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華
(內蒙古林業總醫院 內蒙古 牙克石 022150 )
心臟介入手術是通過穿刺體表血管,在數字減影的連續投照下,將心臟導管送入心臟。通過特定的操作技術對心臟病進行確診和治療的方法[1]。心臟介入治療主要包括冠狀動脈造影術、二尖瓣球囊擴張術、起搏器植入術等。心臟介入手術擁有手術時間短、患者身體負擔小、費用較低等優勢[2]。在進行心臟介入手術時,患者有可能出現心臟壓塞的并發癥。這種并發癥并不常見。但一旦出現,就會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巨大的威脅。因此,對心臟介入手術并發心臟壓塞患者的搶救和護理就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對30例心臟介入手術并發心臟壓塞患者的搶救和護理資料進行分析??偨Y該癥患者的臨床治療和護理方法?,F總結如下。
選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所收治的30例心臟介入手術并發心臟壓塞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10 ~82 歲,平均年齡(62.8 ±2.5)歲。其中,心室造影患者8例,突發心臟起搏患者5例,起搏器植入患者4例,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2例,其中,15例患者在介入治療手術中出現心臟壓塞,15例患者在手術后24h 出現心臟壓塞。經搶救所有患者全部良好轉歸。所有患者經治療全部康復出院。
1.2.1 護理方法
首先,對患者進行手術前的手術指導,在患者進行手術前,協助患者進行術前檢查,并對患者和家屬講解手術的治療目的、方法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使患者對手術有充分認識,避免情緒過度緊張對手術產生阻礙。對患者說明產生不適感、如胸悶、氣促等現象時,應馬上告知醫護人員。使醫護人員得到重視,為搶救贏得寶貴時間。
其次,在患者的手術順利實施后,對患者進行嚴密的術后護理。因為術后的24h 是心臟壓塞的高發時間。因此,對患者進行嚴密的術后護理,能夠杜絕術后出現心臟壓塞時無搶救準備的現象,能夠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進一步的保障。同時,也對未出現心臟壓塞的患者的手術康復有積極作用。能夠使患者更好更快的康復。
最后,術后一旦出現心臟壓塞癥狀,要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心理護理。因為患者在出現并發癥時,往往會產生緊張、焦慮甚至是消極情緒。無法配合醫護人員的搶救工作。因此,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在出現并發癥時的搶救效率。
1.2.2 搶救方法
一旦發現患者出現心臟壓塞癥狀,馬上停止對患者實施的介入治療和抗凝血藥物的施用。對患者進行X 線照射,用心包穿刺的方法抽出患者心臟內的暗紅色不凝血,解除患者心臟壓塞癥狀?;謴托呐K的收縮和舒張功能。并通過內置豬尾巴導管進行持續閉式引流保障血流動力學穩定。直至患者心臟壓塞癥狀消失。
當患者出現術后心臟壓塞癥狀時,應對患者馬上進行心包穿刺手術,并對患者進行血管活性藥的快速輸液。以保證患者的有效循環血量。完全解決患者心臟壓塞癥狀。
患者在出現心臟壓塞時,心電圖監視器提示心律減慢、脈壓縮小?;颊叱霈F面部蒼白、大量出汗等臨床癥狀?;颊哳i靜脈怒張、線下心影增大、心臟搏動減弱等癥狀?;颊咂毡楦杏X胸悶胸痛、進而出現神志不清等癥狀。
采用SPSS19.0 的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對所選取的30例心臟介入手術出現心臟壓塞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15例患者在心臟介入手術中出現心臟壓塞癥狀,另15例患者出現術后心臟壓塞癥狀,所有患者都采用心包穿刺手術進行搶救。經搶救,所有患者均良好轉歸,心臟壓塞癥狀消失。
心臟壓塞是指心包腔內的液體增長速度過快或積液體積過大時導致的心室舒張限制和血液充盈癥狀。急性心臟壓塞的臨床表現為急性循環衰竭、休克[3]?;颊叩陌l病突然、死亡率高一直是急性心臟壓塞的治療難點。在心臟介入手術中,急性心臟壓塞的發病率較低。但依然不容忽視。通過本文對心臟介入手術并發心臟壓塞患者的分析,能夠證明心臟壓塞能夠有效預防和及時發現。針對患者自身情況,對患者進行術前指導和術中、術后的嚴密監控和護理。對預防急性心臟壓塞的發生,或是對出現急性心臟壓塞癥狀的患者的施救和護理有著重要的意義[4]。保證患者手術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復效果。對患者的面部神色、心率血壓進行嚴格的監控,并在出現問題時迅速做出反應。能夠為搶救爭取寶貴時間。具有很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1] 唐麗春,景穎穎.心臟介入術中并發急性心臟壓塞的搶救與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9):6 -7.
[2] 馬新秀.心臟介入術并發心臟壓塞搶救與臨床護理[J].中國衛生產業,2014,11(17):68 -70.
[3] 張學萍,沈瑩.心臟介入診療術后并發遲發型心臟壓塞的急救護理[J].中華護理教育,2014,11(11):868 -870.
[4] 倪賢杰,華軍益.心臟介入圍手術期并發急性心包填塞搶救和護理體會[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36(08):947 -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