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 昕 吳志貴
(中國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 海南·海口)
2013年7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下限管制。2015年6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大額存單管理暫行辦法》。2015年8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放開金融機構1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浮動上限。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不斷深化,金融機構利差不斷縮窄,傳統業務經濟增加值不斷減少,市場化倒逼金融創新。海南作為一個金融小省,海南省金融機構要在市場化的激烈競爭中得以持續增長,仍然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一)銀行資金來源中同業存款占比不斷增加。利率市場化以來,海南省金融機構同業存款占一般存款比重不斷增加。2012~2014年,同業存款余額分別為8.36 億元、22.70 億元、197.28 億元,同業存款占一般存款的比重分別為0.17%、0.39%、3.10%。
(二)表外業務發展加快。2015年6月末,海南省銀行機構表外業務規模達到2,260.7 億元,相當于銀行機構總資產的21.3%,規模比年初增加368.4 億元,同比增長29.0%,升幅高于銀行機構總資產增長速度(12.7%)8.6 個百分點。
(三)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存款利率定價趨于合理。截至2015年8
月末,中國人民銀行連續實施了4 次降息政策。從存款定價上看,自2015年6月28日降息后,海南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各期限存款利率開始擺脫以往簡單一浮到頂的做法,初顯存款定價精細化差異化特點。同時,海南省農信社、海口聯合農村商業銀行均制定了《人民幣存款利率定價管理辦法》。
(四)配套機制建設穩步推動。一是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2015年5月8日,海南省正式成立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同時由工行海南省分行等35 家金融機構負責人審議并表決通過了《海南省市場利率定價機制工作指引》。2015年6月4日,海口農商行正式成為全國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基礎成員,目前正在積極籌備發行同業存單;二是存款保險制度。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險條例》開始施行。2015年5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存款保險制度實施有關事項的通知》(銀發[2015]147 號),并于5月開始征收保費。
(一)金融機構整體經營管理能力較差。歷史以來,由于海南整體金融市場較小、金融機構較少,海南省金融機構面臨的市場競爭較少,整體經營管理能力較弱。海南省金融機構大多為全國性商業銀行地區分行,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較少,發展起步較晚,經營管理能力上不如經濟發達地區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利率市場化導致存貸利差收窄,金融機構經營利潤收窄,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擴大,對海南省金融機構整體經營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戰。
(二)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自主定價能力較弱。海南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缺乏差別化、精細化的存貸款利率自主定價能力。一是定價方式較為粗放。主要表現為存貸款利率定價過程缺乏科學的定價模型;二是缺乏科學有效的定價管理系統。目前,海南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尚未建立完善的內外部定價體系,海口農商行正在籌建FTP 定價管理系統;三是定價管理機制不健全。目前,僅海南省農信社、海口聯合農村商業銀行制定了《人民幣存款利率定價管理辦法》,定價過程中的管理、執行、監督、審核仍有待完善。
(三)金融機構業務拓展與創新能力有待發展。利率市場化的發展導致金融機構傳統業務利潤縮減,要求金融機構加快業務拓展,提高金融創新能力。海南省金融機構一般以傳統業務盈利為主,同業業務和表外業務的發展,仍只占據了一小份額。截至2015年6月末,海南省表外業務規模占比較高的幾家銀行分別是中行、工行、建行、國開行、農行和光大銀行,在全省表外業務中的占比分別是23.2%、21.4%、11.2%、7.4%、6.5%和5.1%,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創新業務較少,發展較慢。
(一)積極推進合格審慎評估工作,提高金融機構的經營管理能力。加強宣傳輔導,積極推進合格審慎評估工作,鼓勵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主動參與合格審慎評估。金融機構通過參與合格審慎評估,加強自身經營管理能力建設,從而不斷提高自身各項指標分值,以早日加入全國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
(二)加強金融機構定價能力建設,提高金融機構盈利能力。利率市場化對金融機構風險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金融機構定價能力建設,準確把控利率風險,同時在市場化條件下,最大限度實現盈利。首先,要求金融機構建立完善的內部定價機制,做好內部定價管理與考核;其次,要建立基于客戶關系的一體化外部定價機制,著眼于長遠利益,注重與客戶相關的一系列產品營銷,不局限于單一產品定價。
(三)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加強金融產品創新。利率市場化導致傳統業務盈利空間縮小,金融機構應增強自身業務能力建設,加大金融產品創新力度,大力發展中間業務,不斷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擴寬企業盈利空間。
(四)不斷推進存款保險制度,為利率市場化保駕護航。目前,我國存款保險制度仍處于起步階段。利率市場化后,存款保險制度有助于增強銀行體系的穩健性,同時由于存款保險的存在,可能導致存款者風險意識下降,追求較高的利息收益而忽視金融機構經營風險,也可能導致金融機構弱化其風險約束機制。因此,仍要關注利率市場化中出現的新情況,不斷補充完善存款保險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