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榴
法國作家雨果說:“有一種東西,比我們的面貌更像我們,那便是我們的表情。”的確,表情是心靈的折射,是情緒的主觀體驗的外部表現模式。人的表情主要有三種方式:面部表情、語言聲調表情和身體姿態表情。觀察人的表情和表情的變化,可以探究他的心理活動。兒童的表情豐富多變,卻很單純,真實有趣,只要你能仔細觀察、敏銳捕捉,就會讀懂,從而走進兒童的心靈。
和孩子們相處的美好時光里,我總是饒有興趣地觀察著他們細微的表情變化。一節閱讀課,我為孩子們朗讀優秀習作.我一邊讀,一邊掃視全班,發現奕婷臉上泛著難以掩飾的笑。一直以來,同學們眼中奕婷學習很困難,是一個后進生,甚至連她自己也這么認為。奕婷萬萬沒想到自己的作文能被老師作為優秀習作讀給同學們聽,那一刻她心中有極豐富的情感波動。我把這一刻定格,寫了“課堂微表情之奕婷——朗讀了奕婷的周日習作,她始終側埋著頭,直至我讀完最后一個字,臉上泛著淺淺的卻是難以掩飾的笑。”發在微信上。后來,我把這條微信給奕婷看,并請她把當時心里邊的想法“還原”出來。于是奕婷寫下了這樣一篇短文《那一刻》:
前幾天,老師在全班同學面前朗讀了我的一篇作文《校園微視角》。老師剛開始讀了另一個同學的,當我發現接下來一篇竟然是我的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旁邊的一個同學說:“這是趙奕婷的!”我聽到這句話,心里甜滋滋的,但又有點兒害怕,害怕同學們笑話我。我把頭低了下去,直到老師讀完,我才帶著笑把頭抬了起來。
那一刻的幸福感覺在奕婷的筆下流淌,我也開始用“課堂微表情”這種方式走進孩子們的心靈世界。
一、解碼懷疑心態,讓感覺敏銳起來
“課堂微表情之昂霄”:孩子們靜靜聽寫著成語。昂霄悄悄地翻了翻書,忽一抬頭,和我的目光相遇了。我看著他,他看著我,無聲的交流大約有兩秒吧,他“倏”地把頭埋了下去。
昂霄讀了我的微信后,寫下了《那一道目光》:
語文課上,我們一起默寫3號本。當我默到“東施效顰”的“顰”時,覺得不對,就悄悄地打開了語文書??赐旰螅业哪抗馀c洪老師的目光碰到了。我迅速低下了頭,心想:怎么辦?我的心跳個不停,如果能回到3分鐘前,我絕對不會這樣了,要看書也要大大方方地看。
在情景回放中,昂霄把那一瞬因為懷疑想要求證,又因為被發現而有些心慌的心理活動細膩地定格下來。關注自己的內心,讓感覺變得敏銳起來,會在這樣的默寫中得到培養。同時,這個“要作弊”的孩子也讓我思考:學生這樣的心理極為正常和普遍,怎樣把它轉化為教育的資源?于是,之后的每次默寫,我都會給孩子們兩三分鐘時間照書本自糾時間,這既鞏固了字詞,也培養了他們自檢的能力。課堂微表情讓我反思課堂,改進方法,我的感覺也變得敏銳起來。
二、解碼喜悅心情,讓語言獨特起來
月涵的作文在報上發表了。清晨,我拿著報紙走進教室,捕捉下了“課堂微表情之月涵”。下文是月涵寫的《意外的驚喜》:
在寫《相遇在文字里》時,洪老師說要把我的文章推薦給報社。我早就忘了這件事。沒想到今天早上,老師給了我一個驚喜!
“月涵。”聽見老師喊,我抬起頭來。老師看到我不解的眼神,沒有說什么,只是朝我揮了揮手中的一張報紙,臉上帶著神秘的微笑。我以為洪老師有什么事情要我做,連忙跑過去,接過報紙,發現我的文章被登在了報紙上!我驚喜地瞪大了雙眼,這才回想起先前老師說的話。
見我臉上洋溢著喜悅,同學們紛紛圍到我身邊,七嘴八舌地問我:“怎么了?”“讓我看看!”……剛剛還安靜無比的教室瞬間炸開了鍋,直到洪老師說話,我才“突圍”回到了座位。我細細地讀著我的文章,心里開出了歡樂的花朵……
文字變成了鉛字刊登在報上,這對于一個五年級的孩子來說著實激動。我只不過花了兩三分鐘記錄下了那一刻,而那一刻的喜悅心情,又在月涵的筆下被定格、放大。她的短文中不乏精彩獨特的語詞:如“‘突圍回到了座位”“心里開出了歡樂的花朵”等等。她通過自己內心的刻畫和對同學們的描寫,把當時的情景和心情描寫得生動自然。師生相互應和的課堂微表情過程,成為了獨特語言的實踐過程。
三、解碼投機心理,讓認識深刻起來
驍辰是個聰明而淘氣的男孩兒,他的故事很多也很有趣。有一次,他用一張已經用過的免做劵貼在作業本上,想投機取巧蒙騙我,結果被我“逮到”了。但我沒有嚴厲批評,而是把“課堂微表情之驍辰”給他看。于是,他認真地寫下了《一張免做劵》:
在熱鬧的教室里,我正在自己的座位上看書。洪老師拿著一疊2號本來到了教室,叫了我一聲。我放下手中的書,戰戰兢兢地走了過去。洪老師拿出我的2號本一攤,我心想:完了,肯定是我把前面的免做劵撕下來貼到了后面那件事被洪老師發現了。洪老師把本子翻開來,中間一頁貼著一個打了紅鉤,邊上有些毛糙的免做。我一看頓時臉紅起來了,心想這次一定要被責罵了。
洪老師問:“怎么回事?”看來洪老師已經知道這件事情了。我吞吞吐吐地說:“我可以再貼一張嗎?”“你還有沒用的?”洪老師問?!班?,行嗎?”我回答道,心里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誠實的事?!昂冒伞!焙槔蠋熣f。我走回位子,從筆袋里拿出一張嶄新的免做劵,貼在了那張用過的下面。洪老師“好奇”地追問:“你當時怎么想的?”我說:“我想省著點用,不想用得太快……”洪老師聽了笑了起來。但我心里并不輕松,我感到很慚愧。我竟然用免做劵去做了欺騙老師的事,免做劵可是老師激勵我們學習的,但我卻沒有用好它?,F在,我明白了免做劵和錢是一樣的,用掉了就要掙回來,像我這樣就是不誠實。洪老師,您能原諒我嗎?
沒有批評和說教,讓犯了錯的孩子用文字和自己對話,這個過程中孩子得到的教育會更加深刻。柏拉圖說“教育乃心靈的轉向。”借助課堂微表情,把一顆誠信的種子用語文的方式種在了孩子的心田里,或許多年后它會萌發、長葉,蓬勃成樹。
[實踐微評]
周國平先生在《幸福是靈魂的事》一文中說,內心體驗的敏感和豐富與否,決定了一個人感受幸福的能力。這種幸福的感受力,我和孩子們在“課堂微表情”的記錄過程中不斷增強。在捕捉表情,解碼心靈的過程中,我分享到了兒童純真的心靈世界;孩子們則借助我的眼睛發現他們自己,定格瞬間,抒寫童年。用語文的方式彼此靠近,這是多么美好和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