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孝
(云南省蒙自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 云南蒙自 661100)
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臟結構或功能性疾病導致心室收縮和(或)舒張功能低下,心排血量減少不能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組織、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同時出現肺循環和或體循環淤血,是各種心臟病發展到嚴重階段的臨床綜合癥,是多數心臟疾病的終末期表現[1]。本文作者對76 例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多巴胺與硝酸甘油聯合應用,以評價治療效果。
1.1 病例選擇
選擇因各種器質性心臟病導致中重度心力衰竭的患者150 例,NYHA 標準Ⅲ - Ⅳ級。其中男性82 例,女性68 例,年齡41 ~82 歲,平均年齡(57.9 ±17.2)歲。病因:冠心病113 例,風濕性心臟病16 例,高血壓性心臟病21 例。入院時均有氣短、不能平臥,雙肺可聞及干、濕羅音,無肝臟腫大及雙下肢浮腫。入院后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76例和對照組74 例。兩組年齡、心率、血壓等均無顯著性差異(P >0.05)。
1.2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治療,包括吸氧,應用洋地黃及利尿劑。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應用微注泵持續泵入多巴胺,起始劑量為2μg/kg·min-1,根據血壓情況隨時調整用量,常規維持24 h ~48 h,可根據患者病情適當延長時間,一般不超過72 h。硝酸甘油100mg +0.9%生理鹽水250ml 靜脈點滴,滴速從10ug/min 開始,根據患者血壓調整速度為10 ~40ug/min。
1.3 觀察方法[2]觀察用藥前后癥狀、體征及心率、血壓的變化情況,根據
《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療效判定標準規定:治療后心功能改善2個級別為顯效;心功能改善1 個級別為有效;達不到上述標準為無效。
1.4 采用SPSS19.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 ± 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 <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結果對比分析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42%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2.43%,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 <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結果對比分析[例(%)]
2.2 不良反應 兩組治療后未出現血壓明顯降低,未出現休克,未出現臟器缺血。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 >0.05)。
在普通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為2% -3%,而在70 -80 歲的老年人群中則高達10% -20%,心力衰竭的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已使它成為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其生理病理基礎主要有:心肌收縮異常導致的輸出量異常和靜脈淤血,舒張末期壓力增加使心臟前負荷加重,以及微循環阻力增加引起心臟后負荷增加。所以治療心力衰竭的關鍵在于改善心肌收縮力和有效減小患者心臟的前后負荷[3]。
硝酸甘油主要作用于容量血管,可減少靜脈回心血量,減輕心臟的前后負荷,降低心室充盈度及室壁張力,從而能減少心排血量。據文獻報道[4],在心衰患者中應用硝酸甘油能補充外源性的NO,使血漿內皮素-1 水平增高,心搏指數增加。但對重度心衰、血液動力學極不穩定的患者,單獨應用較低劑量的硝酸甘油也可能導致嚴重低血壓,致使循環功能進一步惡化。多巴胺為體內合成腎上腺素的前體,具有β 受體激動作用,能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排血量;對周圍血管有輕度收縮作用,升高動脈壓,對內臟血管(腎、腸系膜、冠狀動脈)則使之擴張,增加血流量;使腎血流量及腎小球濾過率均增加,從而促使尿量及鈉排泄量增多[5]。本試驗結果顯示多巴胺與硝酸甘油聯合應用于中重度心力衰竭能明顯增加患者心臟的收縮功能,同時耐受性好,臨床效果明顯且較為安全,值得在臨床中使用。
[1] 馬婧.95 例多巴胺與硝普鈉聯合應用于中重度心力衰竭治療的臨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8):116.
[2] 王登芹,宋國紅.烏拉地爾與硝酸甘油治療重度心力衰竭療效觀察[J].醫學信息,2006,19(4):666 -667.
[3] 周天宇.硝普鈉聯合多巴胺治療中、重度心力衰竭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10,16(18):141 -142.
[4] 劉昀,劉治全.心力衰竭患者血漿內皮素-1 水平與心室功能狀態和含服硝酸甘油對其影響[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1,29(11):659 -660.
[5] 周學良,宋皆.硝普鈉聯合多巴胺治療心力衰竭10 例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08,3(34):137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