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抗戰勝利后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研究

2015-03-28 08:41:18徐志民
關鍵詞:南京

徐志民

(中國社會科學院 近代史研究所, 北京 100006)

抗戰勝利后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研究

徐志民

(中國社會科學院 近代史研究所, 北京 100006)

抗戰勝利后,國民政府確立“寬而不縱”、“以德報怨”的審判日本戰犯方針,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成立戰爭罪犯處理委員會和各地軍事法庭,逮捕、審判和懲處了一批罪大惡極的日本戰犯,一定程度上為慘遭日本侵略者虐殺的死難同胞找回了公道,洗刷了近代中國人的百年恥辱。但是,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國學界才開始關注這一重要歷史事件,且至今主要集中于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的方針、政策、歷史經過與價值評判,以及最具代表性的南京審判方面,研究視野相對狹窄,研究方法比較單一,研究成果也不太豐富。故而,關于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研究,需要廣泛挖掘史料,拓寬研究視野,細化研究內容,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從而推動這一研究向深度和廣度發展。

抗日戰爭;國民政府;軍事審判;日本戰犯;南京審判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鐵蹄所至,“極盡蹂躪獸行,荼毒之深,罪孽之重,慘絕人寰”①《戰爭罪犯處理委員會工作報告》(1946年12月),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十八——2602。,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戰爭災難,但國民政府和中國人民在戰爭時期無力審判日本戰犯。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了偉大勝利。國民政府在戰后初期試圖利用日本戰犯和軍隊“維持秩序”,阻止中共軍隊對敵偽的接收,但面對全國人民要求嚴懲日本戰犯的呼聲,開始搜查、逮捕以及引渡日本戰犯,并公開審判和懲處一批罪大惡極的日本戰犯,在一定程度上為遭受日本侵略者虐殺的死難同胞找回了公道,洗刷了近代中國人民的百年恥辱。不過,當代中國學界關于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的研究成果與這一歷史事件的重要地位并不匹配,故筆者在介紹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的歷史概況的基礎上,分析中國學界相關研究的現狀和特點,并探討這一研究的未來走向。

一、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的概況

抗戰爆發后,尤其是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以來,國民政府開始思考和籌劃未來懲處日本戰犯的問題,并著手搜集日軍在華暴行證據、整理日本戰犯名單。1938年10月15日,國民參政會的參政員們向國民政府提議設立“抗戰公私損失調查委員會”,以便在戰爭結束后向日方提出賠償。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的全面爆發,更增強了國民政府最終戰勝日本和懲處日本戰犯的信心。1942年1月13日,荷蘭、比利時、希臘等九國流亡政府,在倫敦發表懲治戰犯宣言,國民政府當即備函聲明:“日本在中國所犯罪行應受同樣之懲罰。”*《戰犯處理工作報告書》(1947年),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十八——2602。1943年6月,國民政府在重慶籌設“敵人罪行調查委員會”。翌年2月,國民政府在行政院內正式設立由司法行政部、外交部、軍政部等組成的這一“敵人罪行調查委員會”,并頒行《敵人罪行調查辦法》及該辦法之修正案*《戰爭罪犯處理委員會工作報告》(1946年12月),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十八——2602。,以此為準繩調查日軍暴行,加速推進制作日本戰犯名單工作。1944年1月19日,根據英國提議在倫敦正式成立了“聯合國戰罪審查委員會”。同年5月16日,該會決議在中國設立遠東及太平洋分會,11月29日國民政府在重慶成立這一分會。分會的任務僅僅在于“審查日本戰罪案件”,“所通過戰犯名單純系建議及參考性質,各國政府并不受其拘束”*《遠東及太平洋戰罪審查分會簡明報告》(1947年3月),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檔案號:十八——2275。,但畢竟為國際上合作審判日本戰犯奠定了基礎。

