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安祿山干親結拜史事考評

2015-03-30 10:31:29
東方論壇 2015年6期

李 全 生

(煙臺大學 人文學院,山東 煙臺 264005 )

?

安祿山干親結拜史事考評

李全生

(煙臺大學人文學院,山東煙臺264005 )

摘 要:安祿山是發動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他熱衷于發展干親結拜關系,不僅與多人結拜過,還收認多人為義子,包括其八千親兵,成為史書上收認義子親兵數量最多者。安祿山發展干親結拜關系受到北方少數民族的干親結拜風俗、唐朝皇帝的干親結拜傾向、唐朝武將的干親結拜嗜好等社會歷史背景的影響。通過干親結拜,安祿山獲得了很高的發展平臺,鞏固了唐玄宗的寵信,壯大了自己的軍事實力,掌握了朝政動向,從而為發動叛亂創造了條件。

關鍵詞:安祿山;干親;結拜;安史之亂; 《新唐書》; 《舊唐書》

安祿山(703—757年),作為發動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而復雜的人物。他熱衷于發展干親結拜關系,這些干親結拜關系對他個人的發跡和安史之亂的策動,有著重要影響,但長期以來,這一研究闕如。本文對這一問題予以初步探索,以期增補相關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研究。

一、安祿山干親結拜史事考略

安祿山是歷史上發展虛擬血緣關系的一個典型,他的干親結拜事跡貫穿其人生的不同階段。與其他歷史人物的干親結拜事跡對比,安祿山可謂創造了三個記錄:第一,其有關干親結拜的史例最多;第二,其干親結拜的對象最為全面,包括了義父、義母、義子、結拜兄弟、結拜姐妹;第三,其收認義子的數量最多。

(一)與安氏兄弟結拜

安祿山生于長安三年(公元703年),營州柳城雜種胡人,①一說為西域人,參見崔明德:《安祿山祖籍為西域》,《史學月刊》1988年第2期。他原來沒有姓氏,名字叫軋犖山。母親阿史德氏是突厥人。少年喪父,跟著母親在突厥族里生活,母親改嫁給突厥人安延偃。安延偃的弟弟是胡將軍安波注,他們家族中還有一名胡將軍安道買,曾任代州(今山西代縣)北面的平狄軍(今山西朔縣東北)副使。大約安祿山十歲時,安氏家族破落離散,安延偃帶領安祿山、安波注的兩個兒子安思順和安文貞、安道買的兒子安孝節,一起逃離突厥,投奔安道買的另一個兒子、時任唐朝河東道嵐州(今山西嵐縣北)別駕的安貞節。安貞節非常感激安延偃救助了其兄長安孝節,就與這些安氏同輩結拜為兄弟。這一史事在兩《唐書》的《安祿山傳》中都有記載。就這些安氏兄弟而言,他們本來就有血緣關系,有的還是親兄弟,只有安祿山是個例外,雖然從封建宗譜關系上,安祿山與他們是堂兄弟或同族兄弟,但是卻沒有真正的血緣關系。所以,這一結拜,使得安祿山跟他們的關系更近一層。

這幾位與安祿山結拜的安氏兄弟中,后來以安思順最為出人頭地。安思順從軍戍邊四十余年,曾先后擔任河西軍、朔方軍節度使,乃唐玄宗時期的著名蕃將。難能可貴的是,雖然其自小與安祿山親密,卻漢化程度較高,忠于唐王朝,在安祿山叛變之前,就曾多次提醒朝廷安祿山“必反”。故而在安祿山反叛之后,免坐株連之禍,被征入朝,改任戶部尚書。

(二)被張守珪收為義子

張守珪(公元684—740年),字元寶,陜州河北(今山西平陸)人,唐朝名將。他治軍有方,膽略過人,多次與突厥、吐蕃、契丹等作戰,立下赫赫戰功,累官至輔國大將軍、右羽林大將軍,對開創“開元盛世”做出了較大的貢獻。對其與安祿山的干親結拜關系,《新唐書》卷225上《安祿山傳》中有這樣的記載:

張守珪節度幽州,祿山盜羊而獲,守珪將殺之,呼曰:“公不欲滅兩蕃邪?何殺我?”守珪壯其語,又見偉而皙,釋之,與史思明俱為捉生。知山川水泉處,嘗以五騎禽契丹數十人,守珪異之,稍益其兵,有討輒克,拔為偏將。守珪丑其肥,由是不敢飽,因養為子。后以平盧兵馬使擢特進、幽州節度副使。

