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語的教學的就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促進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自我發展。近年來,學英語教學理念不斷更新,但是課堂教學效果仍然不盡如人意,其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面對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大學英語教學需要切實根據學生發展實際情況和社會需求進行改革,多模態視域下高校英語教育是一個有待開發的。全新的教學教學領域,其強調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創新與學生主體的有機結合,同時運用聲音、動作、圖像等多模態互動教學,為學生營造一個真實的語言環境,實現英語教學信息的有效輸入,由此一來,不僅可以全面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還可以提高口語交際能力,讓英語真正變為一門可以自由交流的語言。
一、多模態理論概述
“多模態”理論在我國興起的時間較短,很多人并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多模態。所謂多模態就是一種聲音、語言、動作、畫面等多種方式共同交流的模式,一起作用于交際符號資源的構建。當多種符號資源共同運用于一種交際語境的時候,就是話語的多模態性。人們在日常交際的過程中,往往只重視語言的表述,而忽略了動作、圖像的運用。其實動作、圖像等都傳遞了豐富的信息,在某些特定的語境下,動作、圖片的交易方式要比語言表達的意義更多、更準確。此外,不同的模態在不通過的交際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也不同,語言應用者應該科學運用多模態的關聯性、互補性與合作性,這樣才能對信息進行準確有效的傳遞,完整地表達語言,這也正是多模態話語應用于高校英語教學地主要研究內容。
二、多模態話語理論的發展現狀
人類高級動物,在與外界互動的過程中可以充分調動各個感官對信息進行接收和發送,每一種感官對應一種模態,當兩種以上感官同時參與到交流互動的過程就構成了多模態。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多模態話語理論基于halliday的系統功能語言興起。近年來,隨著人類對語言學的研究不斷深入,語言學者開始對多模態話語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參與研究的主要學者包括Van.Leeuwen和T.Kress.G.二人通過對多模態與媒體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多模態話語能夠規則的表達語言的意義。Scollon和LeVi則從語言的社會性角度出發,對色彩、圖像等元素所構成的多模態進行分析。我國語言學者顧曰國則通過對多模態與人類感官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得出人類主要利用視覺、聽覺等感官進行交流,單模態交際則是運用人類的某一個感官完成交際,所以,運用多感官進行交際變構成了多模態交際。
國內外學者對多模態話語理論都進行了深入研究,不難發現,語言學者已經將語言作為一種社會性的符號來研究,增加了語言學的社會性。多模態話語理論認為:人類在實際交流當中,語調、語速、聲音、表情特征、動作的重要性是一樣的。在分析語言的內容和意義時,同語言相對應的聲音、動作、畫面所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視。傳統的語言分析僅僅重視語言本身,忽略了其他模態在語言中的作用,所以,研究語言必須要深入研究多模態話語理論,高度重視多模態話語對語言交際的影響。
三、多模態話語理論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的作用
(一)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多模態話語理論中包含很多非語言因素,這對交際信息傳遞及語言意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些非語言因素包括聲調、語調、音量等,身體特征包括表情、動作、手勢等,還包括環境、媒體設備、網絡等諸多因素。將多模態話語理論引入大學英語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利用視頻、音頻、圖像等方式對英語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詮釋。舉例來說,教師在講解英語單詞意義的時候,可以利多媒體設備播放包含此單詞的音樂、電影等,用不同與傳統教學方式的手段向學生介紹英語單詞,可以加深學生對單詞的理解。多模態話語理論下,通過聲音、畫面、動作等因素的協同作用,可以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二)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多模態話語應用到英語教學中,往往伴有多種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將視覺、聽覺、動作及場景設置融入到日常英語教學中,采用“教師——多模態英語教學——學生”三方互動的形式,全面調動學生的感官系統,讓學生主動接受英語信息。同時,運用多模態教學模式可以活躍英語課堂氣氛,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舉例來說,教師可以通過形象的身體動作,配合圖像、音樂、動作讓枯燥的英語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并由此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愿意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進而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三)提供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英語課堂教學運用多模態話語理論可以調動學生的感官系統,讓其全部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多感官共同運用可以刺激人類大腦皮層,有利于學生全面掌握英語知識,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很多英語教師在課堂中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實現圖片、聲音等符號的綜合運用,讓英語課堂變成語言、色彩、圖像、聲音、動作等符號交際場所,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達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四、多模態話語理論下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
(一)英語教師實現多模態話語教學
要想實現大學英語多模態教學,首先應該從教師的多模態教學入手。教師多模態教學主要指的是英語教師在一些特殊的教學環節中可以運用多模態傳遞和接受信息。英語教師通過對多模態的組合與選擇來設計英語教學中的特殊教學環節,幫助學生利用各種感官系統實現對知識的學習、理解和技藝。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的時候可以運用動作、聲音、圖像、畫面等集合成多模態的教學環境,讓學生理解多模態教學,深入感知多模態教學的優勢。因此,多模態話語下大學英語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語教師需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綜合運用多模態教學理念指導英語課堂教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整個教學過程和每一個教學階段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并選擇適合的教學模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多模態識別能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通過多媒體、網絡、音樂、電影等手段營造真實的語言環境,最終實現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二)學生實現多模態學習
將多模態話語理論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當中,不僅教師的教學要應用多模態,學生同樣要以多模態的方式接受知識。多模態話語理論指導英語學習可以讓學運用多模態的分析、表達、觀察等方法提高學習能力。學生的多模態學習來自于教師的課堂傳授和學生主動學習兩方面
首先,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應該主動學習多模態話語的信息表達。英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多模態話語下接收、處理、加工信息,并通過課堂將學習到的知識進行展現和交流,讓學生快速撲捉到教師和其他同學傳遞的語言和非語言信息,同時運用多模態話語理論更好的理解英語知識,實現與教師和同學的互動。在英語課堂上,學生應該先理解教師展示的各種符號資源,有效識別圖像、文字、聲音和動作模態如何相互作用并產生整體性意義。多模態話語下英語課堂教學提倡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例如角色扮演、分組討論、情景在線、電影配音、話劇表演、演講辯論等等,幫助學生感受到多種模態下的信息傳達,鍛煉學生信息接受處理的能力。
其次,學生應該自主學習多模態話語下的信息表達。主動學習要求學生根據大學英語教學要求,結合自身的英語水平和學習方法,通過調動自身的感官系統和身邊的學習資源進行主動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制定學習計劃,在一段時間內獨立完成教師設定或者自己設定的學習任務。同時,學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各種學習資源,從不同的渠道獲取信息,并努力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此外不僅需要在一個輕松和諧的氛圍下學習英語,還要利用一些技術手段為語言表達的意義構建服務,了解多模態話語下符號的潛在意義,利用符號傳遞信息,完善自己所要表達的意義。
總之,大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是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運用多模態英語教學方法可以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讓英語課堂由教師為核心轉向師生并重,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綜合能力。教師需要科學利用多模態教學優勢,營造真實、生動、和諧的英語課堂,調動學生的感官能動性,進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同時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團隊合作的能力,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