抗戰勝利后,審判日本戰犯問題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國民政府為此做了一系列準備。一是確立審判日本戰犯“寬而不縱,使正義公張與民族情誼兼籌并顧”的基本原則。其實,1945年8月15日,蔣介石發表“以德報怨”講話中,已經清楚地表明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的基本方針,即“戰后對日政策本仁愛寬大,采取不報復不姑息態度,以建立中日兩國永久和平之基礎。惟對日本一切軍事設施及組織必須從嚴處置,使其不再成為戰爭禍源”。*《戰犯處理工作報告書》(1947年),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十八——2602。如,國民政府決定對于發動這次侵略戰爭、縱兵屠殺無辜平民的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橋本欣五郎、板桓征四郎等日本戰犯,根據盟國處理戰犯之共同政策,交由遠東國際及國內軍事法庭審判;至于中國戰區境內的日本戰犯嫌疑人,若經調查確有戰犯嫌疑即予扣押,交國內軍事法庭審理,而若經偵查確實無罪者,即予遣送回國。

二是擬訂審判日本戰犯的法律條例。審判日本戰犯對國民政府而言,可謂既無先例可援,又乏成法可依,故國民政府國防部軍法處“經搜集有關國際戰爭各種法規、條約及此次大戰同盟處理戰犯之協定、文告、規章等有關文獻,分別予以整理、翻譯、匯編兩輯,印發各軍事法庭,以為引用國際法之依據,并作審理時之參考”*《國防部軍法處處理戰犯工作報告》(1946年12月),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十八——2602。;同時,“特請國內法律專家名流會同擬訂戰爭罪犯審判條例呈奉國民政府核準公布施行,俾各地軍事法庭有所準據而劃一量刑”*《戰犯處理工作報告書》(1947年),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十八——2602。。如,1945年12月至翌年1月短短兩個月內,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相繼頒布《戰爭罪犯處理辦法》《戰爭罪犯審判辦法》《戰爭罪犯審判辦法實施細則》等系列法令,1946年10月24日又修訂整合后兩者而為《戰爭罪犯審判條例》,作為審判日本戰犯重要的法律依據。

三是成立處理日本戰犯機構——戰爭罪犯處理委員會和各地軍事法庭。1945年12月6日,國民政府在重慶成立由軍令部、軍政部、外交部、司法行政部、行政院秘書處、聯合國戰罪審查委員會遠東及太平洋分會等機構組成的戰爭罪犯處理委員會,負責指導戰犯處理及審議等事務。其中,軍令部第二廳(后為國防部第二廳)負責頒令逮捕戰犯及一般綜合性業務,司法行政部負責調查編制及提出戰犯名單,軍政部軍法司(后為國防部軍法處)負責審核審判之執法,外交部負責引渡戰犯、翻譯名單,聯合國戰罪審查委員會遠東及太平洋分會負責審查戰犯名單。戰爭罪犯處理委員會成立后,先后派遣罪犯罪證調查小組會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檢察處赴各地搜集日本戰犯罪證,并派東北督導組赴東北各地開展工作,以推進處理日本戰犯事務。*《戰犯處理工作報告書》(1947年),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十八——2602。隨之,國民政府分別在南京、上海、北平、沈陽、太原、濟南、徐州、漢口、廣州、臺北等十地,設立審判日本戰犯的軍事法庭,其中南京軍事法庭直屬國防部,其他各地軍事法庭隸屬各戰區、行轅或綏靖區。*《國防部軍法處處理戰犯工作報告》(1946年12月),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十八——2602。

國民政府在前述準備工作就緒后,“以不妨礙受降工作之開展暨善后連絡與地方秩序范圍內”開始逮捕和審判日本戰犯。根據《戰爭罪犯處理辦法》規定:“各行營、各戰區長官等及其相當之軍事長官,按所頒發之戰犯名單,會同日俘僑管理處及港口運輸司令部查明執緝外,當經當地軍民檢舉或告訴之戰罪嫌疑犯,經查確有罪證,各行營戰區長官等得徑令逮捕。其已返日者,則循外交途徑由盟國占領軍逮捕引渡。”*《戰爭罪犯處理委員會工作報告》(1946年12月),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十八——2602。截至1947年12月20日,國民政府累計逮捕日本戰犯嫌疑人2435人,其中判處死刑者共計110名,內含將官6名、校官4名、尉官21名、士兵44名、其他35名;判處徒刑者共計208名,內含將官2名,校官6名、尉官9名、士兵92名、其他97名。*《各軍事法庭戰犯審理情況表》(1947年12月20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十八——2602。隨著1948年7月戰爭罪犯處理委員會的解散,以及國民政府在大陸的潰敗,中國大陸之在押日本戰犯于1949年2月被送往日本監押,但他們在20世紀50年代全被釋放。1949年4月,號稱延續時間最長之國防部南京軍事法庭宣布解散,至此國民政府在大陸審判日本戰犯的活動畫上了一個不太圓滿的句號。

