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麗梅
一、英語閱讀和寫作之間的關系
高中英語閱讀的文本,基本上是創設了一個生活中的場景,在這個場景中發生的人物對話和細節描寫等,都是與寫作教學有著相似之處的。閱讀是憑借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斟酌,再進行思維的重新整合,從而概括出主題大意,解答問題。然而寫作的過程恰好與之相反,就是先采用漢語的方式進行理解,告知學生一個場景之后,讓學生自行揣摩應當展示或者說是描寫出的人物、
動作、神態和種種細節。這兩個相互作用的部分,共同保持了英語的完整性。
二、如何有效地運用英語閱讀促進寫作學習的發展
針對高中生來講,英語寫作部分的訓練應當還是著重放在適應高考考試上,而不是注重在思想情感和語句語法的展示上。短短的不到200個單詞中的高考作文表達上,要求文章精當有韻味,
思想有深度。在這個基礎上,“三段式”作文形式的產生就顯得自然而有效。那么,如何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靈巧”地利用閱讀學習的便利條件,進行寫作方面的培訓呢?本文就簡要地針對這一個部分進行一下探索。
1.“一段”鶴立雞群
首先第一點,筆者就簡要介紹一下關于閱讀和寫作的開頭部分。我們不能忽視這樣一點,那就是幾乎全部的閱讀題目的最后一個選擇題,都是題目選擇或者是“topic sentence”選擇。這就說明,對于閱讀學習來說,我們要在掌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之上,對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概括地說就是“由表及里,由分到總”。反觀之英語寫作。很多題目都是給你一個“topic Word”或者是“topic
sentence”,讓你進行想象和聯想,不斷細化,也就是“由內到外,由總到分”。通過這一個層面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英語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互為表里,互相溝通。
換句話說,如果能善于總結閱讀材料的開頭引言部分,并靈活地交換時態和背景,也就是“主題單詞”,就能靈巧地讓閱讀材料變成自己的優秀作文。教師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可以讓學生專門設立一個“Exercise Book”,讓學生把閱讀教學中的好詞、好段進行摘錄,按照寫作中的要求,隨時進行切換。如果能將閱讀學習中的這一部分運用到寫作學習中去,一定能為自己寫作文章的開頭增光添彩,成為不落俗套、抓人眼球的作文,讓自己的成績和作文的開頭一樣“鶴立雞群”。
2.“二段”殊途同歸
除卻開頭部分的學習,寫作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正文部分。這一部分的寫作方法,同樣可以在閱讀教學中找到一些方法,得到一些啟發。正文部分作為寫作的“主心骨”,必須要詳略得當、主次分明。筆者在這里用到一個詞,就是“殊途同歸”。在實際的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材料的細致剖析,對閱讀文本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一定能夠對英語寫作部分的學習有很大的提高作用。閱讀材料中,根據不同情境所運用的不同表達語句、語段,都有助于學生避免使用“Chinese English”,從而使自己的寫作部分的語法、語句都能更加的“地道”。我們要“巧妙”地引導學生發現閱讀材料中的“詳”和“略”以及“主”和“次”,以及出現的頻率和規則,以此引導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適當的設計一些比較出彩的、比較復雜的高等句式。并時刻牢記閱讀中的主次排布,借鑒到寫作學習中去,而不是純粹為了顯示自己的英語水平“滿篇寫”華麗辭藻的堆砌文章。巧用閱讀技巧,詳略夾雜進行寫作安排,讓寫作中既有一兩句的“主干”精彩句式,還有一些平鋪直敘的“支流”句式,通過兩者的有機結合,殊途同歸,讓文章更加生動而富于活性。
3.“三段”畫龍點睛
英語寫作的結尾部分,不屑多說,我們就知道應該言簡意賅地進行總結,讓文章有一個漂亮的、有層次、有內涵的收尾。這一點,同樣在閱讀教學中有所顯現,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滲透。閱讀材料的收尾往往也是故事發展的結局,這一部分也有很多精當的語法、語句的表達,甚至還有一些開放式需要學生進行理解的段落。教師在這一部分特別要注意,千萬要對學生進行正確地引導,寫作的題目要求你能夠理解之后進行闡述,不是讓你反問出題人,因此千萬不能學習那種開放式的結尾,一定要進行總結式的收尾。
我們都知道,英語本質上還是作為一門交際用的語言作為存在的價值。這就決定了,英語是由基本的語素、單詞和句法規則等進行組合的一種既有變化又十分有規律的學科。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一味地按照規則進行記憶背誦肯定是不能滿足實際的應用。活學活用,巧用規則,才是英語學習的最佳途徑。善于利用閱讀教學中的優點彌補寫作教學中的不足,不僅是教學的有效提高,更是素質教育改革提出的終極目的: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何樹聲.高中英語自主教育的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導刊:上半月,2012(0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