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曉東
(朝陽市朝陽縣水務局,遼寧 朝陽122000)
朝陽縣地處遼寧省西部,東和東南與凌海市、葫蘆島市接壤,西南臨近建昌縣,西同建平、喀左兩縣為鄰,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的敖漢旗接界[1]。土地總面積3 762 km2。
朝陽縣主要河流水系有兩條,分別為大凌河和小凌河水系,均屬遼河流域。流域面積在50 km2以上河流共有29 條,其中大凌河在朝陽縣境內長57 km,流域面積10 135 km2;小凌河在朝陽縣境內長118 km,流域面積2 001 km2。
全縣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35 181 萬m3,其中大凌河流域地表水資源量為15 061 萬m3,小凌河流域地表水資源量為20 120 萬m3;全縣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11 889 萬m3,其中大凌河流域地下水資源量為5 959 萬m3,小凌河流域地下水資源量為5 930 萬m3;全縣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34 860 萬m3,其中大凌河流域水資源總量為14 509 萬m3;小凌河流域水資源總量為20 351 萬m3。詳見表1。
朝陽縣城區人口密度大,就現狀來看,水資源的需求量明顯高于供水量,水資源需求的壓力加大。以下表2 和表3 及表4 為朝陽市第一次(1980 年)、第二次(2000 年)和2010 年公報的水資源情況表見表2。

表1 朝陽縣多年平均水資源量表

表2 朝陽縣第一次水資源評價多年平均水資源量匯總表 萬m3

表3 第二次水資源評價朝陽縣多年平均水資源量匯總表 萬m3

表4 朝陽縣2010 年朝陽市水資源公報水資源量匯總表 萬m3
通過以上表格數據比較來看,多年平均水資源量減少了6 954 萬m3,呈減少趨勢。2010 年水資源量為29 614 萬m3,比一次評價時減少了16 309 萬m3,比二次評價時減少了9 355 萬m3,呈減少趨勢。
3.2.1 水資源匱乏,嚴重影響社會經濟發展
朝陽縣水資源十分有限,根據2005 年完成的《朝陽市水資源》評價成果,全縣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35 733.6 萬m3,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622 m3,屬于水資源極度缺乏地區。近幾年朝陽縣降雨量減少,十年九旱,水資源短缺形勢更加嚴峻。預計到2020 年全縣需水量將達到13 374.1 萬m3,缺水4 743.9 萬m3,供需矛盾將越來越突出。2009 年朝陽那場持續40 多天的夏旱,是1951 年以來最嚴重的一年,隨后又發生了秋旱,大片土地絕收,人畜飲水發生困難[2]。
3.2.2 用水結構、水資源配置缺乏合理性
從朝陽縣用水現狀基本情況上分析,朝陽縣地下水開采量在逐年增加,而地表水的利用量僅占用水總量的極少部分,在地表水開發利用不足的同時,部分地區地下水出現超采,直接影響到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經濟的發展和水生態環境的健康[3]。
3.2.3 用水效率普遍較低
朝陽縣工業用水水平參差不齊,2010 年全縣國有及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71.7%.工業用水相對集中,用水水平低;農業種植結構不合理,高效低耗水作物種植面積少,灌溉水利用系數低;居民節水意識薄弱,浪費水的現象普遍存在[4]。
3.3.1 河流水質超標問題
2014 年大、小凌河枯水期、豐水期、年度均值各項含量均未超標,水質類別為Ⅱ類水質。
3.3.2 供水水源地存在飲水不安全問題
1)部分地區城鄉居民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仍然較差,存在較大水環境安全隱患[5]。
2)朝陽縣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管理工作不到位。全縣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監管力量普遍比較薄弱;很多地區缺乏備用水源,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不足。在廣大農村地區集中供水率低。
1)依法行政,嚴格水資源管理。
水資源管理主要是嚴格執行最嚴格的水管理制度,進行取用水總量指標管理;堅持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
截止到2015 年底,朝陽縣共保有取水許可證391 套,許可取水量6 534.65 萬m3。
加強計劃用水管理,實施總量控制,由于全縣地表水開發利用程度較低,地表水具有較大的開發利用空間,應當提高地表水可開發利用程度;同時嚴格控制開采深層承壓水,不得新建地下水取水工程,不得新增地下水取水指標。
依法規范機井建設管理,排查登記已建機井,未經批準的和公共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內的自備水井,一律予以關閉。
2)完善法律制度,建立科學有效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合理配置水資源。
逐步建立健全保障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法律制度,只有把政出多門這一現象杜絕在外,才能打開水資源出入統管、管治結合的新局面,真正能做到科學開發水資源,合理利用水資源,綜合治理在先,優化配置緊追,并行節約用水和保護力度,治水、用水和管理做到法制化,真正做到可持續利用水資源[6]。
3)加大治污力度。
生態環境遭到破壞也能對水資源的利用產生不利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也都遭受著威脅。目前不止是地表水在遭受污染,地下水也未能幸免,所以十分有必要采取中水回用的技術使水資源重復利用率得到提高,在水資源嚴重短缺問題的解決中,污水處理力度的加大以及回用是一條有效途徑。如果有效處理這些污水,那么生態和環境用水就有所增加,能有效改善現有的水環境和水資源現狀。在廢污水處理方面不僅要從經濟運行體制上支持,還要開展行政和法律手段對機制實施保障[7]。
遵循節水型社會的宗旨和原則,節約用水并有效保護水資源。實施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要對新建項目中的排污口進行登記,在項目投產運行后對其實施監督監測。
要建立水質監測預警、預報制度,確保企業實現達標排放,一旦發現水質超標,應及時報告并采取停止供水等非常措施[8]。
4)加大節水力度,合理調配水資源。
在農業領域,可以采取多種措施促進水資源利用效益的提高,要在高效農業和節水行業中合理配置有限的水資源;同時調整工業結構,把高效益低水耗的工業引入進來,把低效益高水耗的工業逐步淘汰掉。同時在水資源相對豐沛的地區布局高水耗工業的同時還要兼顧工農業以及水土資源匹配[9]。
通過對朝陽縣的水資源狀況和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朝陽縣的水資源需求量明顯高于供水量,水資源需求的壓力加大。存在著水資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用水供需矛盾尖銳;水環境極差的突出問題。急需加大水資源保護力度,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確保水資源供給及安全保障能力得以實現。應當科學合理調配水資源,采取強制性和引導性措施,加強水資源的保護,切實使水資源得以合理開發利用。
[1]才慶欣.南票區水資源狀況及開發利用分析[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4(09):27-29.
[2]李學森.凌河流域水資源現狀及保護措施[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15(03):36-37.
[3]柴雅麗,霍延昭.朝陽市水資源供需矛盾分析及解決途徑[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15(03):44-45.
[4]于永波.建平縣保護水資源建設節水型社會分析[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4(11):27-29.
[5]段秀銘,林常平,靳豐山.濟南市地下水資源現狀分析及開發利用建議[J].山東地質,2001(02):40-45.
[6]齊邦峰.曲阜地下水資源分布狀況及開發利用探析[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7(03):57-58.
[7]孫繼會.鞍山市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J].水利技術監督,2015(03):30-33.
[8]高宏.喀左縣水資源開發利用分析[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5(03):34-35,45.
[9]陸軍.盤山縣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及主要問題[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5(03):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