可以說,國民政府戰后審判日本戰犯,雖存在寬縱有余、從嚴不足、虎頭蛇尾等不少問題,但畢竟審判和懲處了一批罪惡累累的日本戰犯。如,南京大屠殺主犯之一谷壽夫,不僅被引渡回南京接受審判,而且被判處死刑;以殺人取樂和放縱日軍暴行的日本駐華南派遣軍指揮官田中久一,也被廣州軍事法庭判處死刑。這不僅標志著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戰爭的首次完全勝利,而且為抗戰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虐殺的死難同胞找回了公道,伸張了國際正義和公理。

不過,新中國成立后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學界似乎并不太關注國民政府戰后審判日本戰犯問題。據筆者目力所及,胡菊蓉于1984年發表的《中國軍事法庭對日本侵華部分戰犯審判概述》一文,是這方面較早的代表性研究成果。該文主要介紹了日本投降后國民政府的受降,為審判日本戰犯成立戰爭罪犯處理委員會、各地軍事法庭等機構,以及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的簡況。[1]1988年,她又出版了《中外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關于南京大屠殺》一書,以南京大屠殺案為線索,重點梳理了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參與南京大屠殺的史實,以及國民政府對日索賠等情況。[2]緣何新中國成立后學界未能及時關注這一重要歷史事件?劉統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新中國成立后并不承認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的合法性,甚至指責國民政府勾結日本戰犯出賣中華民族利益,導致這段歷史長期湮沒,無人提起;二是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的歷史資料,或在解放戰爭期間遺失,或毀于戰火,僅有南京軍事法庭的部分資料可見,其他大多只能從報刊中獲悉片言只語,難以還原真貌,致使學界鮮少問津這一問題。[3]這一狀況一直持續到20世紀80年代。

二、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的綜合性研究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上經歷了從美蘇冷戰到多極化趨勢的轉變,原本隱藏在冷戰格局下的各種問題開始突顯,如日本右翼保守勢力跳將出來,不斷否認侵華戰爭責任,美化侵略戰爭,從而為東亞國際關系蒙上一層陰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奉行改革開放政策的中國,以實踐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出現了思想活躍、經濟發展的良好局面,學術研究方面亦轉向更加理性與客觀。在此國際國內背景下,中國學界開始重新審視曾經被忽略的國民政府對日本戰犯的審判工作。

首先,關注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的方針、政策。宋志勇指出,戰后初期國民政府確立了“以德報怨”、“寬大迅速”的審判方針,并在這一方針指導下開展日本戰犯的罪行調查,制定審判戰犯的法律法規,且在審判中不斷完善,認為從總體上說這次審判是嚴肅的、公正的;不過,由于“以德報怨”、“寬大迅速”也導致僅有極少數日本戰犯受到懲罰,大多數日本戰犯則逃脫了正義審判,這雖使部分日本民眾“感激”國民政府,有利于戰后中日關系的恢復和發展,但也有一部分日本人不肯認賬,攻擊中國的軍事審判“不公正”,故強調我們應該加強國民政府對日本戰犯審判的研究,以回應日本右翼分子的攻擊。[4]日本學者伊香俊哉就國民政府對日本戰犯的處置方針指出,國民政府雖在戰時開始制定戰后審判日本戰犯的相關政策,但直到東京審判開始都未做好準備工作,且受美國對日政策的影響,不僅沒有追究昭和天皇的戰爭責任,而且對大批日本戰犯采取“寬大”政策,實行“殺一儆百”式處置方法,并希望以此促進日本人對侵略戰爭的反省,強調戰后日本人應該清楚并接受這一點。[5]李方來分析了戰后國民政府對臺籍戰犯的方針——“依法辦事”,即按照國際法,分國籍處置臺籍戰犯,但由于臺灣人國籍的復雜性,導致這一方針實施起來并不順利,出現了現實與方針的背離,加劇了國民政府與臺灣當地人之間的矛盾,成為臺灣二二八事件的隱患之一。[6]

