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對教師資源的有效配置也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然而我國在教師資源有效配置的雙重目標構建方面存在嚴重的問題。據調查研究發現,目前我國存在教師資源稀缺,師資力量配置不均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等問題,這對促進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產生嚴重的阻礙作用。為此下文對這些問題做具體的分析,并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目的是提高教師資源配置的有效性,促進教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一、教師資源有效配置的雙重目標的構建現狀
教師作為教育發展的核心要素,是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戰略資源,在資源配置中處于優先地位,對國家經濟和教育事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自科學發展觀提出以來,我國加強了對教師資源有效配置的雙重目標的構建,并對教師資源的配置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教師資源嚴重缺乏的情況下,我國在提高教育質量和擴大受教育機會二者之間的權衡中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下面我們就雙重目標的內涵及構建的現狀進行詳細的探討。
(一)教師資源有效配置雙重目標的涵義
教師資源有效配置的雙重目標的構建就是運用教育勞動生產率理論權衡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之間的關系,即質量目標和效率目標相一致,質量控制與成本控制相統一。在當今教師資源嚴重缺乏的社會,我們既要提高教師資源的利用率,又要提高教學質量。然而我國的情況是學生多教師少,如果使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接受教育的話,那么必然導致班級容量過大,教學質量下降,反之,如果班級容量設置科學合理的話,又必然會使很多孩子失去受教育的權利,不利于教育事業的發展和社會的安定。因此我國提出要加強對教師資源有效配置的雙重目標的構建,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更好的普及義務教育,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二)教師資源有效配置雙重目標構建中存在的具體問題
1.教育資源的投入不均
據調查顯示,當下我國教育資源的投入已嚴重失衡,主要表現在山區與平原地區,經濟發展地區與欠發展地區之間教育發展程度的對比。在貧困的山區和經濟欠發展地區,由于交通服務設施不完善,經濟水平落后,對教師資源沒有吸引力。而且由于山區文化水平程度普遍較低,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高,對教育的資金投入較少,使山區的孩子沒有機會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平原地區和經濟發達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對教師資源有更大的吸引力,教師素質相對較高。而且這里的文化程度較高,對教育十分重視,在教育方面投入的資金較大,給孩子創造了更為優良的學習環境,提供接受高質量教育的機會。在當今社會人才是發展的動力,這樣長期下去,發達的地區會更加發達,而落后的地區卻很難發展。可見,教育資源投入的不平衡不但不利于教師資源有效配置雙重目標的構建和教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對社會經濟的長遠發展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2.師資力量的嚴重匱乏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人們對教育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調查研究現實,在進入21世紀后,我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不僅普及了受教育的人數,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帶動了人們對教育的進一步關注,使得高中生、大學生、研究生等學歷的學生成倍增加。面對更多學生需要接受教育的壓力,人們對教師資源的需求量也急劇上升,導致我國陷入教師資源嚴重缺乏的窘境。大班制教學是我國教育的一大特點,這對教學質量的提高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不利于教師資源有效配置雙重目標的構建。
3.師資編制管理不科學
我國教育對師資力量的管理主要是實行編制,但是這種編制管理在落實過程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現象。由于師資力量缺乏,我國很多教育機構擴大對教師的招聘,很多年長的教師也在編制當中,但是由于接近退休年齡卻又不能實際在崗,這種情況出現在大城市,一些機關單位會以事多編制少為名從農村調走老師,使得農村的教師在編的多,在職的少。這樣的混亂編制管理形式不僅使得城鄉師資力量配置不科學,也不利于對師資力量進行更加細致的管理,在統籌貫徹落實教育政策方針的過程中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更不利于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相統一,對教師資源有效配置雙重目標的構建產生嚴重的阻礙作用。
4.教師待遇的不公平
