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續
(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哈爾濱150025)
解析生態心理學的理論取向及其意義
苗續
(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哈爾濱150025)
生態心理學是在生態哲學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新型學科,主要針對人、社會和自然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全面研究。當前,生態心理學具有諸多的理論取向,仍然處于不成熟的發展階段,對其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新形勢下,積極探究生態心理學的理論取向及其意義,是不斷拓展生態學研究領域和提高心理學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徑。
生態心理學;理論取向;現實意義
生態心理學是心理學領域誕生的一種全新的理論取向,是一種有生命力的研究取向,屬于心理學范疇。生態心理學是以生態哲學作為重要基礎,以交互作用為基本原則,以實驗研究法和自然主義研究法等為主要方法,通過揭示人和環境的交互關系來研究和預測現實生活中的行為和心理現象。生態心理學能夠把生態哲學的觀點與心理學有機結合起來,對于實證心理學是一種極大的挑戰。生態心理學具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生態心理學就是理論范式,它有意識地把生態心理學看作是一種強調研究動物、人以及環境交互體的動態交互過程,主要研究生態環境中的具有功能意義的心理取向。
2.1 行為背景理論
行為背景理論認為行動的重要意義必須在行為者和行為背景的互動過程中獲得理解,行為背景總是和特定的環境具有密切關系,二者之間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持續的動態結構。在真實的結構中,農業學家可以根據行為背景理論尋找種、養、殖之間的聯系,對農業生態結構進行合理調節,建立科學的農業生態系統,對于農業資源的有效利用。
2.2 知覺生態理論
知覺生態理論能夠有效地感覺和整合傳統知覺理論,開辟了知覺研究領域的新途徑。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進步,人們對客觀世界的知覺能夠使信息和外部環境之間產生一種直接的關系,可以直接獲取環境中分布的信息。知覺和刺激之間存在一定的函數關系,充分體現了知覺的智能共性,使有機體對環境的知覺做到了適應環境、控制自身活動及對物體進行操縱。
2.3 生態系統理論
生態系統理論是屬于長期系統,需要把個體與系統心理、行為的分析置于空間、時間兩個系統背景下。對于空間系統來說,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分別是微系統、中間系統以及宏系統,各個系統之間常常是相互包含、相互作用,不但被置于系統之內,而且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程度,主要依賴于環境與個體生活范圍之間的距離。
3.1 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
生態心理學不僅拓展了心理學研究范圍,而且對人們的心理健康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人們面臨著更加復雜多樣的生存壓力,生存環境日趨惡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們心理上的失衡,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生態心理學的積極應用能夠有效改變這一現狀,通過生態心理學的有效利用,能夠對人們的心理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營造出一種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減少人們的心理壓力,改善人們的精神狀態,提高人們的社會歸屬感和幸福指數。
3.2 有利于滲透和引入生態環境保護觀念
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給人們帶來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工農業的發展給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現代工農業的發展是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而獲得短暫的經濟利益。新形勢下,人們已經意識到生態環境破壞的嚴重性,但是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人們的思想意識并沒有得到有效轉變。生態心理學就是要努力喚醒人們的生態潛意識,積極構建一個人類、社會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環境,使人們能夠從現代社會的工業、農業等各方面引起的污染、疾病中解脫出來。同時,作為現代化工業、農業的上層管理人員,也要積極轉變觀念,樹立環保意識和生態發展價值觀,重新調整價值觀和心態,從而使工農業生產實現綠色環保,將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
3.3 有利于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建立和諧社會是當前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也是人們重要的精神追求,和諧社會建設目標的實現并非一帆風順,也會面臨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不能做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會影響到人們正確價值觀的樹立。面對這種情況,把生態心理學積極充分運用于和諧社會的建設過程中,對于正確處理人與社會的關系有著重要的意義。利用生態心理學,可以發揮生態心理學對人們心理的重要調節作用,有效引導人們在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下,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做到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完美統一。此外,在當前生存壓力不斷增強的情況下,生態心理學的利用可以及時調整人們的心理狀態,保障人們社會價值觀的正確發展方向,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
3.4 有利于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進程
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農業大國,農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也是經濟發展的基礎,隨著人們對農業發展的認識和環保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以保護環境和合理利用資源為目的的生態農業,迎來了發展的良機。但是由于受傳統觀念和當前利益的趨使,部分人對生態農業建設的重視程度仍然不夠,導致了生態農業的發展沒有預想到的迅速。正確利用生態心理學,可以提高人們的思想意識,明確生態農業發展的重大意義,從而達到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農業資源的目的,促進生態農業的快速發展,保障生態農業的發展方向。
Theoretical Orien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Ecological Psychology
MIAOXu
(HeilongjiangNongke Vocational College,Harbin 150025,China)
Ecological psychology is a new discipline which i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ecological philosophy,which is mainly aimed 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ocial and natural three.At present,the ecological psychology has many theoretical orientation,is still in the immature stage of development,i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its research.Under the new situation,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orient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ecological psychology,and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expand the field of ecological research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psychology research.
Ecological psychology;Theoretical orientation;Practical significance
B84
A
1674-8646(2015)08-0147-01
2015-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