其次,考察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的歷史經緯。李新市闡述了戰后國民政府組團參與東京審判的歷史概況,以及對土肥原賢二、板垣征四郎等甲級戰犯的詢問與舉證,從總體上肯定了國民政府對日本戰犯的檢察和審判。[7]劉統根據歷史檔案和相關記載,從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的法庭和法律前期準備、審判日本戰犯的經過入手,重點介紹國防部南京軍事法庭、上海軍事法庭、廣州軍事法庭等對日本戰犯的個案審判,如廣州軍事法庭不僅判處曾率軍攻陷香港、柳州、南寧等地并縱容所部日軍犯下累累罪行的日本華南派遣軍司令官田中久一死刑,而且審理了日軍駐汕頭憲兵吉川悟保、黑木正司等殘殺國民黨情報人員的案件,披露了一些此前學界甚少關注的案件與案情。他指出國民政府對日本戰犯的審判,不僅是對東京審判的重要配合,而且是中國近代史上首次對侵略者的正義審判,但由于當時中國國內的政治形勢的負面影響,審判日本戰犯未能涉及中共所屬抗日根據地,且使日本侵華元兇昭和天皇、岡村寧次等從戰犯名單中漏網,一些乙、丙戰犯也大多被釋放,逃脫了正義審判。[8]左雙文利用臺北“國史館”檔案文獻和相關史料,分析了國民政府對日軍暴行的調查情況、戰犯名單的確定,以及其為部分日本戰犯縱容開脫的真相,認為國民政府處理日本戰犯的態度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也在不斷變化,即戰爭結束后國民政府無論從主觀上還是客觀上都為戰后懲處日本戰犯做了一些努力,戰后初期蔣介石在出臺寬大政策的同時仍希望嚴懲一些罪大惡極的日本戰犯,但此后不久則出于換取日本和在華日軍合作的需要,轉而開始包庇和開脫部分日本戰犯,喪失了戰勝國應有的態度和立場。[9]

最后,分析與評判國民政府的日本戰犯審判工作。李榮介紹了國民政府處理日本戰犯的機構與法規,以及其對日本戰犯的逮捕、拘押、引渡和審判,指出國民政府此舉維護了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寬容美德和人道主義精神,推動了近代中國國際法的應用與發展,并通過審判戰犯搜集、調查和保留了一批重要的日本侵華史料,成為批駁日本保守右翼分子錯誤言論的鐵證。[10]翁有利指出,從審判的形式上看,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即符合人民意愿和歷史潮流,體現了中華民族與人為善的傳統美德,頒布的審判戰犯法律法規填補了我國法律史上的一大空白,留下了珍貴的審判戰犯資料;但是,從審判的過程和內容上看,國民政府出于一黨一己私利,處理日本戰犯過于寬大,乃至營私舞弊,使包括岡村寧次在內的大批戰犯逃脫了應有懲罰。[11]這是對國際法的踐踏,是對整個中華民族的犯罪。嚴海建認為國民政府處置日本戰犯之所以采取寬大政策,一方面反映了國民政府從戰后中日兩國和解友好的大局出發妥善處理戰犯問題,另一方面也有戰后初期中國國內國際的現實因素制約,其中一是借助投降之日軍配合對淪陷區的接收,二是為保持與美國之盟友關系而追隨美國轉而對日采取寬大政策,三是國民政府對戰時日軍罪行的調查不足,造成引渡、審判、懲處日本戰犯的實際困難,故國民政府處置日本戰犯從政策層面看表現為寬大,但在實踐層面又不免失之寬縱。[12]張發坤則強調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不僅有國際法依據,而且完全符合審判的法定程序,決不允許日本一些政要和右翼分子為戰犯招魂和翻案。[13]這一點在南京審判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三、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的縮影——南京審判

