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紅
(黑龍江省森林植物園,哈爾濱150040)
花卉育種工作現狀、存在的問題和發展策略
王金紅
(黑龍江省森林植物園,哈爾濱150040)
本研究介紹了花卉育種工作的發展現狀,提出了新時期花卉育種工作的發展策略。
花卉育種;品牌效應;發展策略
花卉產業是新時期農業振興和農業發展的新亮點,也是構建21世紀新農業和新園林產業的重點。當前,我國花卉產業的花卉育種工作存在著各類缺陷和問題,導致花卉產業不能形成集群效應,不能對農業市場化和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持。新時期,應該立足于花卉育種的實際工作,把握花卉育種工作的實際特點,全面分析花卉育種工作中產生的具體問題,探尋出花卉育種工作的新路徑,保障花卉育種工作和花卉產業的建設。
花卉育種工作是整個花卉產業的基礎,是發展和振興花卉產業的重點,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我國進一步融入世界農產品和文化市場,花卉產業得到了飛速發展,大批資金注入花卉育種工作,一大批重點項目和工程得到開展,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花卉育種工作。具體表現如下:現階段,花卉育種研究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育種工作分散、花卉育種投入不足,缺乏繁育優良品種的能力,所選育出的品種質量差、成本高、觀賞性不強,市場競爭能力差。花卉育種市場體系不完善,花卉育種資金投入少,低水平重復,生產盲目發展。很多花卉育種科研單位若只注重眼前效益,輕視花卉育種的基礎研究,轉向以經營為目的,極易導致花卉研究水平不高,難以形成完善的科研體系。
2.1 保護花卉育種者的知識產權
我國花卉育種工作之所以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和快速的發展,最為主要的原因是對花卉育種知識產權的保護不利,要在新時期建立起花卉育種知識產權的保護體系,重點對花卉育種的新品種進行保護,避免花卉育種者的知識產權和經濟利益受到侵犯。保護花卉育種者的積極性,為花卉育種的產業化和現代化提供法律與經濟支持。
2.2 加強花卉育種隊伍建設
人才是花卉育種工作的重要要素,應該在條件適宜的區域以園林和科研部門牽頭,建立起培養花卉育種人才的基地,使花卉育種的科研和花卉育種生產緊密地結合,不斷發展花卉育種隊伍,培養出合格的花卉育種人才。通過對花卉育種隊伍的建設,提升花卉育種工作的技術含量和科技含量,努力接近花卉育種的國際先進水平,有力保障花卉產業的國際化和科技化。
2.3 加強對花卉育種的投入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花卉產業上的投入和產出比率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全世界都已經看到了對花卉市場的大量投入所帶來的無量收益,紛紛提高了對花卉育種工作的經濟投入。我國也應該認清當前的形式,從資金、技術和勞力上加大對花卉育種的投入,保障和推動花卉育種的發展。
2.4 發揮本地種質的資源優勢
我國地域遼闊,花卉種質資源豐富,應該利用南方花卉在種質上的數量優勢,保證花卉育種的數量,同時,應該利用北方花卉在抗性上的優勢,保證花卉育種的穩定性和多樣性,更為深入、全面地開發和利用本地種質資源,生產和培育出具有更高觀賞性、生命力的花卉品種。
2.5 引入國外優良品種
積極引入國外優良的花卉品種,進行育種工作是當前的當務之急,也是解決當前花卉育種中優良品種缺乏、花卉種質不穩定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法。要采用節約和實用的策略,努力將國際上花卉育種的優良品種積極地引入到我國,在短時間內縮短花卉育種工作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探尋一條接近和追趕國際先進水平的捷徑,有力地促進花卉育種工作的發展與進步。
2.6 強化花卉育種的品牌效應
要在花卉育種工作中注重品牌的建設,要通過特色花卉育種、功能花卉育種工作創新花卉育種的新局面。要形成花卉種質上的體系,延長和豐富花卉產品的花期和顏色,形成市場占有和花卉育種的戰略性目標,面對商機和需求,形成以自身為主流的花卉育種產品,以品牌效應擴大花卉育種對市場的占有。
2.7 引進現代生物技術
花卉育種工作要積極應用分子育種技術,要以現代生物技術的全面應用作為平臺,通過轉基因、跨物種育苗等手段,打破花卉育種傳統工作中種間障礙,將基因工程全面地引入到花卉育種工作中來,形成21世紀花卉育種工作的新方式,在建立花卉產業發展新技術平臺的基礎上,建立起花卉育種工作的新體系。
花卉產業是高附加值的新型農業產業,是我國新時期農業經濟增長的新亮點,作為花卉產業的第一個環節——花卉育種是當前農業新科技和新發展的重點。我國花卉育種受到歷史、技術和經濟等方面的制約,長期處于劣勢地位,導致整個花卉產業難于獲得競爭力和發展空間,我們應該從正確認知花卉育種工作入手,分析、研討花卉育種工作的主要問題,建立起花卉育種工作的新機制和新模式,為花卉產業的國際化、商業化和規模化奠定物種、技術方面的基礎,有效保障現代化農業建設目標的發展。
[1]張惠君,羅鳳霞.花卉常規雜交育種的研究進展[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11,(04):317-320.
[2]潘會堂.花卉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研究進展[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10,22(1):81-86.
[3]吳小巧.淺談園林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J].江蘇林業科技,1999,26(2):63-65.
[4]施季森.迎接21世紀現代林木生物技術育種的挑戰[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2010,24(1):23-25.
[5]張永春.生物技術與觀賞植物種質資源的創新[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1998,20(2):95-99.
The Present Situation,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Flower Breeding
WANGJin-hong
(Heilongjiangforest botanical garden,Harbin 150040,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flower breeding work,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flower breeding work in the newperiod.
Flower breeding;Brand effect;Development strategy
S68
B
1674-8646(2015)08-0091-01
201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