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琦 陳海軍
(江蘇省昆山市中醫醫院外二科 江蘇 昆山 215300)
近年來,隨著微創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完善,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已在臨床得到了廣泛應用。目前,多數醫療機構采用2D 腹腔鏡技術,然而二維平面圖像缺乏對深度的感知,這給手術操作帶來了諸多的困擾[1]。高清3D腹腔鏡是一種新型的微創系統,它可以為術者提供精準的空間定位及三維立體的術野,操作簡便,有效降低了手術時間及操作的困難程度。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對44例胃癌患者實施了3D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臨床收效較佳,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回顧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88例行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手術方法將其分為3D腹腔鏡組44例與2D腹腔鏡組44例。納入標準:術前經電子胃鏡病理活檢證實為胃癌;經影像學檢查未見肺、肝、腸、腹腔等遠處轉移;腹主動脈四周無明顯腫大的淋巴結;實驗室降鈣素原水平在正常范圍內。排除標準:合并心、肝、腎等嚴重臟器功能障礙;合并嚴重糖尿病;術中發現腫瘤遠處轉移或已在腹腔內播散;T4 期腫瘤;腹腔鏡轉開腹者。3D 腹腔鏡組:男24例,女20例;年齡35~75歲,平均年齡(56.6±5.3)歲。2D 腹腔鏡組:男23例,女21例;年齡35~76歲,平均年齡(56.5±5.5)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對比中,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術前準備,患者取頭高腳低仰臥位,術中通過氣管插管進行全身麻醉。臍下開一切口放置臍部套管,將腹腔鏡鏡頭置入套管內,建立人工氣腹,壓力控制在12mmHg。在患者鎖骨中線與臍水平線交叉點上約2~3cm 處置入1個長約12mm 的套管,之后在此穿刺套管上面一掌處向左上腹部置入2個長約5mm 的套管,向右上腹置入1個5mm 套管。分別在3D 腹腔鏡(型號:VINKING)與2D 腹腔鏡(型號:Image1HD)設備下行胃癌D2根治術,術中嚴格遵循無瘤原則,并給予全面的淋巴清掃。
1.3 觀察指標:①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手術費用。②隨訪6個月,觀察對比兩組患者復發率及生存率。
1.4 統計學處理: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15.進行處理與統計,計量資料采用(±s)來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及百分率表示,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手術費用對比:3D腹腔鏡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顯著低于2D腹腔鏡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手術費用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手術費用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手術費用對比(±s)
注:與2D腹腔鏡組相比,P<0.05
組別 手術時間(h) 術中出血量(ml) 手術費用(元)3D 腹腔鏡組(n=44)2.7±0.5 100.5±18.5 7512.5±542.6 2D 腹腔鏡組(n=44)3.3±0.8 120.4±16.5 7140.4±504.5
2.2 兩組患者復發率及生存率對比:隨訪6個月,兩組均未見手術相關并發癥出現,3D腹腔鏡組無復發(0.00%)及死亡病例(0.00%),2D腹腔鏡組無復發病例(0.00%),死亡1例(%)。兩組疾病復發率及死亡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深度感知是辨別不同距離物質間相對距離與空間關系的視覺能力,它是立體視覺影像的基礎。當一個3D 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像時無法產生深度感,只有在大腦合成作用后,才可以復原物體的相互距離、深度與3D形狀。上述觀點可以說明,在傳統的2D 腹腔鏡中,外科手術醫師缺乏對深度的感知,操作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這對技術熟練度提出了極高的要求。3D腹腔鏡是一種新型的微創系統,它由2個光學透鏡及2個攝像頭設備,外科醫學通過偏振眼鏡可以有效觀察到2個鏡頭下物體的深度感,為腹腔臟器提供了更為清楚的視野,便于鏡下腫瘤切除、淋巴結清掃、打結、縫合等一系列操作。
有研究統計顯示,機器人腹腔鏡設備的購置費用為1~2.3百萬美元,而維護費約為18萬美元左右,相較于傳統腹腔鏡,機器人手術費用約貴出1446美元。然而,3D腹腔鏡設備購置費用約為25萬美元,維護費為每年2.5萬美元[2]。同時,由于多數的2D 與3D 腔鏡手術器械可以相互使用,3D腹腔鏡不僅不會提高患者的額外費用,反之可以為手術醫師提供良好的空間定位感,保證術野的清晰度,且極少出現鏡頭霧化,這使得操作起來更為簡便,顯著降低了手術時間及術中的出血量。此外,3D腹腔鏡還能夠還原真實的手術空間定位,保留了完整的操作觸覺反饋,使醫師在各臟器查找病灶變得簡單,且重建與切除也更為精確,有效保證了手術質量。有學者對40例胃癌患者應用了3D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治療,結果顯著該組患者無1例轉開腹手術,且手術時間顯著低于2D腹腔鏡組[3]。本文研究結果與上述結果基本一致,3D腹腔鏡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顯著低于2D腹腔鏡組(P<0.05);兩組手術費用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6個月,兩組疾病復發率及死亡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可見,3D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具有較佳的立體深度感,操作簡單、精確,有效降低了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適于臨床應用與開展。
[1] 王曉龍,宿華威,趙志慧,等.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的研究進展[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0(20):1947-1949
[2] 張海洋,楊玉兵,王建鋒,等.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術50例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01(14):218-219
[3] 洪強,汪勇,王建軍,等.3D 腹腔鏡在胃癌根治手術中的臨床應用[J].中華醫學雜志,2014,3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