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素芬
(河南科技學院河南·新鄉)
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防范建議
□文/鄭素芬
(河南科技學院河南·新鄉)
[提要]會計師事務所在開展業務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審計風險,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可以從審計主體、審計客體以及會計師事務所本身等方面制定措施,以提前防范審計風險。
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防范
收錄日期:2015年9月9日
中注協在2007年新頒布的審計準則中將審計風險定義為: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而注冊會計師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該定義與國際審計準則中的定義基本相同。由于會計師事務所數目增多,大小規模、人員水平等良莠不齊,使得事務所的審計環境日益復雜,競爭激烈、成本增加、任務壓力增大等等,這就注定了審計過程中會存在審計風險。這就要求會計師事務所密切關注風險發生的可能性,盡量在風險發生之前防范審計風險的發生,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降低審計風險。
審計業務是審計從業人員的法定業務,注冊會計師所承擔的責任和面臨的風險是最大的,這就要求會計師事務所在選擇審計項目成員時,要考慮審計人員的專業知識、職業道德和經驗能力等。在很多審計失敗的案例中,往往不是被審單位的問題隱藏得深,而是審計人員未能恪守職業標準與職業道德準則,放任審計高風險的存在于不顧,輕率地發表審計意見,使社會對審計的信任受到影響。
(一)提高會計師事務所新進人員的道德要求。審計質量的高低由審計主體即審計人員的專業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決定,所以會計師事務所在招聘人才時應該多考察應聘人員的道德素質,并且在試用期內要通過實際業務觀察新進人員的反應和處理方式,好中擇優,從而為會計師事務所儲備人才。同時,在招聘進來后,會計師事務所還應當加強對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的教育,向事務所人員強調遵守職業道德準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建立合理的道德遵循激勵機制。獎勵那些工作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審計人員,并在其他審計人員面前樹立形象,引導其他審計人員向其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與道德;反之,對那些職業道德差,工作能力低的審計人員進行批評教育并給予相應的處罰措施,以引導其改正缺點,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與專業水平。
(二)加強會計師事務所既有人員的繼續教育。審計行業是一個需要多方面知識,綜合多方面法律條文的行業,要想在這樣的行業中如魚得水,就需要審計從業人員具備充足完備的知識。然后,會計審計知識以及會計審計方面的法律法規變化甚快,如果不及時更新這些信息,那依靠過去的知識做出來的報告勢必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甚至和實際背道而馳。所以,對于工作了很多年,有著相當豐富的審計經驗的老員工,要定期組織他們學習新出臺的政策、知識,并及時根據新的審計準則調整審計中運用的審計方法、審計程序等,以得出符合實際情況的審計報告。比如,之前的審計風險模型是由固有風險、控制風險和檢查風險構成的,而改革后的審計風險模型則是由重大錯報風險和檢查風險構成的,雖然重大錯報風險還是由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兩大內容構成,但是在出報告或者其他文件時,最好還是以重大錯報風險為大標題。
社會上的會計師事務所要想尋求利益,那就必須要有業務可做。而目前的審計市場是供大于求,也就是說,業務數量有限,那么會計師事務所市場競爭就非常激烈。會計師事務所為了求得一片生存空間,就可能會因被審計單位所給的報酬而蒙蔽了雙眼。一旦承接了這樣的業務,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風險就在所難免。
(一)謹慎地選擇審計客戶。在接受審計委托前,會計師事務所一定要了解一下客戶的基本情況,評價一下這個客戶的誠信度,包括公司管理高層人員的誠信情況、品格、社會聲譽,管理層對新頒布的會計準則的態度,被審計單位是否涉嫌洗錢或其他刑事犯罪行為等。獲取這些信息的途徑包括:向客戶的前任或現任會計服務人員進行溝通了解;向監管機構、金融機構、法律顧問和客戶的同行等第三方機構詢問。當然,也可以從相關數據庫中搜索客戶的背景信息。一旦發現這個潛在客戶有刑事犯罪的嫌疑,就必須果斷地拒絕承擔其委托業務,以免因小失大,損害了整個會計師事務所的聲譽和前途。我國目前的法律在這方面的規定尚不是很完善,這就需要會計師事務所自我要求,嚴格把關。