《舊唐書》卷200上《安祿山傳》中記載,安祿山被張守珪抓獲是在開元二十年(732年),這時候安祿山是三十虛歲。已經虛度半生的安祿山可謂因禍得福,不僅沒有被作為一名偷羊賊處死,反而逢兇化吉,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隨后不久成為一方諸侯張守珪的義子。

(三)收李寶臣等人為義子

李寶臣(公元718-781年),字為輔,范陽(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本名張忠志,年少時擅長騎射,被已經身為節度使的安祿山選為射生官。天寶年間,跟隨安祿山入朝,被唐玄宗相中,留為射生子弟。后來安祿山反叛,張忠志遁歸范陽,“祿山喜,錄為假子,姓安,常給事帳中”(《舊唐書》卷142《李寶臣傳》)。安祿山被安慶緒殺死后,一度歸順朝廷,但首鼠兩端,在叛亂末期,才真正地“開土門路以內王師”。安史之亂平定后,張忠志被“賜鐵券,誓以不死”,封以檢校禮部尚書、成德軍節度使、趙國公,賜姓名曰李寶臣。

安祿山還有另外幾位史上留名、知名度不高的義子。姚汝能的《安祿山事跡》卷上提到了安祿山兩個義子王守忠和安忠臣,他們和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女婿歸義王李獻誠等人受到唐玄宗的召見。其中王守忠應該就是在《新唐書》卷6《代宗本紀》《舊唐書》卷200上《安祿山傳》《新唐書》卷225上《安祿山傳》等唐史書中出現的安守忠?!缎绿茣肪?92《顏杲卿傳》記載,安祿山還有一個名字叫李欽湊的義子。

(四)拜認楊貴妃為義母

天寶六年(747年),安祿山主動提出拜比自己小16歲的楊貴妃做義母,《新唐書》卷225上《安祿山傳》記載:“時楊貴妃有寵,祿山請為妃養兒,帝許之?!睏钯F妃收認安祿山為義子后,還上演了一出“三日洗兒”的鬧劇?!叭障磧骸北緸榕f俗,唐時盛行于宮中。嬰兒出生三天,要鄭重地為小兒舉行出生后的首次儀禮,因為儀式一定要包括給嬰兒洗浴,故叫“洗三”,或“洗兒會”。這是大喜事,要對下人有所賞賜,所賜金錢就稱為“洗兒錢”。安祿山被楊貴妃“洗三”之事發生在天寶十年(751年),安祿山的生日是正月初一,《安祿山事跡》卷上之中這樣記載:

后三日,召祿山入內,貴妃以繡繃子繃祿山,令內人以彩輿舁之,歡呼動地。玄宗使人問之,報云:‘貴妃與祿山作三日洗兒,洗了又繃祿山,是以歡笑。’玄宗就觀之,大悅,因加賞賜貴妃洗兒金銀錢物,極樂而罷。自是,宮中皆呼祿山為祿兒,不禁其出入。

《資治通鑒》卷216《唐紀32·天寶十年》中指出安祿山與楊貴妃干親掩蓋下的曖昧關系:“自是祿山出入宮掖不禁,或與貴妃對食,或通宵不出,頗有丑聲聞于外,上亦不疑也。”

(五)與楊家兄弟姐妹結拜

安祿山當了楊貴妃的義子后,每次進宮朝見唐玄宗,都先去拜望楊貴妃。唐玄宗覺得奇怪就問原因,安祿山回答說:“臣是蕃人,蕃人先母而后父?!碧菩诼犃朔浅8吲d,“遂命楊銛已下并約為兄弟姊妹”(《舊唐書》卷200上《安祿山傳》)。對此,元稹的《連昌宮詞》寫道:“祿山宮里養作兒,虢國門前鬧如市?!?/p>

(六)與吉溫結拜

吉溫(?-755年),出身于官宦世家,母親是百濟義慈王的曾孫女。開始唐玄宗不喜歡他,只任命他為新豐縣丞。后來,投靠李林甫,為其陷害李適之、楊慎矜等大臣,刑訊逼供,制造冤獄,成為一時的酷吏,擢升京兆府士曹、戶部郎中,常帶御史。吉溫不僅背靠李林甫這棵大樹,還極力尋求其他靠山,就將目光轉向了高力士和安祿山。《舊唐書》卷186下《吉溫傳》中記載:

溫又見安祿山受主恩,驃騎高力士居中用事,皆附會其間,結為兄弟。常謂祿山曰:“李右相雖觀察人事,親于三兄,必不以兄為宰相。溫雖被驅使,必不超擢。若三兄奏溫為相,即奏兄堪大任,擠出林甫,是兩人必為相矣?!钡撋綈傊?。