國民政府雖設立10所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但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大、最直接體現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的政策、態度的是南京軍事法庭的審判,亦稱南京審判。1945年11月7日,由南京“首都地方法院”的首席檢察官陳光虞出面,召集首都警察廳、南京市政府等14個機關團體之代表,成立“南京市調查敵人罪行委員會”。12月10日,南京市政府又成立“南京市抗戰損失調查委員會”。這兩個委員會都以南京大屠殺案為調查重點,配合即將開始的南京審判。1946年2月15日,國民政府在南京正式成立“國防部審判戰犯軍事法庭”,簡稱“南京軍事法庭”,先由國防部次長劉斐主持工作,1947年1月重組后由石美瑜任庭長,統一負責審判從日本引渡回國及各地移交南京軍事法庭之日本戰犯。南京審判作為國民政府最具代表性的日本戰犯審判,曾審判了南京大屠殺元兇之一谷壽夫、殺人魔王酒井隆,以及進行殺人比賽的向井敏明、野田毅,還有殺人屠夫田中軍吉等臭名昭著的日本戰犯,并判處他們死刑,以告慰死難之南京大屠殺慘案中的同胞。[14]

因此,學界關于南京審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南京大屠殺案,其中經盛鴻和嚴海建做出了相當之研究成績。經盛鴻主要介紹了南京軍事法庭的設立背景、南京大屠殺案的審理過程、特點與歷史意義,指出南京審判對南京大屠殺案的審理具有合法性、嚴密性,以及寬嚴結合的政策性等特點,確認日軍南京大屠殺案共計殺害中國戰俘與無辜平民30萬人以上,強調南京軍事法庭對南京大屠殺案的審判具有東京審判所不可代替的特殊意義。[15]嚴海建分析了戰后南京軍事法庭審判南京大屠殺案的社會影響和認識,指出這一審判維護了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符合歷史潮流和民眾的正義要求;但是,由于審判僅僅注重國內影響,甚少考慮對日本之影響;政治干預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審判的法律意義;對于日本戰犯過于寬大,尤其對戰犯的教育和改造不夠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南京審判的效果。[16]他指出南京軍事法庭審判南京大屠殺案期間,通過檢舉日本戰犯罪行、搜集證據、法庭審判、判決執行等各個環節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不僅使受害者的個體創傷得以申訴,而且通過媒體報道、公開庭審等各種方式的傳播,產生了關于日軍南京暴行的集體記憶,但由于國共內戰及冷戰開始后意識形態因素的影響,在南京解放后這一集體記憶逐漸被漠視或淡忘了。[17]

關于參與南京大屠殺之日本戰犯的審判,尤其是縱容所部進行南京大屠殺的谷壽夫的審判,更是受到學者高度關注。嚴海建指出南京軍事法庭以谷壽夫作為南京大屠殺案的重要案犯,是建立在對南京大屠殺暴行事實的調查基礎之上,批駁日本保守右翼分子和部分舊日軍軍人團體所謂中方在無法引渡更多相關責任人到華受審而結案的“替罪羊”說,以及罔顧史實之“冤枉”論,強調南京審判對谷壽夫的責任認定和判決,完全依據事實和法理,是較為客觀的,并非認定其為南京大屠殺案的唯一責任者,因為法庭同時也明確了其他戰犯的共同責任。[18]高明明介紹了谷壽夫在中國的作戰經歷和被審判的過程,然后根據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親歷者、調查者的證言和相關照片、影像、文獻等,分析和駁斥了其所謂所部軍紀嚴明、所駐扎之地沒有屠殺、強奸等犯罪對象,駐留時間與南京大屠殺時間不符等狡辯“理由”,證明了谷壽夫及其部隊參與南京大屠殺的事實,認為審判谷壽夫,彰顯了公平與正義。[19]徐樹法介紹了谷壽夫被引渡回南京接受審判、并被處決的歷史瞬間,指出他最終為其侵略戰爭期間的暴行付出了代價。[20]