(二)與審計客戶簽訂詳細的業務約定書。審計業務約定書,是指會計師事務所與被審計單位簽訂的,用以記錄和確認審計業務的委托與受托關系、審計目標和范圍、雙方的責任以及報告的格式等事項的書面協議。審計業務約定書不但能保護會計師事務所的利益,同時也能保障被審計單位的利益,但是因為雙方有些時候利益可能不一致,便會產生問題,所以簽訂詳細的業務約定書增進會計師事務所與委托人之間的了解,以避免產生不應有的誤解,同時是據以確定會計師事務所和委托人雙方應負法律責任的重要依據;也可以作為被審計單位鑒定審計業務完成情況及會計師事務所檢查被審計單位約定義務履行情況的依據。會計師事務所在簽訂約定書時,最好提醒被審計單位注意特殊的一些業務約定條款,比如要求被審計單位履行的業務、審計目標和審計范圍、雙方應負的法律責任以及解決問題的途徑等,一旦發生審計損失,就可以判斷責任由誰負,以把審計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而對于現有的客戶,也需要隨時注意是否出現某些影響審計風險的事項,必要時可以考慮結束業務委托。
作為審計業務承接以及完成方面的重要一環,會計師事務所的質量準則、工作章程以及內部管理制度等都關系到審計報告的質量。為提高審計質量、降低審計風險,就必須完善會計師事務所的管理制度。
(一)完善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機制。2007年新施行的審計準則中也包括了會計師事務所的質量控制準則,會計師事務所應該遵照準則的規定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完善內部質量控制機制并確保其得到有效執行。會計師事務所應該嚴格按照新準則要求,建立健全立項、審前調查、實施審計和報告階段等審計業務所有階段各個環節的嚴密、科學、規范、系統內控制度和控制風險的有效機制。例如,建立三級復核、風險評估控制、競爭上崗、獎懲、淘汰、質量考核、項目組與工作崗位的目標及責任、業務檔案等方面執業質量控制制度,促使審計人員按照專業標準的要求執行,將所有行為納入制度控制的范圍、規范審計行為,明確崗位和人員的責任,使審計行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實可查,實行有序管理和控制。建立人員相互牽制制度,使得不相容職務人員相分離;建立良好的信息傳輸機制,使得審計成員之間、項目組之間以及上級和下級之間能夠及時共享某些有效信息,做到事前防范審計風險。
(二)重視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獨立性。獨立性是審計業務的靈魂。喪失了獨立性的審計業務,也就沒有意義了。由于目前市場競爭環境使然,有些事務所為了搶占業務,不惜與被審計單位混為一體,欺騙信息使用者,這無異于是飲鴆止渴,終將斷送事務所的前程。獨立性不僅包括外在形式上的獨立,還包括內在精神上的獨立,所以會計師事務所應該提高意識,重視審計獨立性。要向全體成員強調獨立性的重要性,提高成員的認識,保證他們從內心意識到獨立性的利害關系,而外在形式上要確保審計小組成員不與被審計單位勾結舞弊,不代替被審計單位承擔責任。
(三)建立審計風險防范基金。審計風險是任何一個會計師事務所都不可避免的,而應對風險最好的時機就是事前,這就是防范風險。提前設置一些制度或措施,可以在風險到來時保持鎮靜,不至于手忙腳亂,也能夠保證審計業務的穩定。審計機構可以專門針對審計風險建立一種防范基金,用于彌補由于審計風險造成的損失。這是公司戰略中轉嫁風險、減少損失的一種方法,可以為會計師事務所所用。
審計風險在現代審計當中是客觀和普遍存在的,只要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業務,都可能會伴隨著審計風險的發生。然而,審計風險又是可控可防的,會計師事務所需要通過增強自身的獨立性,健全審計質量控制制度,重視注冊會計師的勝任能力和道德教育,嚴格遵循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規范來開展審計業務和執行審計工作,確保審計質量,便能夠有效地控制和防范審計風險,減少法律訴訟的發生。當然,還需要政府和行業等監管部門、社會公眾的共同努力,完善對審計行業的規范和監管,這樣才有益于我國審計行業的長遠和健康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樊翠云,劉煒.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防范與控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3.10.
[2]丁杰.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管理[J].企業研究,2012.10.
[3]張愛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成因分析[J].現代商業,2011.17.
[4]董璀.關于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評價體系的思考[J].企業導報,2011.9.
F239
A
本文系2014年河南科技學院青年教師科技創新資助計劃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