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付 惟 李 萱 吳 棟
(河北金融學院 河北·保定)
小微企業是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統稱。與大中型企業相比,小微企業的主要特征是規模小,經營決策權高度集中,產品或者服務種類單一,規模和產值較小,從業人員較少。
小微企業具有的這些特征使其相對于大型企業來說不開放性較為明顯。第一,經營管理相對不規范。小微企業沒有正式的組織方式,因此工作管理制度不夠完備,在管理、經營、財務等方面均有體現;第二,一般來說小微企業業務的范圍較窄,業務流程較為簡單,這種簡易的經營方式可以為小微企業謀取更多的利潤。與此同時,也限制了小微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發展與轉型;第三,小微企業由于規模限制,資源較大型企業來說嚴重不足,尤其是小微企業發展所必備的人才資源、資金來源、設備配置等等資源都處于缺乏狀態;第四,政策支持難以落實到位。目前政府、市場大力推出有關如何支持小微企業方面的政策措施和文件規定,但是在放寬小微企業政策限制和行業門檻的同時,尚未完全落實的政策實際操作要求,最終限制了政策的效力。
小微企業作為我國經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的發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據統計,在2014年,小微企業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5.3%,其產值占全國GDP 總額的68.4%,創造了全國82%的就業崗位。
支持、鼓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是國家基本經濟制度,而小微企業作為我國非公有經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得到政策、資金等多方的扶持。但是,當前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小微企業。據廣發銀行發布的《中國小微企業白皮書》顯示,當前72%的小微企業流動資金不足50 萬元,每家小微企業的平均資金缺口為70.5 萬元。且現在,超過55%小微企業金融信貸需求未能獲得有效支持。融資難這一問題在近年愈發凸顯,而這也進一步制約了小微企業的成長與發展,其主要原因在于企業本身及商業銀行兩方面:
(一)小微企業資產擔保抵押物缺乏,借貸風險較大。銀行的放貸對象要符合銀行信貸準入標準、放得出收得回、增長動力較好。這部分貸款風險低、壞賬發生率低。但是,小微企業規模小、靈活性強,不健全的財務制度以及簡易的經營方式讓銀行對小企業的經營狀況難以掌握,其財務信息不透明的現象普遍存在。這就加劇了小企業從銀行獲得資金支持的難度。
(二)銀行征信成本過高,放貸手續繁瑣。商業銀行的核心是“吸儲、放貸”,對于銀行而言,放出同樣數額的貸款,其利益是相同的。一筆貸款放給大型企業,銀行只需要收集一家或者幾家企業的信用信息。但是,同一筆貸款若放給小微企業,銀行便需要收集幾十家甚至幾百家企業的信息。這大大增加了銀行獲取信息的難度,提高了征信成本。同時,銀行還需承擔更多的放貸風險,面臨更高的壞賬發生率。
當小微企業通過“層層考驗”取得貸款資格時,又不得不面臨銀行繁瑣的放貸手續。據統計,大型銀行由于更為嚴苛的放貸審核標準,一般放貸時間為5~10 個工作日,中小銀行其業務對接小微企業,放貸時間則集中在3~5 天。但是,小微企業對資金需求期限短、頻率高,如此繁瑣的放貸手續實在不能滿足小微企業的發展需要。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應運而生。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有效彌補了當前傳統借貸模式存在的不足,其高效、便捷的放貸模式,為小微企業的融資帶來福音。可以更加有效地解決小微企業對資金需求期限短、頻率高的問題。具體模式如下:
(一)P2P網絡借貸模式。P2P 是一種小額資金聚集的民間借貸模式。小微企業通過互聯網中介平臺尋求有借貸能力并且能滿足其融資需要的一方或者多方。通過這一平臺進行融資,有效簡化了小微企業的融資手續,僅靠簡單的網絡操作就可完成借款申請、查看進度以及歸還借款等操作,提高了融資效率。此外,通過該平臺純線上操作的特點,擴大了小微企業融資的空間選擇,也消除了銀行等金融機構營業時間限制等問題。憑借互聯網傳播快速、空間限制較小、涵蓋廣等特點,實現了小微企業與貸款方信息交流的及時性和透明化,進一步降低了貸款方的風險。同時,通過該平臺,小微企業也可以選擇自己能接受的貸款利率及放款時間,這一過程可以大幅度降低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
