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在全國的宣傳思想的工作會議上提到,宣傳思想工作的創新,重點是要抓好基層工作的創新、手段的創新和理念的創新,努力的憑借思想認識的新飛躍去打開工作的新局面,積極地探索利于破解和完善工作難題的新方法與新舉措,將創新的重心放到基層一線去,并且習主席還強調我們要關愛、關心和關注大學生,支持大學生的成才、傾聽大學生的心聲、鼓勵大學生的成長。所以,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教育的創新與改革工作,不僅是大勢所趨,同時也是社會進步和時代發展的強烈要求。本文將首先剖析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必然性和迫切性,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創新的良好途徑和方法。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創新的必然性和迫切性
(一)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與道德意識較之以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及我國改革開放的力度的日益加大,西方的文化不斷地影響和沖擊著我國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道德意識,很多東西的變化促使大學生感到迷茫、困惑、不知所措,讓大學生的信仰、思維意識以及觀念等出現了與現今社會的發展不相符合的情況,阻礙了大學生的成長和進步。與此同時,西方文化的高強度的侵襲,所帶來的不僅僅是一些先進的思想,一些落后、腐朽的西方文化也影響著大學生的為人處事、思維觀念,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學生的價值觀、思想道德觀念等逐漸朝著多元化的方向轉變,這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更多的壓力和挑戰。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內容和目標日益變化的發展需要
教學任務的完成以及教育目標的實現都需要科學合理的教育方法作為扎實的保障,在最新的歷史形勢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大學生的生活、就業以及學習等方面息息相關,其中的內容以及目標都發生了不小的改變。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需要汲取更多的營養和優秀資源,注入更加鮮活的事實性的材料、更加充實的知識庫以及更加活躍的思想,以滿足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以及素質教育的發展需要;還有,教育的目標也變得更加多樣化,所關注的重點已經逐漸從重視大學生的社會價值的實現拓展到重視發掘大學生身上的更多潛能,從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升的視角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進行重新審視,從而在更大的程度上促進大學生的健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以及思想道德素質進一步的提高,引導大學生甘于奉獻、善于創新、勤奮學習,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四有”新人。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目標都在發生著深刻變化的情況下,教育的方法也要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地改革與完善,在繼承與創新的基礎上為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的獲得提供不可多得的活力源泉。
(三)就業問題的日益嚴峻,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逐漸突出,給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挑戰
隨著素質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不斷擴招,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成為社會所關注的重要話題,過去的“鐵飯碗”、“包分配”等所謂的美好的就業模式已經不復存在,就業難的問題不僅困擾著大學生,也困擾著教育工作者和整個社會。由于對未來就業的方向和領域出現了無助和迷茫,使得大學生的學習的主動積極性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一度出現各種心理問題,這促使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通過改革和完善,將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以不斷的適應新問題和新形勢的發展需要。除此之外,就業問題的嚴峻督促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更大的程度上融入關于就業指導的相關內容,夯實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四)大學生的思想形成和發展規律的要求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以大學生的思想工作為主體,而大學生的思想又容易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是一種有關社會意識的現象,會隨著社會環境和條件的變化而變化與發展。所以,要把握好大學生的思想形成與發展的重要規律,不斷地調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和出發點等。大學生的思想形成不僅受到了外界的客觀因素和社會環境等方面的影響,而且也會受到主觀因素的制約,大學生的思想是所有的社會生活的條件以及過程在他們腦海中的意識形態的重要反映,依賴于一定的社會存在。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社會存在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學生的道德標準、行為規范以及價值判斷等都發生著深刻性的變化,所以對他們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與方法就需要進行革新,才能在充分、深刻的認識思想規律的基礎上找尋合適的方式,若是墨守成規,則會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夠獲得理想中的成效。
二、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方法
(一)借助先進的文化對其熏陶
