設為抓手,注重富有時代特點的數字化學習社區建設品牌的打造。2010年7月,我鎮開通了全省首個鄉鎮級市民終身學習網——木瀆鎮市民終身學習網,搭建起了可供萬人同時在線學習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共享平臺,分別開設了符合木瀆百姓需求的12大類學習課程。目前課程已有2960多門,基本滿足了市民的多元化學習需求。據統計,自市民學習網開通以來,全鎮網上實名注冊人數已近9萬人,平均每天上網學習人數逾2000人,網絡學習平臺已直接延伸到全鎮各村(社區)、居委會、企事業單位、各家各戶,真正形成了“人人皆學、處處可學、時時能學”的格局。目前,木瀆鎮市民終身學習網點擊量已超過416萬次,被評為全國社區教育優秀實驗項目和蘇州市社區教育精品項目。
3.以加強未成年人教育為抓手,著力打造青少年校外教育品牌
近幾年,木瀆鎮專門成立了校外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在鎮成人教育中心設立了總站,各村(社區)、居委會建立了校外輔導站22個,實現了鎮、村、社區(居委會)校外教育全覆蓋的網絡格局。我們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重點開展了6個方面的教育實踐活動。一是實施愛國主義教育,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二是實施文化傳統教育,激發青少年傳承吳文化熱情。三是組織文體興趣活動,提高青少年綜合實踐能力。四是開展生活技能學習活動,培養青少年的動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五是開展讀書成長活動,引導青少年樹立科學學習理念。六是開展法制安全教育,強化青少年的法制安全意識。活動平均每年有上萬人次參加并得到了上級部門的好評,獲得了“蘇州市優秀教育輔導(總)站”“蘇州市社區教育精品項目”等榮譽稱號。
4.以推進全民學習為終極目標,著力打造全民學習節示范品牌
2012年,我們啟動了以“倡導全民學習、構建和諧木瀆”為主題的木瀆鎮全民學習節,至今已舉辦三屆。學習節活動時間跨度從每年4月至12月,學習活動主要圍繞“二進、二百、三千、三萬”(即綠色生活進小區、美麗木瀆大講堂進小區、百萬市民網上學、百家企業系列學習活動、千名中小學生系列學習活動、千名適齡人員系列學習活動、千名農民實用技術學習活動、萬名市民讀書月活動、萬家學法建和諧活動,以及萬名青年增知提技學習活動)主題活動展開,共舉辦了300多項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市民超過300萬人次,覆蓋全鎮各類人群,規??涨?,取得了顯著成效,并涌現出了8個學習型村居委會(社區)、16家學習型企事業單位、 4465戶學習型家庭和一大批學習之星。木瀆鎮全民學習節被評為蘇州市社區教育精品項目和吳中區八大新事之一,形成了全民學習的良好氛圍,并完善長效機制,學習型木瀆已初露端倪。
(責編 王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