重點學校與普通學校,實驗班與普通班、科技班、奧賽班等在我國很普遍。在我國,學校、班級會被分成三六九等,學生也會被分成三六九等,在義務教學階段就受到不平等的教育。同樣的道理,教師作為教育者也因這些人為造成的差別,在勞動分配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或者享有較高的工資待遇,學生和教師都爭先恐后的向重點學校進發。于是找到好生源和聘請到優秀教師的學校越來越好,而其他學校則面臨招生難,招教師難的困境。這樣不但會使學校畸形發展,還會造成教師資源的浪費,不利于教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5.教師綜合素質較低
面的我國師資力量匱乏的現狀,我國很多教育機構為了聘到一定數量的教師,主動降低門檻,使得教師的整體水平下滑。據調查顯示,近十年來,我國在編教師的合格率有所下降,在基層,不但師資力量嚴重缺乏,教師脫崗學習的機會也很少,近六成的教師在參加工作后就沒有在接受過系統的培訓,使得教師的整體素質嚴重下滑。這種教師實際能力和學歷的脫節,嚴重降低了教學質量,不利于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統一發展,對教師資源有效配置的雙重目標的構建嚴重的阻礙作用。
二、教師資源有效配置的雙重目標構建應采取的有效措施
隨著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推進,近幾年我們在教師資源有效配置的雙重目標構建上確實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幅員遼闊,生產力水平、地區資源條件、文化傳統、社會進步狀況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教育發展具有特殊的限制因素,針對上述的種種問題,我們在雙重目標的構建上還需要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
(一)合理配置義務教育公共資源
雖然我國在地區和經濟發展水平上存在很大差異,但是在教育上我們應該盡量縮小這種區域差距,在義務教育公共資源上應該合理配置,這樣有利于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在教育人力資源有效配置中要堅持質量和效益雙重目標相結合,加大對教育水平較低區域的師資力量和教學資金的投入,并且積極改善基本辦學條件,為學生和教師提供更好的學習和教學環境,為教學質量的提高創造有利的條件。
(二)加大教師資源的培養與培訓力度
我國教師資源有效配置的雙重目標的構建之所以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師資力量的匱乏,因此我們應該大力培養優秀教師,爭取為教育事業提供更多優秀的教師。同時我們還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力度,通過對教師進行系統的培訓來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從而使教學質量得到提升。我國應該增加高校中師范院校的比重,同時各級政府有關部門應該認真貫徹落實對教師進行整體培訓的政策,定期的對教師進行系統的培訓和嚴格的考核,旨在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和教學質量,從而加強對教師資源有效配置的雙重目標構建。
(三)加大對學校和班級的管理規劃
社會普遍存在對學校和班級進行三六九等劃分的現象,這對教師資源有效配置的雙重目標的構建極為不利。因此我們應該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規,根據該地區的情況,對學校及班級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我們應該根據學校輻射的生源地狀況來建立學校,目的是避免學校招生困難這類浪費教學資源的現象發生。同時我們還要進行科學的分班管理,大力提倡小班教學,目的使促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相互協調發展。
(四)提高教師的待遇
我國教師資源極度匱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們認為教師的工資水平較低,因此很多人拒絕從事教師這一職業。然而教師是一種高尚的職業,為社會的發展培養無盡的人才,試想如果沒有教師,那么人類的文明成果該如何傳承下去呢?因此我們應該尊重教師,提高教師的待遇水平,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教師這一行業,這樣不僅保證了教學質量,還為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持久的動力,為祖國的繁榮培養更多的棟梁。
三、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在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同時,教師資源有效配置的雙重目標的構建卻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雖然是此消彼長的關系,但是我們應該將二者統一起來,協調發展,在保障教學質量的同時還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我們應該提高教師的待遇,鼓勵更多的人加入到教師的行列,為教育事業提供強有力的人力支持。此外我們還要加大對教師的考核力度,對教師定期進行嚴格的培訓,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為教育質量的提高創造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水平映射著一個國家的未來,我們要加大對教育事業資金的投入,促進教育事業的均衡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