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北華大學,吉林吉林132013)
探析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
(北華大學,吉林吉林132013)
時代快速發展的今天,學校的教育既要注重新媒體對大學生的積極影響,也要注重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的不利因素。本文主要探討了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
新媒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影響;對策
1.1 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作用
1.1.1 拓寬大學生的知識視野
在新媒體時代,網絡中的信息包羅萬象,信息來源領域寬、范圍廣。大學生可以通過每天刷微博、更新博客等平臺,獲取歷史、體育、時事政治、生活常識等內容,不出門便能知曉天下事。新媒體內容的廣泛性增強了大學生對各類新聞事件或者知識層面的了解,加大了大學生的知識范圍,良好的信息內容對大學生的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1.1.2 培養大學生創新性思維
新媒體內容的廣泛性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學生的思想,能夠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性思維。例如,2013年網絡上風靡一時的“陳歐體”、“愛字體”等,引發了大學生的廣泛創作,拓展了大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大學生通過微博或是博客,傳播著自己的思想和能力。新媒體無疑是為更多有思想、有能力的大學生創建了一個可以充分發揮才能和知識水平的平臺,讓更多不是記者、不是主持人的平凡大學生也能擁有一個可以發布新聞和信息的機會。
1.2 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負面作用
1.2.1 過分注重網絡內容,忽視課堂學習
新媒體的廣泛應用在拓寬了大學生的知識范圍和創造性思維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對于一些自控能力差或者沉迷于網絡的大學生來說,新媒體無疑是對他們學習生活的一種阻礙。這種學生每天沉迷于時時更新微博、博客,影響了聽課的質量,對課堂內容的學習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1.2.2 過分注重網絡傳播,現實交際能力減弱
新媒體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交流能力的減弱和交流次數的減少。大學生更喜歡在網絡平臺上暢所欲言,而忽視了現實生活中,人際交流的重要性,給大學生口語能力的提升也造成了阻礙。甚至有一些大學生因為過分注重網絡生活,造成了現實生活的恍惚和抑郁情緒,不愿意參與班級或學校組織的集體活動,產生了孤僻、冷漠的心理。
新媒體環境下,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對大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將產生重大的作用和影響。
2.1 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
新媒體的環境下,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首先深入地了解大學生的內心想法。大學生是趨于思想成熟的群體,對世界具有自己一定的主觀認識,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都不相同,這種認識也不盡相同。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在充分了解學生內心想法的前提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材施教,真正地幫助學生解決他們目前最明顯的問題,幫學生找出原因并有效地緩解或改善問題。在新媒體的環境下,每一位學生都是一個個體,具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幫助學生。例如可以通過學生喜歡的微博或是QQ等方式,成為學生的QQ好友或者“粉絲”,切實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對于學生無法當面與教師說的問題,可以通過QQ的方式與教師進行交流和溝通。使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懷和熱愛,避免學生進入思想的歧途,這樣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學生與教師的情感交流,促進學生對教師的熱愛。
2.2 建設學校的思想交流平臺,引導學生樹立積極的思想觀念
學校需要設置一個校內的思想交流平臺,分為討論區、意見區、新聞區等,使學生能夠通過學校自身的交流平臺,加深同學間的交流和互動。對于學校管理的一些不合理之處也能夠及時通過校內平臺提出合理的建議,幫助學校不斷地完善教學內容和教學設施。例如,在校園網站中,可以選用一些自控能力較高,思想政治水平過硬的學生進行網站的管理和指導,學生對網站建設的直接參與能夠更加貼近大學生的心理。通過校內網站中學生的互動和交流,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認識,消除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觸情緒,在同學間的討論中,提升大學生思想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2.3 定期組織校內網絡文化交流,豐富校園文化內容
學生熱愛網絡是因為網絡中的世界千變萬化,內容豐富多彩。介于這一點,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網絡文化交流,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提升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的熱情,感受到真實生活中的樂趣,不再一味地沉浸于網絡生活中。
時代快速發展的今天,學校應當指導學生正確地運用網絡技術進行合理交流和新聞傳播,拓寬學生視野的同時,也要注重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使新媒體真正地成為大學生健康成長和發展的有利工具,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G641
A
1674-8646(2015)09-0093-02
2015-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