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楠
(南京工程學院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江蘇 南京 211167)
基于威懾理論下社會保險繳費遵從問題探討
潘楠
(南京工程學院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江蘇 南京 211167)
目前企業繳納社會保險的繳費率低,這主要是征繳機關在監察與懲罰力度上不強,企業職工不予監督,使得企業的不遵從行為獲得更大的便利性。通過對企業與征繳機關的行動博弈分析以及企業職工的在參保監督的行為分析,發現企業社會保險繳費不遵從存在必然性,由于缺少更多的收益,企業職工在社會保險繳費行為上存在與企業不遵從合謀可能性。因此,要在適當降低繳費率的基礎上,優化社會保險征繳機關的管理手段以及適時開征社會保障稅。
社會保險繳費;遵從;監察
遵從原意是一種強制的契約關系,在學術研究范疇內,則主要體現在納稅遵從概念,納稅遵從是指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的要求,如實、準確、及時地履行納稅義務。筆者將遵從概念引入社會保險繳費中,社會保險繳費遵從是指雇主為其雇員或自營業主在國民社會保險法律規定下,如實、準確、及時、如期繳納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繳費遵從問題如同納稅遵從一樣,不僅僅是公平問題、組織設計問題、道德問題,而且應該綜合考慮。但是社會保險繳費遵從也存在與納稅遵從不一樣的地方,即社會保險費的屬性與稅收屬性不同,這種帶有特定目的與準入規則的制度,導致了一種繳費困境,即每個社會成員都希望參與而又打算付出的成本最低。
(一)社會保險繳費遵從客觀現狀
我國社會保險繳費率實行中央與地方分級管理制度,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許可范圍內有權修訂社會保險繳費率以及繳費基數。基于社會保險繳費以工資總額為計算依據,且為了提高社會保險的征繳效率,目前我國有超過26個省、市、區實行的是地稅部門代收社會保險費政策。在相關法律的約束和地稅強制性征收管理制約下,企業少報、瞞報、漏報社會保險費的現象有了較大緩解,但是社保部門與稅務部門之間的運行模式差異較大,而且兩個部門之間只是委托-代理關系,稅務部門在社會保險費的申報、認定、征繳、稽核、補繳等環節缺乏執法權,社會保險繳費制度中存在實際征繳率低的問題仍得不到有效解決,產生了社會保險繳費不遵從的問題。[1]根據納稅遵從的概念,設計社會保險繳費遵從度的簡易計算方法:
根據2013年度江蘇省上市公司公布的財報中社保繳費數據進行分析,在100家上市公司中足額繳費的公司只有11家,大部分企業仍存欠費、逃費的現象。
表1是100家上市公司社會保險繳費遵從度區間分布的統計表。從中不難看出,整個江蘇省的上市公司存在很嚴重的社保繳費不遵從現象。
(二)社會保險繳費遵從主觀意愿
我國社會保險總體繳費率平均為職工工資的42%左右,而屬于企業職工個人產權的社會保險只有養老與醫療保險的個人賬戶,繳費率只有10%,需從雇員的薪酬中扣除,剩下的社會保險繳費全部是企業繳納,除了醫療保險會有1%~3%在不同年齡段會劃入個人賬戶,其余30%左右全部進入社會統籌賬戶。社會保險的給付上漲緩慢,而繳費基數卻逐年增加,使得參保人員對社會保險計劃的信任度逐漸下降。

