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麗芳
(山西省平定縣人民醫院骨科 山西 平定 045200)
老年股骨骨折在臨床治療中較為常見,采用手術治療是目前最常用的方式,但是術后的臨床護理對患者的恢復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針對此研究目的,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50 例作為研究對象,發現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占到護理不安全因素的92%,先闡述如下。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3 年5 月至2014 年5 月收治的50 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年齡在65 至78 歲,平均年齡(69.5 ±3.4)歲,男性27例,女性23 例,患者病癥在3 至7 個月,平均病程(3.2 ±1.5)個月。
采用經我院自行設計并由專家審定的《老年股骨骨折護理不安全因素以及防范措施調查表》對患者以及護理人員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的內容包括:(1)不安全因素:①護理人員責任心不高;②護理人員業務水平過低;③護理人員缺乏對老年股骨骨折風險評估的能力;④老年股骨患者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⑤護患之間缺少必要的溝通;此次共發放調查問卷60份,收回60 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15.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其中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平均數(±s)表示,采用t 檢驗,當P <0.05 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問卷調查結果中發現,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占到老年股骨患者護理不安全因素的92%,其次為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不安全因素,占到老年股骨骨折患者護理不安全因素的80%,具體統計結果如表1 所示。

表1 老年股骨患者骨折護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在對10 名護理人員進行調查后發現,護理人員針對股骨骨折護理中不安全因素來源主要是通過培訓獲得的,占到總人數的90%,其次是經護理人員之間交流獲得的,占到總人數的80%,具體統計結果如表2 所示。

表2 老年股骨骨折護理不安全因素防范知識來源分析
在老年股骨骨折護理中不安全因素包括缺少對風險評估的能力的缺失,在老年股骨骨折護理中急性創傷性骨折是一種較為嚴重的創傷,此種病癥的死亡率高達18 至40%,導致患者在24 小時內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一般情況下是由于失血過多所引起的,同時也是存在醫療糾紛的最主要原因,因而一定要引起醫護人員的高度重視[2]。這就要求護理人員一定要強化對老年股骨骨折的風險評估能力,若是患者的生命體征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一定要快速做出反應,對風險進行準確評估,不能因錯誤或是沒有估計到風險,而耽誤患者的最佳治療時間;醫護人員缺乏護理責任心,在臨床護理中,一些護理人員的責任心不強,使其對患者病情觀察的不夠細致,針對一些由老年股骨造成的其他并發癥例如像活動性出血等癥狀,不能及時發現,報告給醫生[3];因護理人員在工作時間以及工作經驗能力等方面存在差異,因而在護理水平也會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容易引起患者以及家屬的不信任感,存在護理不安全因素。
專業的護理水平是保證護理質量的關鍵性因素。因而,護理人員不但要掌握各項護理技能,還要具備對事物敏銳的觀察力。強化對病人的監護力度,安排工作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和新工作的護理人員帶班,提高護理水平,將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同時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通過具體的業務學習,使新工作的護理人員能夠對護理操作熟練掌握,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同時,護理人員要牢固樹立起"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重視對護理質量的監督,強化每個護理環節的護理質量,并且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學會換位思考,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護理水平,防范不安全因素的發生。
綜上所述,針對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在護理時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包括:護理人員缺乏風險評估能力、缺少責任心、業務水平低、護患之間缺少溝通以及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不安全因素等;因此一定要強化對護理人員的技能培訓,提高其業務水平,并促進醫護之間的良好溝通,防范不安全因素的發生。
[1] 韋燕萍,黃美藹,黃如嬌,等.老年患者下肢骨折牽引術后的護理[J].中國醫藥導報,2011,(31)73 -74.
[2] 鐘翠嬋,龍國烽.老年股骨近端骨折中西結合非手術治療的護理干預[J].中國實用醫藥,2012,(15):199 -201.
[3] 郭瑞芳.老年患者骨牽引的問題及護理[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1,(S1):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