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景艷 陳 中
(首鋼礦業公司,河北 遷安064404)
目前,我國大多數中小型礦山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部分企業不同程度地應用了信息化系統,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一是信息化戰略不能與企業戰略緊密相關,缺乏信息戰略規劃指導;二是未能建立企業信息架構的總體布局,包括信息系統的技術、數據、應用標準和架構;三是缺乏組織、開發、項目管理、營運、資金、人員、流程等全方位實施保障計劃。
因此,企業信息化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如何針對企業的現狀、戰略、業務、市場,提出適合企業自身發展需要的信息戰略規劃,既能符合企業3 ~5 a 長期發展戰略需要,又能適合企業成長的業務、資金、擴張的年度發展需要。據統計,在美國,70%以上的企業正式做過IT 規劃,投資占信息化投資的3% ~5%。國內大多企業尚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IT 規劃(IT planning)”是“信息化規劃”的簡稱,IT 規劃可以幫助企業改變以往無序的、沒有戰略意識的企業IT 建設模式,使企業按照預訂的最優戰略路線,有條不紊地進入IT 建設的正軌,并在項目組織中實施變革管理,學習和借鑒管理信息化最佳實踐,降低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風險,科學確定信息化建設的投資,提升企業的內、外部協作能力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首鋼礦業公司積累了豐富的礦業行業信息化建設經驗,并先后為馬鋼集團礦業公司、包鋼集團巴潤礦業公司、海南礦業有限公司實施了IT 規劃項目,對IT 規劃項目的實施方法進行了深入的總結和研究,形成了具有礦山特色的IT 規劃項目解決方案。
根據企業生產和管理的特點,為企業提供未來(一般為3 ~5 a)信息化建設總體規劃,勾畫出未來信息化建設的總體藍圖,描述在總體發展戰略指導下,如何有序地構建信息技術體系,解決在信息化建設中面臨的突出問題,適應企業業務模式、業務經營、管理模式變化與變革的需要,使得信息化成為支撐公司發展的持久推動力,并為企業信息化建設提供藍本和依據,為后續的信息化建設指明方向。
從20 世紀50 年代初至今,陸續出現了不少IT規劃方法,主要方法有Rockart 關鍵成功因素法(CSF)、James Martin 信息工程法(IE)、Holland 戰略系統規劃法(SSP)、Port 價值鏈分析法(VCA)、John Handerson 戰略一致性模型(SAM)、企業架構方法(E A)等。
通過學習、吸取企業架構方法、Port 價值鏈分析法等方法的精髓,更注重規劃的落地,建立了IT 規劃模型,如圖1 所示。

圖1 IT 規劃模型Fig.1 IT plan model
IT 戰略規劃包括兩個部分:IT 戰略的制定和IT行動計劃。
IT 戰略總是與業務戰略緊密相關;IT 行動計劃是IT 戰略的實現,它包括一系列的詳細計劃,如描述IT 架構、規劃IT 治理、制定IT 實施計劃等。
1.2.1 IT 戰略
IT 戰略由以下部分組成:
(1)使命(Mission)。闡述信息技術存在的理由、目的以及在企業中的作用。
(2)遠景目標(Vision)。信息技術的發展方向和結果。
(3)中長期目標(Medium to Long - term Objectives)。遠景目標的具體化,即企業未來3 ~5 a 信息技術發展的具體目標。
(4)策略路線/戰略要點(Strategy Point)。實現上述中長期目標的途徑或路線。主要圍繞信息技術內涵的4 個方面展開,即應用、數據、技術和組織。
1.2.2 IT 行動計劃
IT 行動計劃包括IT 架構設計、IT 治理規劃、IT實施計劃、系統選型和投資估算等內容。
項目組應遵循圖2 所示研究方法來管理、完成IT 規劃項目。

圖2 IT 規劃項目實施方法Fig.2 Implementation of IT plan project
1.3.1 業務診斷與IT 現狀評估
了解業務流程的特點、各級部門面臨的與IT 有關的主要問題和需求,閱讀企業所提供的大量文件、資料等,并對相關部門進行訪談,形成《IT 現狀評估與需求分析報告》。
1.3.2 信息化藍圖規劃