(二)大眾籌資模式。眾籌模式即小微企業通過互聯網平臺和SNS 傳播發布自己的設計創意或產品,網友通過團購或預購的形式購買,從而募集資金的模式。在眾籌模式下,小微企業必須在設定天數內,達到或者超過目標金額才可獲得資金。眾籌模式的新起打破了企業項目融資的傳統渠道,讓草根大眾成為企業項目的資金來源者。這也豐富了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降低了融資門檻。此外,眾籌模式的回報方式可以是實物,也可以是服務,完全由項目發起人決定。小微企業可以選擇利己的回報方式,這就充分降低了融資的成本。
(三)電商平臺融資模式。電商平臺融資模式是指小微企業通過電商平臺,根據電商與小微企業日常的交易信息和企業的基本信息形成大數據網絡庫。通過互聯網云計算的功能,以小微企業日常中的信用記錄、歷史交易數據以及客戶評價為基礎,構造出小微企業的信用評級系統,以此為根本評價小微企業的還款能力。新型的電商平臺模式顛覆了傳統金融模式中小微企業與銀行存在的信息不對等、不對稱的問題,可以及時獲取數據,從而發放對小微企業的貸款?;ヂ摼W云計算的使用也降低了傳統金融模式中人工獲取信息的成本,同時縮短了放貸時間,可以更好地服務小微企業,解決其融資難題。
(一)國家政策的支持。2015年7月18日,央行等十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這一《指導意見》也是我國首部關于規范互聯網金融的綱領性文件。該《指導意見》以“鼓勵創新、防范風險、趨利避害、健康發展”為總體要求,明確定義了互聯網金融,同時也對各部門的監管業務進行了劃分,例如網絡借貸業務由銀監會負責監管。《指導意見》的出臺標志著國家已經開始進一步規范互聯網金融行業,降低其行業風險,促進其健康發展。因此,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小微企業利用互聯網金融融資的環境已日趨成熟。
(二)互聯網金融行業蓬勃發展。據統計,截至2014年年末,我國共有網絡借貸平臺1,680 家,是2009年平臺數量的4倍。網貸成交額達3,291.94 億元,其中70%以上資金流向小微企業。同時,眾籌、電商等融資模式也為小微企業提供了更廣闊的融資選擇?;ヂ摼W金融行業的發展十分迅速,其覆蓋范圍之廣更是為小微企業融資提供無限可能。因此,小微企業攜手互聯網金融勢在必行。
(三)互聯網金融的普惠性有助于消除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歧視。互聯網金融基于信息技術、搜索引擎、社區網絡和云計算等新技術,在處理貸款審核、資金交易的時候具有比較優勢,在服務小微企業等客戶時更具有核心競爭力。根據長尾理論,小微企業正好是銀行中介機構和資本市場無法有效服務到的對象?;ヂ摼W金融通過線上網絡實現了資金融通,使得金融具有普惠性和民生性。這種普惠性降低了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度。除大型電商平臺推出的各種互聯網金融產品之外,眾籌也是一種實現金融普惠性的互聯網金融方式,其精髓在于單筆投資“小額”和投資者“大量”,利用網絡平臺的開放選擇擴大了服務對象,消除了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歧視現象。
綜上所述,互聯網金融改善小微企業困境的前景十分美好,但仍需要更多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互聯網金融的進一步完善。此外,立足已有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基礎上,尋找更多切入點,為小微企業融資創新帶來更多新模式。
[1]張萌.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J].中國經濟報告,2014.2.
[2]徐潔,隗斌賢,揭筱紋.互聯網金融與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創新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4.4.
[3]謝宏武.互聯網金融服務創新對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影響研究[J].軟件工程師,2014.11.
[4]余薇,秦英.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小微企業融資模式研究[J].企業經濟,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