表1 2013年江蘇省上市公司社保繳費遵從度區間分布
隨著社會保險政策強制執行以及勞動法的深入貫徹,企業職工對國家社會保障政策都有了較深的認識,同時也明白社會保險對個人風險應對的作用。但是根據南京工程學院暑期連續三年的社會保險認知程度調查發現,學歷與社會保險認識程度對社會保險繳費遵從之間有較大的離散,沒有相關性。也就是說,面對企業不足額繳費社會保險,企業職工對企業的社會保險繳費不遵從行為的默許甚至出于擴大當期可支配收入而進行合謀。[2~3]該行為屬于典型的道德風險,也就是社會保險繳費困境的一種,由于政府在社會保險政策中給予勞動者的利益低于預期,導致企業職工對企業是否足額繳納社會保險關心不足。反過來,能夠給企業職工足額繳納社會保險成為有實力的企業對職工的一種員工福利。
(一)企業社會保險繳費遵從的博弈分析
在社會保險繳費征繳過程中,涉及兩個主體。一個是征繳機關,另一個是企業。企業會逃費,也可能不會逃費。征繳機關會實施監察,但是受到成本的影響,不能對每個企業實施監察。
1.模型的假定
(1)征繳機關監督的概率為p1,企業的不遵從概率為p2。
(2)征繳機關監督的成本為C,當企業逃避繳納社會保險時其獲得收益為Δν。
(3)征繳機關一旦發現企業有不遵從行為時,就處以r的懲罰力度。
(4)在征繳機關監督下,企業逃避時,則企業信譽損失為α,企業不逃避可獲得β的信譽收益。在征繳機關不監督的情況下,企業選擇逃避的話,則征繳機關的信譽損失為ε。
(C、Δν、α、β、ε>0,r>1,p1、p2<0)
2.模型的建立與推導
從征繳機關監督出發,監督與不監督和企業的繳費遵從與不遵從有四種情況發生。
征繳機關付出監督且企業遵從的雙方收益為(-C,α);
征繳機關付出監督且企業不遵從的雙方收益為(rΔν-c,-rΔv-α);
征繳機關不付出監督且企業遵從的雙方收益為(0,0);
征繳機關不付出監督且企業不遵從的雙方收益為(-ε,Δv);
E(U1)代表征繳機關的在社會保險繳費遵從的收益,E(U2)代表企業在社會保險繳費遵從的收益。
E(U1)=p1p2(rΔν-c)-p1(1-p2)c-(1-p1)p2ε
(1)
E(U2)=p2(1-p1)Δν+p1(1-p2)β-p1p2(rΔv+α)
(2)
對兩個主體進行靜態分析,對征繳機關監督的概率p1求導,得到:
(3)
(4)
企業的不遵從概率p2求導,得到:
(5)
(6)
對兩個主體分析,發現征繳機關監察與企業不遵從實際上是一個混合博弈,雙方都存在依賴對方的策略而進行各自策略,對于征繳機關而言,企業的不遵從率是影響征繳機關行動的因素,而對于企業來說,征繳機關的監察率是影響企業行動的因素。
3.結論分析
(1)從征繳機關監察的概率p1與企業逃避繳納社會保險時其獲得收益ΔV比較可以發現,因為r>1,所以兩者之間是負相關的。即征繳機關加大了監督的力度,則企業逃避社會保險繳費收益就越低,能提高企業社會保險繳費遵從度。
(2)模型假定r>1,這樣征繳機關的監督對企業才能起到一定的威懾作用,r越大,對企業的威懾越大。同樣,r越大,企業逃避社會保險繳費概率p2就越低,那么企業社會保險的遵從度也相應上升。
(3)α+β,也可以稱之為企業的社會責任心理成本,如果企業的社會心理成本高,那么其自覺程度就高,征繳機關可以降低對社會責任心理成本高的企業的監督,但對企業社會保險繳費遵從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4)從企業逃避繳費義務角度出發分析,征繳機關的監察成本C越大,企業逃避繳費義務p2的可能性就越大,因為企業會認為征繳機關會因為成本高而放棄監察。而征繳機關的信譽損失ε越大,則企業社會保險繳費遵從的可能性就高,因為征繳機關擔心隨著信譽損失ε的擴大,企業會認同逃費的心理暗示,為避免這種心理暗示的傳遞,征繳機關會加大監察力度。
(5)將公式(6)進行變形,

(7)

(二)個人監督企業社會保險繳費遵從的博弈分析
由于社會保險繳費率與繳費基數高,導致企業職工對少繳社會保險有一種心理收益θ,這個心理收益無論是在當期還是對于未來都是大于個人賬戶中增加的收益。我們構建一個企業職工與企業之間的支付矩陣,見表2。