(1)確定IT 發展戰略。在分析業務與信息技術的現狀、理解業務發展戰略的基礎上,結合礦山行業信息化實施經驗和對礦山IT 的深刻理解,參考同行的先進實踐經驗,制定IT 戰略方向,確立IT 使命,定義遠景目標和中長期目標以及IT 策略路線。
(2)IT 系統規劃和應用系統解決方案。基于對管理模式的理解和功能要求,進行應用系統架構設計;基于未來的應用架構和業務要求,進行基礎設施各部分的規劃;基于系統詳細需求和總體應用架構,進行應用系統解決方案設計。
(3)IT 治理。確認與企業管理模式以及系統架構相適應的治理模式,明確IT 組織及運作流程。IT治理主要包括IT 業務流程、IT 組織模型、IT 業務規范和標準。
1.3.3 信息化實施規劃
確定未來需要實施的IT 項目、在實施階段中各個項目的時間順序、相互依賴關系、項目時間表和需要的資源。同時基于業務戰略和業務需要確定適當的實施戰略、實施指導原則、實施所需的方法論等。
IT 規劃主要包括對企業戰略的理解、現狀調研、流程優化、需求分析、架構及治理規劃、實施方案設計、系統選型、投資估算、成果交付等內容。
充分理解企業發展戰略,分析理解公司的經營、管理特點,明晰管控模式。
全面調研企業業務及信息化現狀,分析業務管理特點,指出業務管理及信息化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優化建議。
對各業務管理流程進行梳理,并借鑒先進管理經驗,在此基礎上進行優化。
分別從不同業務維度、專業維度、組織層面、生產層面、管理層面分析、總結信息化需求,提出信息系統總體架構。
根據信息系統總體架構,提出企業應用系統的架構、數據需求、數據處理及相互關系、功能構成、部署模式與技術方案。
主要包含基礎網絡規劃、機房建設規劃、信息安全規劃等內容。
提出信息化管理體系構建與完善方案,主要包括信息化管理組織體系、制度體系、流程體系、標準體系等內容。
根據信息化規劃結果,結合實際,提出應用系統選型建議。
實施方案主要包括實施策略、投資與效益分析、實施計劃、實施保障等內容。
按照項目要求提交各階段形成的文檔終稿。
IT 規劃主要分5 個階段:啟動階段、業務診斷與IT 現狀評估階段、信息化藍圖規劃階段、信息化實施規劃階段和項目評審階段。
(1)啟動階段:明確項目工作范圍,成立項目實施組織,制定出合理的項目計劃,召開項目啟動會,配備相應資源。
(2)業務診斷與IT 現狀評估:一方面了解企業的業務特點和業務對信息技術提出的需求,另一方面了解企業現有的IT 架構和IT 管控模式,工作成果是現狀分析報告。
(3)信息化藍圖規劃:基于現狀分析的成果和業務流程優化建議,在IT 發展戰略方向與指導原則的指引下,設計企業未來的IT 架構與IT 治理規劃,并給出IT 系統規劃和應用系統解決方案。
(4)信息化實施規劃:分析企業未來IT 藍圖與現狀之間的差距,確定這些差距的難度與優先級,提出企業的應用系統解決方案,確定在今后5 年中企業需要實施的IT 項目,在實施階段中各個項目的時間順序、相互依賴關系,項目時間表和需要的資源。
(5)項目評審階段:在整個項目管理生命周期里,通常需要有多個項目評審,為項目團隊在處理項目風險時提供機會,以獲得管理層的支持,同時也為項目團隊繼續開展項目工作提供在高層管理方面的認可。
階段進度計劃樣表見表1。

表1 階段進度計劃Table 1 The scheduling plan
各階段主要任務見表2。

表2 各階段主要任務Table 2 Main tasks of each stage
項目組主要由項目領導組和項目實施組組成。項目領導組由項目總監、項目經理等構成,實施組由組長、關鍵用戶、業務專家、咨詢顧問等構成。
項目總監:負責項目進度監督、項目節點控制、重大問題管理。
項目經理:負責項目總體計劃、項目組織、指導項目實施過程、合理調度及控制有限資源、確保項目按期保質完成并有效控制項目成本。
應用咨詢顧問:負責對業務現狀的調研、診斷和未來業務的藍圖設計,負責應用系統的設計和未來系統實施的總體規劃。
IT 咨詢顧問:負責對IT 基礎架構和治理機構等的現狀調研和未來IT 基礎及治理藍圖設計。
為了便于管理,需要對項目組成員及其構成進行統計,包括項目組成員構成表和項目組成員簡歷。
計劃分主計劃、分模塊計劃、周計劃。不同的計劃有不同的提交與下發程序。計劃管理主要包括定義、制定、下發、變更以及變更下發。
首先進行項目分解,可以按項目結構、項目進展、合同結構分解等;其次制訂進度協調制度,確定協調會議時間、參加人員等。
