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薛士然
蘋果一向對NFC 不感興趣,甚至在iOS 7發布的時候還重點介紹了iBeacon,但在iPhone6中卻加入了NFC功能;而同一年發布的小米4,卻將上一代中已經有的NFC功能去掉了。兩大手機廠商對待NFC“一進一出”的態度,也讓處于NFC應用研發的工程師迷茫了,到底該不該看好NFC呢?
其實NFC技術并不是新鮮事物,早在2002年,飛利浦半導體(現NXP公司)、諾基亞和索尼就共同研發了基于RFID 及互連技術的NFC,其協議棧是建立在13.56 MHz頻段上的一套短距離通信規范。
早在幾年前,很多手機廠商就開始將NFC模塊作為標配集成到手機中。雖然不少人手中集成有NFC功能的手機已經換了幾代,但往往是一次也沒有使用過,白白地為其買單。盡管擁有眾多手機廠商的鼎力支持,但NFC依然未能落地,產業鏈上的廠商究竟是該堅持,還是該放棄呢?
有些持否定態度的人認為,即使NFC 推廣開來也是在給別人做嫁衣,現在的網絡支付手段如此之多,而且還出現了越來越多便捷性的軟件支付,盡管NFC 以安全見長,但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開疆拓土仍舊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即使蘋果在iPhone6中集成了NFC功能,依然難以改變NFC的現狀。
相信NFC應用終究會爆發的人則認為,NFC 的應用前景還是十分廣闊的,包括NFC支付、NFC簽到、NFC一卡通、NFC門禁,一旦智慧城市落地,NFC 技術將會發揮很大的作用。蘋果一直以來都對NFC 持觀望態度,既然在iPhone6中加入了這一功能,自然表示其看好NFC 的未來前景。自從蘋果引領手機行業以來,雖然很多功能并非其首創,但卻是最優雅地將其發揚光大的。蘋果在這個時間點選擇了NFC,其發展前景不言而喻。
確實,NFC的推廣沒有像預期的那樣一帆風順,主要是因為支付產業鏈關系過于復雜,其中涉及不同廠商手機之間是否能夠交互、進入通信行業需要工信部的準入許可、銀聯或央行需要對交易風險進行把控、用于交通支付還需要協調住建部或者交通部等等。顯然,盡管NFC 用于支付好處多多,但打通鏈條也需要假以時日。
NXP作為NFC技術的元老級公司,十幾年來一直致力于將NFC技術轉化為應用的推廣工作。近日,NXP還推出了最新的解決方案PN7120,希望加快NFC技術在物聯網領域的應用,包括應用于各類電器和消費電子設備,例如住宅網關、路由器、機頂盒、音頻設備、打印機和游戲機等。
該集成解決方案包括所有適用于NFC的射頻通信協議、NFC控制器接口、Linux和安卓驅動程序。例如,通過將PN7120集成到電視中,可實現電視與路由器的簡易配對,并引入諸多超出常規電視范疇的新用途,比如個性化訪問、視頻付費點播、維護和調試等。
NXP認為物聯網市場中的設備數量已經超越了百萬級,達到了上百億之多,且這些設備是彼此互聯的,而NFC在這個應用市場中將大有用武之地。開發者無論采用何種開發平臺,都能夠用NFC 功能輕松開發出創新的應用。開發者和供應商都能夠從中受益,既能節省成本,又能以便利性提高客戶滿意度:只需輕輕一按,即可配對藍牙、WiFi或ZigBee設備。
2009年踩點進入NFC領域的博通,最具代表性的產品是2079x家族。此外,博通還曾推出將NFC、WiFi、藍牙、FM 等無線技術整合在一起的組合芯片BCM43341,這幾大功能能夠同時工作,省去了由于在手機上增加相應元器件而增加的整個BOM 板的面積。2014 年,博通將NFC集成到嵌入式設備無線互聯網連接軟件開發工具包中,以滿足各種產品對于NFC技術的需求,并將這一技術的應用擴展到物聯網設備中,從而簡化了移動設備和智能設備之間的設置過程。
高通算是NFC領域的后起之秀,2012年才推出首個NFC芯片QCA1990。這款芯片提供了與高通驍龍處理器和調制解調器的平臺級整合能力,可以在高通OEM 合作伙伴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上無縫實現NFC。
今年,高通和NXP在NFC 方面展開了深度合作,在高通推出的處理器中,將全面結合NXP所擁有的NFC技術和嵌入式安全元件解決方案。高通的驍龍相關的設備上將迅速導入NFC和eSE 技術,可滿足眾多消費應用對多元化功能的市場需求。新的參考設計將NFC技術延伸到智能手機外的其他應用領域,例如自動化家庭、消費性電子產品、汽車、智慧家電、個人計算和可穿戴裝置??梢姡琋XP對于NFC技術的推廣還是相當用心的。
WiFi技術早在20 世紀90 年代就出現了,但直到2007年iPhone出現之后才得以落地,NFC 能否像WiFi一樣獲得廣泛應用呢?期待將NFC“一碰就完成”這一魔力特性發揮到極致的應用出現,當然,不應僅僅局限于支付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