文化是一種無形的重要力量,對個體的思想意識有著“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強大影響,大學生有著比較旺盛的對文化的需求以及文化創造的能力,因此,在開展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發揮文化的重要作用,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成效。詳細一點來說,首先,高校的相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要根據學校教育的發展需要以及學生的個性成長特征,借助于濃厚的校園文化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種校園活動,讓學生在漫步校園中受到先進文化的影響和熏陶,要嘗試在各種活動中融入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相關內容,促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其次,要結合實際開展各類精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合理的運用重大性的紀念日和節慶日等契機,開展具有主題性的教育活動,唱響社會主義、集體主義以及愛國主義的主旋律;同時組織學校教師和學生進行創作,在創作的基礎上展演能夠反映和體現大學生的生活、可以弘揚偉大思想和主旋律的音樂劇、詩歌、歌曲、動漫以及話劇等具有文化氣息的藝術作品,促使大學生在積極向上的、活潑生動的校園文化中得到熏陶,不斷地提高大學生的思想境界;再者,閱讀和看書對于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因此相關負責人要結合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時情況,圍繞著思想教育的相關主題開展“讀書周”、“讀書競賽”、“讀書月”等精彩的活動,或者推薦給大學生以具有深刻內涵的名著,開辦讀書心得的交流會、組織經典書籍誦讀等活動,讓大學生在交流與分享中受到濃濃的高尚思想的熏陶,也在一定意義上打破了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枯燥模式,加強教育工作的時代化進程。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強大作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信息技術在社會各行各業中的運用已經成為炙手可熱的實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注重合理的利用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以帶動自身的科學化、時代化進程。具體來說,網絡以其開放度高、自主性強、覆蓋面廣以及信息量大等強大的優勢特別受大學生的關注和喜愛,在網絡中,大學生能夠隨時的掌握世界各地已經發生、正在發生或者將來發生的文化、經濟和政治生活等方面的事情,這種迅速的汲取知識和消息的方式,能夠在提高學生效率的同時影響大學生的觀念和思想,但不得忽視的是,網絡中也有一些比較落后的、腐蝕的不良思想容易誤導大學生的行為。因此,高校應當結合自身的發展實際和綜合實力,配備必要的精通計算機技術、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內涵和規律的優秀人才隊伍,并且提供相應的政治的、物質的待遇,充分的調動他們的工作熱情和主動積極性,促使他們成為學校的思想政治網絡化教育的主力軍。還有,相關教育工作者要重視開展網絡道德與網絡文化的教育、研究和宣傳,并且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上網觀念,提高對各類網絡信息的辨析能力以及網絡的道德水平,開辟專屬意義上的有主題教育意義的網站平臺,通過QQ、微博、BBS和博客等良好的渠道,將一些先進人物的事跡與人生的歷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主題活動開展的視頻等諸多內容曝曬于網絡平臺中,讓大學生能夠隨時隨地的受到教育和熏陶;再有,要做好網絡信息的過濾工作,消除一些有著不良影響的垃圾信息和網站,改善網絡環境,盡可能地讓校園網成為提高學生思想認識、夯實學生道德言行的重要新載體。同時,要開設必要的校園論壇,由論壇的版主將社會所普遍關注的問題和以及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幫助的內容以主題帖子的形式展示出來,鼓勵同學們針對主題帖的內容積極的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在此進程中要糾正部分學生的比較偏激的思想和言辭,從而在交流中讓同學們學習到更多的先進思想和知識,也充分體現出了學生是學習主體的地位。
(三)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
大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證,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個體只有在良好的心理狀態下,才能夠有興趣、有動力接受相關的教育。近些年來,大學生面臨著學習壓力、就業壓力、經濟壓力等,由此引發的心理問題與日俱增,這就要求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經常性的深入到大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去,加強與大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在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道德意識水平等的前提下,對大學生開展因人而異的心理上的咨詢和幫助,有條件的還要建立和完善專門的心理咨詢機構,并且配備專業的咨詢人員,為大學生答疑解惑;除此之外,要注重在二者結合的進程中調動大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通過鼓勵大學生上臺講課、組織各類活動、開展師生交流茶話會等方式,進一步完善與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在此進程中大學生變得更加自信、樂觀,能夠更加從容的應對學習和生活中所出現的新任務與新挑戰,在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時也為思想政治教育打下了堅實而有力的基礎。
三、結語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復雜的工程,良好的教育效果的獲得并非一日之功。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到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和重要性,在把握教育內涵的基礎上不斷地總結實踐經驗和借鑒精華,探索更多的利于創新與改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良好途徑和方式,促使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為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輸送更多的所需要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