確立有效的質量標準體系,在項目執行過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來監控項目的實際運行,分析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實際表現與項目質量衡量標準差異,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合理的糾正措施。
設立文檔管理員,設立“文件服務器”。各專業組遵照規范使用服務器,各組文檔管理員負責本組文檔管理,在本權限范圍內整理規范文檔,按規定以電子媒體進行上報工作。
會議管理包括會議的申請、會議的審批、會議通知、會議記錄、會議記錄歸檔、會議決議的執行與反饋等內容。
確認現狀流程、藍圖設計、業務流程、組織架構、考核方式變革,確認實施范圍變更、實施參與人員變更、實施計劃變更、實施周期變更等,需要管理層進行決策。
包括發現問題和風險、解決問題和避免風險。
IT 規劃項目首先是一個管理項目,必須按照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參考成熟的IT 規劃模型,分階段按步驟地執行。
IT 規劃必須在企業戰略的指導下進行。首先要了解企業的業務管理與信息化現狀,其次對業務流程進行梳理及優化,分析企業的信息化需求,然后對信息系統架構、IT 基礎設施、信息安全與信息化管理體系等進行規劃,最后進行應用系統選型及實施方案設計。有效的項目組織與管理是IT 規劃項目成功的保障。要對項目組織結構進行科學劃分,明確項目組成員職責,掌控項目組成員構成,按照項目管理制度控制項目計劃進度,解決項目問題,規避項目風險,保障項目質量。
[1] 孟秀轉,于秀艷,郝曉玲,等. IT 治理:標準、框架與案例分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38-78.
Meng Xiuzhuan,Yu Xiuyan,Hao Xiaoling,et al.,IT Governance:Standards,Frameworks and Case Analysis[M]. 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12:38-78.
[2] IT 戰略[EB/OL].[2015-08-10]http:∥wiki. mbalib. com/wiki/IT%E6%88%98%E7%95%A5.
IT Strategy[EB/OL].[2015-08-10].http:∥wiki.mbalib.com/wiki/IT%E6%88%98%E7%95%A5.
[3] IT 規劃的定義及規劃方法[EB/OL].[2015-08-12]. http:∥www. chinaprcc. com/a/guanlizixun/ITguihua/20111031/352. html.
Definition and Programming Method of IT Planning[EB/OL].[2015-08-12]. http:∥www. chinaprcc. com/a/guanlizixun/ITguihua/20111031/352.html.
[4] IT 規劃的必要性[EB/OL].[2015-08-15]. http:∥www. ciotimes.com/lifecycle/itgh/75128.html.
Necessity of IT Planning[EB/OL].[2015-08-15]. http:∥www.ciotimes.com/lifecycle/itgh/75128.html.
[5] 工業企業如何進行兩化融合[EB/OL].[2015-08-15]. http:∥www.ciotimes.com/lifecycle/itgh/85128.html.
CHow to Integrate the Industrial Enterprises[EB/OL].[2015-08-15].http:∥www.ciotimes.com/lifecycle/itgh/85128.html.
[6] 企業信息化的實施與評價[EB/OL].[2015-08-15]. http:∥www.ciotimes.com/lifecycle/itgh/85679.html.
CIOImplementation and Assessment of Enterprise IT[EB/OL].[2015-08-15]. http:∥www. ciotimes. com/lifecycle/itgh/85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