表2 企業職工與企業之間的支付矩陣
注:*如果企業逃費,根據繳費率計算,職工少繳的金額只有企業逃費的30%。
在這個矩陣中,可以看出企業的最優策略就是不遵從,而企業職工的最優策略是不監督。即使加大懲罰力度r,對于企業職工來說并不會涉及個人利益,也就不會促使企業職工監督企業足額繳納社會保險,造成合謀性的社會保險繳費不遵從。
這是社會保險繳費不遵從最明顯的一個特征,由于社會保險繳費涉及雇主、雇國家三方。雇員是風險的直接承擔者和利益的直接獲取者,其需求偏好是最強的,而企業則是風險的最弱承擔者和利益的最弱獲得者,其需求偏好只在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最強,而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在契約雇傭勞動關系中,企業的需求偏好最低。國家需求處于兩者之間,主要是從社會穩定角度考慮社會成員的未來風險。但是由于我國社會保險繳費比例額分配政策和企業降低財務成本要求以及個人當期獲取高的可支配收入的三重因素下,使得企業在社會保險繳費遵從行為中采取了主動逃避策略,而個人則采取了消極的配合策略。
(一)完善社會保險征繳管理手段,提高社會保險繳費遵從
一味加大懲罰力度并不一定能提高社會保險繳費的遵從度,而應該是從提高征繳機關的檢查率以及實查率。因為要加大懲罰率r,不僅提高社會保險繳費的征繳成本C,而且懲罰實際上造成了企業的負擔,懲罰率越高,成本越大,負擔越重。征繳機關與企業職工都會陷入懲罰與不懲罰的兩難境地。
因此,從提高征繳機關的檢查率與實查率出發,才能有效提高社會保險繳費遵從。建立有效監控機制與風險評估體系,切實有效提高征繳管理手段,應盡快統一全國的繳費率與繳費基數,采取統一的信息化經辦流程,通過引入現代化的科技管理手段和方法,及時公布最新的社會保險政策、及時披露社會保險的信息和數據,為參保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4]加強專業化隊伍的建設,不僅要提升征繳機關的稽查人員專業水平,還要加大對企業社保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加大政策的宣傳,提高參加社會保險計劃的心理認同。
(二)降低社會保險繳費率,提高社會保險繳費遵從度
應對社會保險參與不足問題的首要的政策建議是降低繳費率(BaileyandTurner,2001) 。過高的繳費率增加了企業成本,企業缺乏參保積極性。此外較高的繳費率也被員工視為一種負擔,導致當前收入下降,制約了員工的參與意愿,尤其是低收入員工的參與愿望[1]。通過降低繳費率,使得企業逃避社會保險繳費的收益Δν也在下降,通過式(4),可以看出,rΔν的下降也會提高企業的社會保險繳費遵從。通過對上海市企業的社會保險繳費意愿實證分析中提出,過高的繳費率不利于企業參保。
選取2011年江蘇上市公司營業收入最高的企業蘇寧云商為例,2011年的年報披露,其營業收入為938885.8萬元,凈利潤488600.6萬元,五險繳納情況,見表3。

表3 蘇寧云商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五險繳費情況表
其遵從度達到52%,名義繳費額與實際繳費額之間差額達到了42196.32萬元,占其凈利潤的8.63%。將近一成的凈利潤的不遵從收益,而征繳機關過分注重征繳率而不注重實繳率以及低概率發生的懲罰,使得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利益調節參保的行為。因此,降低不遵從的收益Δν可以提高企業的社會保險繳費遵從,降低繳費率,統一繳費基數,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不遵從的收益Δν。
同時還應適當減少繳費基數的上調空間,放大繳費基數的上限。過高的繳費基數會造成低收入人群的普遍性可支配收入下降,中小企業社會保險繳費財務負擔。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統籌繳費率,提高個人賬戶繳費率,將統籌部分轉換為全國統一的國民年金制度,而擴大個人賬戶的比例與做實個人賬戶,避免地區間繳費基數的差異而導致社會保險繳費向低繳費基數地區的轉移。
(三)開征社會保險稅,綜合提高社會保險繳費遵從

社會保險繳費遵從度的提升,保證社會保險資金的公平籌集和公平分配,單靠行政強制并不是長久之策,而應從共濟和個人之間尋找利益分配和風險承擔的平衡,既能體現社會公平也能體現量能原則。
[1]潘楠,張蕊.我國社會保障籌資的困境與對策[J].稅務研究,2013(9).
[2]封進,張素蓉.社會保險繳費率對企業參保行為的影響——基于上海社保政策的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12(3).
[3]廖楚暉,李海英,魏貴和.納稅人行為及對稅收滿意度分析[J].稅務研究,2009(2).
[4]楊得前.稅收遵從的理論研究及其在稅收管理中的應用[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 胡號寰E-mail:huhaohuan2@126.com
2015-03-08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2DDA010);南京工程學院課題(QKJB201319)
潘楠 (1979-),男,江蘇宜興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財政與社會保障研究。
F840.3
A
1673-1395 (2015)06-005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