當然,南京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的審判既不局限于南京大屠殺案,也不僅限于谷壽夫等個別乙級戰犯,還包括其他乙級、丙級戰犯。王靜思回顧了南京審判的法庭設立、相關法律法規、對日本戰犯的逮捕和引渡,以及審判和判決酒井隆、向井敏明、野田毅等人的經過與結果,指出該審判的一大污點是釋放了岡村寧次,但總體而言仍是“一場正義的審判”,彰顯了國際正義價值、道義與和平理念。[21]許亞洲介紹了南京審判的經過與結果,尤其是向井敏明、野田毅、田中軍吉等殺人惡魔被判處死刑,以及縱兵實施南京大屠殺的另一元兇松井石根最終也被東京審判判處絞刑,從而使南京大屠殺30萬同胞的死難冤魂得到了公正的祭奠。[22]羅軍生通過采訪南京軍事法庭庭長石美瑜的家屬,肯定了石美瑜為懲治這些日本戰犯所做出的積極努力,并最終將酒井隆、谷壽夫、向井敏明、野田毅、田中軍吉等日本戰犯繩之以法,但由于國民政府高層的干預使岡村寧次等逃脫審判,認為這并非其個人能力所及,反映了蔣介石等國民黨高層為一己之私而對南京審判的政治干預。[23]需要指出的是,南京審判絕不僅僅是對這幾個罪大惡極的日本戰犯的審判,只是更多的日本戰犯審判,以及審判情景、審判的史料、審判的影響,亟待學者廣泛發掘和深入研究。

然而,學界除對南京審判保持較高關注度外,也就僅僅對太原、上海、徐州等地審判日本戰犯尚有專門研究,而對國民政府在其他各地審判日本戰犯的興趣似乎無多。太原軍事法庭原庭長郭華,曾于1963年回憶了新中國成立前山西對日本戰犯的審判和處理情況。房建昌以此為基礎,利用北京圖書館善本部所藏《太原綏靖公署審判日本戰犯軍事法庭記錄》,介紹了太原軍事法庭于1946年12月1日審判11名日本戰犯的基本情況,以及日本投降時駐山西第一軍司令官澄田睞四郎勾結閻錫山逃脫軍事審判,并組織部分日軍“殘留”山西的歷史事實。[24]金桂昌、葉昌綱、孔繁芝、尤晉鳴等學者,以史料為依據,考察了以澄田睞四郎為首的日本戰犯,勾結閻錫山,“殘留”山西各地,并幫助閻錫山打內戰,再次屠殺中國人民的罪行。*參見金桂昌《解放戰爭時期閻錫山與日本戰犯的勾結》,《中國民航學院學報》1985年第1期;葉昌綱《戰后日軍殘留山西始末》,《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3期;孔繁芝、尤晉鳴《二戰后侵華日軍“山西殘留”——歷史真實與檔案記錄》,《抗日戰爭研究》2011年第2期;山西省檔案館編著《二戰后侵華日軍“山西殘留”——歷史真實與檔案征引》(全三卷),山西出版集團、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陳正卿重點介紹了上海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的逮捕、引渡、審判和處決[25];徐家俊認為上海提籃橋監獄是戰后關押日本戰犯的重要場所,也是中國首次審判日本戰犯的地方,而該監獄內首個被槍斃的日本戰犯是杭州憲兵隊的黑澤次男[26]。趙杰指出,徐州軍事法庭從1946年2月起,利用兩年多的時間審判了在徐州及其附近地區犯下各種戰爭罪行的日本戰犯,如判處日軍駐宿遷憲兵分隊伍長井上源一死刑,判處白川義弘、渡邊市郎、中川恭治、中島慎太郎有期徒刑10年,并處其他戰犯不同的刑罰,為古彭大地受難同胞找回了公道。[27]

四、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研究的思考

關于抗戰勝利后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研究,具有以下幾個鮮明的特點。一是學術研究起步晚,相關研究成果總體較少,與這一重要歷史事件本身的地位不相匹配。抗戰勝利后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不僅清算了近代以來日本對中國的侵略與壓迫,相當程度上洗刷了中國人民的百年恥辱,而且為戰后中日關系的恢復與發展樹立了一項是非對錯的歷史標準。因此,這一歷史事件在中華民國史、抗日戰爭史,甚至近代中日關系史研究中都有一定的歷史地位,但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受到學界關注,且至今未見專門的論著問世,即使相關研究論文也很難用“豐碩”二字形容。二是研究視野相對狹窄,主要局限于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的方針、政策、歷史經緯和價值評判,介紹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的典型范例——南京審判,以及個別重要的日本戰犯的審判與懲處過程;未能充分關注當時日本社會對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的反映,以及戰后以來日本學者對于該問題的學術研究。三是研究資料相對匱乏與單一。除左雙文等少數學者較好地利用臺北“國史館”的相關史料與文獻外,不少學者沒有充分利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的有關史料,更是甚少利用日方留存的資料。四是研究方法主要為史學實證法,較少運用國際關系學、社會學、心理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從而限制了這一研究的深入和拓展。

