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皮建生 唐 輝
(龍南縣煙草專賣局 江西·龍南)
近年來,隨著煙草專賣行政執法、市場監管管理職能的進一步加強以及行業營銷網絡的構建與運行,卷煙零售市場開始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但也仍存在一些問題,卷煙零售許可證后續監管工作不盡到位就是其中之一,具體存在如下幾方面問題:
一是對卷煙零售許可證后續監管的認識不夠。一些專賣管理部門或者專賣管理人員對許可證審批發放高度重視,但未認識到零售許可證后續管理同樣是許可證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往往存在“重事前審批,輕事后監管”的行政管理偏向。
二是對持證戶的監督管理不到位。缺乏對零售許可證實行動態管理,對于有些停業、歇業、注銷等零售許可證手續辦理不及時,使得部分零售許可證長期處于“休眠”狀態。有的零售戶丟失許可證或許可期限過期仍繼續經營的現象也時有存在,甚至還存在有些人證不符、證照不符等現象。
(一)“人證不符”問題。第一種“夫妻店”現象,即店面由夫妻雙方共同經營,但因各種原因,零售許可證和工商營業執照上登記的經營者(負責人)不是同一人。為統一證照,選擇重新申辦許可證,則受合理布局條件限制,不能滿足辦證條件。而重新辦理工商營業執照,食品流通許可證、衛生證、稅務登記證等相關證件都要一一重新辦理,手續繁瑣、費用大,零售戶不愿主動重新辦理工商營業執照。第二種買賣、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許可證導致人證不符。現實案例中主要有以下情形:一是連同門面一同轉讓。房東缺乏守法經營意識,為了提高租金,便“就地取材”,以自己的名義辦理許可證非法提供給經營者使用,或以前經營戶租用房屋到期后退租,前者零售許可證給后租者使用,并名曰“合伙經營”,為房東打工;二是“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型。前一承租人退租后,出租人將前一承租人在門面內申請的許可證租給后一承租人經營使用。有證無照、新辦證零售戶不重視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導致有證無照。部分零售戶法律意識淡薄,對辦理工商營業執照是取得合法經營資格的前提的認識不強,認為只要有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就算是依法經營了,既節省費用支出,又減少辦證時間成本。
(二)“證址不符”問題。零售戶受門面拆遷、原核準地址銷路不暢等因素的影響,搬離到別處經營,即未在許可證核準登記的地址經營。還有工商辦理人員工作失誤。登記系統的時候打錯字或輸錯名等原因,而申請修改變更,則相關的衛生證、稅務登記證等都需重新辦理,嫌手續繁瑣。
(三)“睡眠證”問題。一些零售戶因銷路不暢、銷量低、利潤少或人手不足,無能力經營好卷煙零售業務等原因,長期不能正常營業,甚至出現名為委托他人代辦卷煙訂購銷售業務、實為利用他人許可證套購卷煙或“拆單分攤”的現象。還有一些本應停業、歇業的零售戶在利益驅動下,繼續訂購卷煙,再將卷煙倒賣賺取差價。類似這樣的“睡眠證”為他人非法套購卷煙提供了方便,浪費市場資源,嚴重影響卷煙經營秩序。
(四)擅自停歇業問題。部分經營戶對許可證的使用規定不熟悉,當遇到店面裝修或者因為其他原因導致某段時間不能繼續經營,或者零售戶不再想經營煙草制品零售業務時,他們往往認為自己不再訂購卷煙,不再賣煙就行了。都不會主動的到煙草專賣局對許可證辦理停歇業手續。這樣,就增加了許可證后續監管的難度。
(五)中、小學校周圍存在卷煙零售戶問題。問題多在《煙草專賣許可證管理辦法》頒布以前,甚至20世紀90年代。由于市場基礎薄弱,無證戶多,為了強化專賣管理,減少無證戶,專賣管理部門上門辦證,沒有過多的考慮合理化布局和學校周圍不能辦證的問題。2007年《煙草專賣許可證管理辦法》頒布后,專賣部門嚴格辦證,強化監管,中、小學校周圍沒有出現新辦證戶,但原來的零售戶并未取消,而是作為歷史遺留問題予以保留,一直延續至今。
