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芬李曉彬
1.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南京 210000
2.江西省地礦局九一六大隊 九江 332100
彭山礦田位于揚子臺坳中段南緣,其復式巖體隱伏于彭山穹窿構造近軸部,呈NE——SW向展布,北西側略呈舌狀突出。長5km,寬3.5km,長寬比為10∶7,范圍達15km2以上。該巖體離地面最淺處僅50m。其界面總體緩直,枝杈少見,形態總體較為簡單。頂部形態變化稍大,并在礦田中部形成兩個巖峰。主峰位于蠟燭尖及梁家山一帶,最大海拔標高213m。另一個巖峰位于劉家巖頭,海拔標高145m,兩巖峰之間的低洼鞍部是曾家壟錫礦體的主要賦礦部位。巖體邊緣界面平緩,南北面傾角20°~30°,東西面稍陡,傾角30°~40°。其規模向深部急劇增大。反映在剖面形態上呈現出上小下大的特點。

圖1 彭山巖體分布圖
巖體以二云母堿長花崗巖為主體,黑云母二長花崗巖為補體,兩者接觸處有5cm~10cm寬的細晶帶,細晶帶為黑云母二長花崗巖的冷凝邊,表明黑云母二長花崗巖是在二云母堿長花崗巖基冷卻成巖之后再次侵入的巖體。
二云母堿長花崗巖主要由鉀長石、鈉長石(少部分為鈉更長石)、石英、黑云母及白云母等礦物組成。細—中粒不等粒他—半自形晶粒結構,礦物晶粒一般1.5mm,少數可達10mm并呈現出似斑狀結構。巖體由內向外,巖石結構由中粒花崗巖結構漸變為細粒花崗巖結構;礦物組分從黑云母略高于白云母變化為白云母漸增,黑云母漸減,最后完全被白云母替代,石英漸減,鈉長石漸增。
黑云母二長花崗巖組成礦物類似二云母堿長花崗巖。由鉀長石、鈉更長石、石英、黑云母、白云母(微)及暗色礦物(少量)組成。巖石具典型的不連續不等粒晶粒結構,晶粒間明顯分出斑晶、基質兩大群。基質為顯晶質。斑晶主要由石英、條紋長石、更長石組成。
一類礦體為離巖體較近或位于巖體內外接觸帶上,環繞隱伏花崗巖體呈層狀展布。由于蝕變礦化作用均順層間裂隙帶及有利圍巖進行滲濾交代,因此大多數礦體均順層分布于南華—震旦系各有利成礦層位的巖石中。其中錫石硫化物矽卡巖型礦體與地層中的碳酸鹽夾層有關,而錫石石英脈型礦體分布于層面裂隙發育化學性質較穩定的硅鋁質巖層中。
另一類礦體為遠離巖體,呈層狀、似層狀平緩產于蓮沱組砂巖中上部,產狀與地層一致,礦體平面形態簡單,呈近等軸狀多邊形,內部構造較簡單,礦體連續性較好。礦化主要為錫、鉛鋅、毒砂、銅等。
二云母堿長花崗巖中的付礦物含量較高,常達1,000g/t以上。礦物種類也較復雜,達三十余種(見表1)。按其組合特征屬磁鐵礦—石榴石—黃玉型。常見付礦物的主要特征簡述如下:
黑云母二長花崗巖付礦物組合與二云母堿長花崗巖相似,屬磁鐵礦—石榴石—黃玉型。但其含量明顯少于二云母堿長花崗巖(見表2)。

表1 二云母堿長花崗巖中付礦物成分表

表2 黑云母二長花崗巖中付礦物成分表
云英巖化是本區最常見而又與礦化關系最為密切的蝕變類型,根據產出特征分為面型和線型兩類。面型云英巖化主要發育在二云母堿長花崗巖的內接觸帶上,與白云母堿長花崗巖成漸變關系。線型云英巖化以脈狀產出,規模較小,主要發育在有錫礦化的二云母堿長花崗巖中。區內云英巖化均發育在二云母堿長花崗巖邊緣或過渡帶內,黑云母二長花崗巖及其圍巖未發現典型云英巖化。
硅化為本區分布范圍最廣的蝕變類型,分為面型、線型和層狀。其中面型和層狀硅化主要分布在圍巖地層中,線型硅化中呈脈狀的次生石英巖化主要發育在二云母堿長花崗巖和云英巖中,產狀較陡、多孔狀構造,硅質呈微細粒石英交代二云母堿長花崗巖和云英巖中的長石、云母或泥質成分。伴生礦物有螢石、錫石、黃鐵礦和黃銅礦等,局部礦化強烈地段可形成小規模錫銅礦體。
作為區內最重要的礦化,錫礦化種類煩瑣,與巖體有關的錫礦化只發育在二云母堿長花崗巖花崗巖的內接觸帶,與云英巖化關系密切相關。
區內礦化有顯示,但不發育,鉬以輝鉬礦形式出現,見于二云母堿長花崗巖花崗巖邊緣的似偉晶巖中,鎢礦化則以白鎢礦為主,常發育在二云母堿長花崗巖花崗巖內接觸帶的云英巖脈及云英巖化花崗巖中,白鎢礦呈浸染狀產出,個別地段可見黑鎢礦。
通過對彭山復式巖體黑云母二長花崗巖和二云母堿長花崗巖的付礦物含量、蝕變及礦化特征分析,發現二云母堿長花崗巖與成礦關系更為密切,尤其是巖體外部細粒白云母堿長花崗巖與成礦關系最為密切。近年來勘查成果也顯示黑云母二長花崗巖內外接觸帶和近巖體有利圍巖中礦化和圍巖蝕變均較弱,而細粒白云母堿長花崗巖附近則普遍礦化較好。
二云母堿長花崗巖巖體由內向外,礦物組分從黑云母向白云母轉化,最后完全被白云母替代,反映出巖體在冷凝結晶階段發生自變質反應,在轉化的過程中錫等成礦物質也被相應帶出,進入下一成礦階段,為礦體提供了豐富的成礦物質。
[1]盧樹東,汪石林,高文亮等.江西彭山錫鉛鋅多金屬礦床成礦特征與成因淺析.華東理工學院學報,2004年.
[2]畢華.彭山礦田錫多金屬礦床成礦作用.礦產與地質,1997年,第一期.
[3]趙志忠,畢華.江西彭山錫—多金屬隱伏礦田的成礦機理及成礦預測.江西地質.1992.6(3):210-216.
[4]馬長信.關于彭山高揮發份花崗巖底辟彎窿構造及其控礦作用.地質論評,1989,35(2):12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