為推進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繼續努力。首先,廣泛發掘相關史料。史料是史學研究的基礎,而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的相關史料,除了臺北“國史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以及審判日本戰犯的軍事法庭所在地檔案館有所珍藏外,還要從當時的新聞報紙、媒體雜志上搜集審判日本戰犯的報道和各類消息,以及搜集審判日本戰犯的親歷者的口述史料、日記和相關文集,當然也包括那些僥幸逃脫懲處的日本戰犯的日記和口述資料。尤其是后者的相關史料及其他日文文獻,將是深入研究日本社會對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反應的重要資料。其次,不斷拓寬學術視野。當前的學術研究日益國際化,我們不能僅僅局限于國內的學術認知,需要將研究目光投向作為被審判方——日方國內的相關研究。日本尚絧大學語言文化學部的和田英穂,從2001年以來發表了一系列關于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的研究論文*其代表性成果有,和田英穂《戦犯引渡しをめぐって——中國國民政府の場合》,《愛知論叢》第71號,2001年9月;《被侵略國による対日戦爭犯罪裁判——國民政府が行った戦犯裁判の特徴》,《中國研究月報》第645號,2001年11月;《中國國民政府による対日戦犯裁判の問題點——內田元陸軍中將の裁判を中心に》,《現代中國》第76號,2002年10月;《國民政府による対日戦犯裁判の終結と日華平和條約》,《愛知論叢》第74號,2003年3月;《裁かれた憲兵——中國國民政府の戦犯裁判を中心に》,《尚絅大學研究紀要》第46號,2014年3月。,值得斟酌參考。再次,逐步細化研究內容。我們除研究國民政府對谷壽夫、酒井隆等臭名昭著的日本戰犯的審判外,還要轉向那些為數較多的中小戰犯的審判;既要重點關注南京審判,也要加強其他各地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審判的研究。最后,以史學實證研究為主,同時引進新的研究方法。如,運用心理學、社會學的研究方法,考察日本戰犯在庭審中的心理變化,分析其關于侵華戰爭責任的認識與變化;引入國際關系學的理論與方法,分析抗戰勝利后盟國之間由合作逐漸走向對立、國共內戰及其結局等各種因素,對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的制約與影響。這不僅有助于啟發我們的研究思路,而且也是深入和細化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

[1]胡菊蓉.中國軍事法庭對日本侵華部分戰犯審判概述[J].史學月刊,1984,(4).

[2]胡菊蓉.中外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關于南京大屠殺[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8.

[3]劉統.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概述(1945—1949)[J].民國檔案,2014,(1).

[4]宋志勇.戰后初期中國的對日政策與戰犯審判[J].南開學報,2001,(4).

[5]伊香俊哉.中國國民政府對日本戰犯的處置方針[J].南京大屠殺史研究,2012,(2).

[6]李方來.原則與現實:國籍問題與臺籍戰犯審判[J].黑龍江史志,2013,(3).

[7]李新市.國民黨方面參加審判日本戰犯述論[J].開封大學學報,1998,(1).

[8]劉統.民國法庭如何審判日本戰犯[J].同舟共進,2014,(3).

[9]左雙文.國民政府與懲處日本戰犯幾個問題的再考察[J].社會科學研究,2012,(6).

[10]李榮.國民政府審判侵華日軍戰犯略論[J].抗日戰爭研究,1995,(3).

[11]翁有利.國民黨政府處置日本戰犯述評[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1998,(6).

[12]嚴海建.寬大抑或寬縱:戰后國民政府對日本戰犯處置論析[J].南京社會科學,2014,(7).

[13]張發坤.不許為日本戰犯翻案——中國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的前前后后[J].江漢大學學報,1997,(2).

[14]李東朗.國民黨政府對日本戰犯的審判[J].百年潮,2005,(6).

[15]經盛鴻.論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對南京大屠殺案的審判[J].南京社會科學,2013,(6).

[16]嚴海建.對戰后南京大屠殺案審判的再認識[J].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8,(3).