(一)創新工作方法,提升監管效率
1、做好轄區持證卷煙零售戶情況摸底調查,為進一步合理化布局做好鋪墊。專賣管理人員要實行分片包干,責任到人,全面摸清所有片區線路零售戶的情況,全面掌握零售許可證的登記變更等基礎信息。作為轄區稽查員要認真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加大對轄區內取得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經營活動的監督檢查,進一步加強對零售許可證的動態管理,建立臺賬。同時還應該規范停業、歇業戶的管理,履行停業申請、歇業申請和恢復營業申請等手續。對買賣、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行為做好調查取證工作,對責任人依法追究相關責任,對證件主體不符、地址發生變更等情形的要及時整改。同時專賣稽查員在日常走訪檢查時,還要重點檢查零售戶是否無證經營,是否亮證經營,零售許可證有效期限是否過期,零售許可證上核定的字號名稱、經營者姓名、經營場所是否與實際情況相符,銷售卷煙是否全部為真品卷煙、卷煙上所噴碼段是否和零售許可證號一致,以此進一步加強對卷煙零售許可證的后續監管力度。
2、強化信息支撐,充分發揮信息系統功能作用。結合當前開展煙草零售市場檢查方法創新試點工作,不斷創新市場監管方式方法,有效與《煙草零售市場檢查工作指引(試行)》的“APCD工作法”對接。強化信息支撐,提高數據采集分析運用能力。逐步完善基層專賣管理部門零售許可證管理信息系統,充分利用贛州專賣管理平臺實時維護零售戶基礎信息,通過數據篩選、分析運用,篩查出存在后續監管問題的重點零售戶,提高后續監管工作效率和水平。充分發揮卷煙營銷信息系統功能作用。通過系統查詢、實地核查等方式,詳細掌握轄區非正常經營客戶的數量及產生的原因,尤其對低效、閑置的許可證問題根據實際情況及時予以解決。
3、注重發揮專賣管理員作用。明確專管員為各自片區許可證后續監管第一責任人,要求專賣管理員“進店檢查先看證,發現問題當日報”,專賣部門及時組織調查處理,并定期檢查、抽查持證戶許可證使用情況,抽查結果與各專賣管理員月度工作質量考核掛鉤。
4、加強許可證后續管理。要求營銷、專賣、內管、物流、督查五條線路工作人員明確監管職責,突出優勢互補,及時收集、反饋、處理零售戶涉嫌證照轉讓、地址搬遷、工商執照與許可證信息不符等異常信息,加強溝通協調,及時制單反饋,對自行轉讓、出借、出租、買賣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的行為依法查處。以持證訂貨率為主線,整治持證不訂貨、持證不經營、持證違規違法經營行為,切實維護轄區卷煙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5、是以“窗口”為平臺展現煙草行業服務形象。對提交申請者和咨詢者,認真做好煙草專賣法律法規知識和合理布局的宣傳和解釋工作,強化服務指導,讓其“高興而來,滿意而歸”;同時,暢通監督舉報渠道,加強對服務質量的檢查監督。另外,完善了服務便民措施。在辦證窗口設立便民欄,印制《煙草專賣零售許可知識問答》、《辦證指南》等宣傳資料;延伸服務觸角,對老弱病殘弱勢群體及交通不便的邊遠山區的商戶,主動入戶到店,送服務到基層,實行“零距離”服務。
(二)加強部門協作,分類管理與處置。
1、密切與工商部門的協作關系。與工商部門攜手,扎實開展證照普查、無證戶取締活動。通過執法協作,及時糾正有證無照、證照不符等歷史遺留問題。同時,按照“先摸底、再勸導、后取締”的工作步驟,依法取締無證戶。要將轄區無證戶數嚴格控制在規定的比例范圍之內。
2、與地方政府信訪部門、司法機關加強溝通,妥善處理好因許可證管理帶來的法律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