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10 日,國家發改委宣布高通因涉壟斷被罰60.88 億元,并為智能手機廠商授權使用高通技術設定費率。針對高通持續一年之久的反壟斷調查終于塵埃落定,此次處罰亦成為迄今為止中國反壟斷的最大罰單。根據發改委對高通的整改要求,高通需將與3G、4G 技術有關的標準必要專利的授權與其他專利相區分,并向購買高通專利產品的中國手機廠商提供專利清單,不再對過期專利收取許可費;不再要求中國手機廠商將專利進行免費反向許可;在專利許可時,不再搭售非無線通信標準必要專利;對在中國境內銷售的手機,由整機售價收取專利費改為收取整機售價65%的專利許可費;銷售基帶芯片時不再要求簽訂一切不合理的協議。高通隨后發表聲明稱接受發改委的處罰決定。高通是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機芯片廠商,專利授權收入是其重要的營收來源。持續一年的反壟斷調查令高通在中國市場的專利授權收入嚴重縮水,多家手機廠商因調查而推遲支付專利費用。業內人士指出,這一整改措施并未徹底改變高通的專利收費模式,對高通影響不大,但將給中國手機產業帶來深遠影響。因為中國各家手機廠商擁有的專利數量不同,甚至差距巨大,高通“不捆綁、不強制交叉授權”的措施將改變中國手機產業的競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