[17]嚴海建.國民政府對南京大屠殺案審判的社會影響論析[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4).

[18]嚴海建.法理與罪責:國民政府對戰犯谷壽夫審判的再認識[J].江海學刊,2013,(6).

[19]高明明.審判谷壽夫[J].文史月刊,2013,(11).

[20]徐樹法.戰犯谷壽夫伏法記[J].黨史縱覽,1997,(3).

[21]王靜思.南京審判回顧[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1).

[22]許亞洲.1947年,南京審判日本戰犯[J].文史精華,2000,(4).

[23]羅軍生.石美瑜與戰后南京對日軍戰犯的審判[J].黨史縱覽,2006,(1).

[24]房建昌.解放前山西對日本戰犯的處理[J].滄桑,1999,(2).

[25]陳正卿.審判上海日軍戰犯[J].檢察風云,2005,(14).

[26]徐家俊.提籃橋監獄內槍決的第一個日本戰犯[J].民國春秋,1997,(1).

[27]趙杰.日本戰犯在徐州受審[J].檔案與建設,2005,(9).

(責任編輯:沈松華)

On Japanese War Criminals Trial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after Winning Anti-Japanese War

XU Zhi-min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006, China)

After winn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on the basis of the principle“requiting evil with good” and “moderately legal”,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arrested, trialed and punished a batch of Japanese war criminals guilty of terrible crimes by formulating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establishing commission and military courts of war criminals, which, to a certain extent, claimed the justice for the victims and washed the modern China’s century-shame. However, it is not until the 1980s that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have begun to focus on this important historical event, mainly centering on the trial guidelines, policies, historical process and value judgment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the Nanjing Trial being the representative. Due to its narrow perspective and simple research method, not much academic achievement has been made.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in this paper that concerning the Japanese war criminals trial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we should extensively explore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broaden the research vision and refine the contents by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methods,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to the depth and breadth.

The Anti-Japanese War;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military trial; Japanese war criminals; the Nanjing Trial

2015-08-30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一般項目“近代日本政府的中國留學生政策研究”(14BZS086)的研究成果。

徐志民(1977-),男,山東東明人,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中日關系史、當代西藏地方史研究。

主題研討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專輯

K265.7

A

1674-2338(2015)05-0071-07

10.3969/j.issn.1674-2338.2015.05.009

猜你喜歡
南京
南京比鄰
“南京不會忘記”
環球時報(2022-08-16)2022-08-16 15:13:53
南京大闖關
江蘇南京卷
學生天地(2020年31期)2020-06-01 02:32:22
南京·九間堂
金色年華(2017年8期)2017-06-21 09:35:27
南京·鴻信云深處
金色年華(2017年7期)2017-06-21 09:27:54
南京院子
電影(2017年1期)2017-06-15 16:28:04
又是磷復會 又在大南京
南京:誠實書店開張
南京、南京
連環畫報(2015年8期)2015-12-04 11:29: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黄色a视频| 久久综合一个色综合网| 制服无码网站|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大杂乱 | 国模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色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 91人妻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 国产尤物视频网址导航|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绿色| 亚洲视频四区| 欧美视频在线第一页| 国产玖玖玖精品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娇妻素人| 欧美激情,国产精品| 美女潮喷出白浆在线观看视频| 黄色污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 亚洲日韩高清无码|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 91视频首页| 天天综合网色中文字幕| 日韩中文无码av超清| 2022精品国偷自产免费观看|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 奇米影视狠狠精品7777| 欧美有码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色88| 九九热在线视频|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无线观看|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制服| 日韩麻豆小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网站国产| 亚洲an第二区国产精品|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91免费片| 特级毛片8级毛片免费观看| 97久久精品人人| 免费aa毛片| 久久黄色视频影| a级毛片免费播放|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9999在线视频| 国产人成乱码视频免费观看| 91丝袜乱伦|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 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啪啪视频|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亚洲成人|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99视频国产精品| a级毛片网| www.亚洲色图.com| 亚洲天堂日韩av电影| 国产毛片基地| 国产第一福利影院| 欧美色伊人|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AV不卡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欧美啪啪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 福利一区三区| 一级毛片不卡片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日韩免费中文字幕|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