可見,吉溫不僅與安祿山稱兄道弟,而且共同密謀朝政大權,可謂沆瀣一氣,狼狽為奸。天寶十年(751年),“祿山加河東節度,因奏溫為河東節度副使,并知節度營田及管內采訪監察留后事”,成為安祿山的佐官,其后加封為雁門太守、魏郡太守。李林甫去世、楊國忠出任宰相后,舉薦吉溫為御史中丞,并充京畿、關內采訪處置使。吉溫赴京高就,安祿山對其送行頗為隆重,“令累路館驛作白帳以候之,又令男慶緒出界送,攏馬出驛數十步”。

吉溫與安祿山的結拜關系也給他帶來了殺身之禍。當朝宰相楊國忠跟安祿山逐漸矛盾加深,吉安二人關系密切,而且安祿山不斷奏請唐玄宗為吉溫加封。對此,楊國忠不能不忌恨,也不得不防范,而吉溫本不是良善之輩,其貪贓枉法之事不可避免,先是被貶官,再于天寶十四年(755年)被收捕,死于獄中。當年十一月,安祿山叛亂,當時有種說法是安祿山為吉溫報仇。安祿山兵克兩京后,曾“求得溫一子,才六七歲,授河南府參軍,給與財帛”。

(七)與哥舒翰結拜

哥舒翰(?-757年),西突厥別部人,出身高貴,是唐王朝在西部北疆抵御吐蕃的重要將領,頗有儒將風范,“好讀《左氏春秋傳》及《漢書》,疏財重氣,士多歸之”(《舊唐書》卷104《哥舒翰傳》)。安史之亂前,以軍功已官至河西節度使,封西平郡王,拜太子太保,兼御史大夫。

哥舒翰與安祿山的結拜最遲發生在天寶十一年(752年)年冬天?!杜f唐書》卷104《哥舒翰傳》記載如下:

翰素與祿山、思順不協,上每和解之為兄弟。其冬,祿山、思順、翰并來朝,上使內侍高力士及中貴人于京城東駙馬崔惠童池亭宴會。

這一時期,哥舒翰、安祿山、安思順都是大唐王朝頗為倚重的戍邊名將,他們的失和對大唐江山不利,作為皇帝,唐玄宗希望他們關系和睦。所以,促成了他們三人之間的結拜。少年安祿山曾經與安氏兄弟結拜過,這里安祿山與安思順可謂二度結拜。

安史之亂發生后,唐軍大將封常清、高仙芝兵敗被朝廷處斬,叛軍兵臨潼關,長安危在旦夕,哥舒翰正因中風而在長安的家中休養,遂成為最佳掛帥人選。哥舒翰被拜為皇太子先鋒兵馬元帥,領軍二十萬,赴潼關拒敵,唐玄宗親率百官為其送行,不久又加封其為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位列宰輔。

哥舒翰如此受到皇帝的器重,首先倒霉的是他的結拜兄弟安思順。前文所述,安祿山叛亂之初,安思順本來已經“政審通過”,“免坐株連之禍,被征入朝,改任戶部尚書”。但哥舒翰卻“肆志報怨”,偽造安祿山寫給安思順的密信,誣奏安思順與安祿山“潛通”,使得安思順被冤殺。這一事件引起與哥舒翰不和的當政者楊國忠的驚懼,將相二人相互防范,矛盾加劇。本來,哥舒翰的御敵之道是守關待變,但楊國忠蠱惑唐玄宗令其主動出擊,導致哥舒翰在潼關以東全軍覆沒。哥舒翰自己也被叛軍擒獲。在自己大逆不道的結拜兄弟面前,哥舒翰完全喪失了氣節?!缎绿茣肪?35《哥舒翰傳》記載如下:

祿山見翰責曰:“汝常易我,今何如?”翰俯伏謝罪曰:“陛下撥亂主。今天下未平,李光弼在土門,來填在河南,魯炅在南陽,臣為陛下以尺書招之,三面可平?!钡撋綈?,即署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翰以書招諸將,諸將皆讓翰不死節。祿山知事不可就,囚之。東京平,安慶緒以翰度河。及敗,乃殺之。

而《舊唐書》卷104《哥舒翰傳》記載的是安祿山殺了哥舒翰,因《新唐書》優于《舊唐書》,對此多采信新唐書的說法。

(八)大規模收養親兵義子

安祿山大規模收養義子親兵,《舊唐書》中本沒有記載,最早是出現在《安祿山事跡》卷上之中:

祿山恃此,曰增驕恣。嘗以曩時不拜肅宗之嫌,慮玄宗年高,國中事變,遂包藏禍心,將生逆節。乃于范陽筑雄武城,外示御寇,內貯兵器,養同羅及降奚、契丹曳落河八千余人為假子,及家童教弓矢者百余人,以推恩信,厚其所給,皆感恩竭誠,一以當百。

這里的“曳落河”指的是“蕃人健兒”①此為曾貽芬點注,參見姚汝能撰,曾貽芬校點:《安祿山事跡》,第12頁。參見戴顯群:《唐五代假子制度的類型及其相關問題》,《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3期。。這里的所謂“假子”在史書中經常出現,有研究者指出,唐五代時期假子分三種類型:第一種類型為人數很少的真正的養子;第二種類型為數量眾多的親兵型;第三種類型數量介于前兩種類型之間,雖改隨養父姓,但并無真正的家庭關系。①此為曾貽芬點注,參見姚汝能撰,曾貽芬校點:《安祿山事跡》,第12頁。參見戴顯群:《唐五代假子制度的類型及其相關問題》,《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3期。這八千多假子應該屬于第二種類型,即安祿山的精銳親兵。而前文所述及的安忠志(李寶臣)、安守忠(王守忠)和安忠臣,則屬于第三種類型,即一般意義的干兒義子。

《新唐書》卷225上《安祿山傳》中也采納了《安祿山事跡》這一說法。歷史上,大規模收養義子的史例并不少,但安祿山卻在收養義子的數量上創了記錄,從現有文獻記載看,尚無出其右者。

二、安祿山熱衷于干親結拜的歷史原因

由前文可知,安祿山發展干親結拜關系,除少數早年時期屬被動型的之外,大部分是其主動性結認,而這些主動性結認,都是為了追求個人私利,帶有強烈的政治目的,這是顯而易見的。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歷史人物的社會行為,不可避免地受到當時社會歷史背景的影響,這也是安祿山熱衷于干親結拜的歷史原因所在。

(一)北方少數民族的結認風俗

從歷史上來看,北方少數民族歷來熱衷于干親結拜。早在西漢初年,匈奴單于冒頓與漢高祖劉邦“約為昆弟”(《史記·匈奴列傳》)。老上單于稽粥與漢文帝“結兄弟之義,以全天下元元之民”(《史記·孝文本紀》)。烏維單于則主動示好,提出與漢武帝“結為兄弟”,但雙方因誤會而失和,結拜之事不了了之(《漢書》卷94上《匈奴傳》)。

兩晉南北朝時期,隨著民族融合,北方少數民族中杰出人物的干親結拜記載大為增多。主要有:彭蕩仲等與賈疋“結為兄弟”(《晉書》卷60《賈疋傳》),拓跋猗盧與劉琨“結為兄弟”(《晉書》卷102《劉聰載記》),段匹磾與劉琨“約為兄弟”(《晉書》卷62《劉琨傳》),石勒曾與段匹磾(《晉書》卷63《段匹磾傳》)、王如(《晉書》卷100《王如傳》)、張督(《晉書》卷104《石勒載記上》)、張伏利度(《晉書》卷104《石勒載記上》)多人結拜過,石虎與段匹磾(《晉書》卷63《段匹磾傳》)、段就六眷(疾陸眷)(《晉書》卷104《石勒載記上》)、段文鴦(《晉書》卷63《段匹磾傳》)結為兄弟,姚襄與張平“結為兄弟”(《晉書》卷112《苻生載記》),慕容垂與鄧羌“結為異姓兄弟”(《北史》卷21《鄧彥海傳》),元天穆與爾朱榮“深相結托,約為兄弟”(《魏書》卷14《元天穆傳》),隱士趙逸被元悅“拜為義父”(《洛陽伽藍記·景興尼寺》),爾朱兆與高歡兩度“誓為兄弟”(《北齊書》卷1《神武紀上》),宇文泰與薛孝通“結為兄弟”(《北史》卷36《薛孝通傳》),和士開和高阿那肱拜認陸令萱為義母(《北史》卷92《穆提婆傳》)。

《顏氏家訓·風操篇》記載南北朝時期北方人“行路相逢,便定昆季,望年觀貌,不擇是非,至有結父為兄、托子為弟者”。可見,結拜已經成為相當流行的風俗,而當時北方人風俗相當程度受到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影響。

隋末唐初,史書中涉及較多的是進入中原的胡人和突厥人的干親結拜史例。主要有:王世充請為皇泰主楊侗之母劉太后的義子(《新唐書》卷85《王世充傳》),東突厥始畢可汗與起兵前的李淵結拜(《舊唐書》卷62《鄭元璹傳》),突利可汗則與時為秦王的李世民結為兄弟(《新唐書》卷215上《突厥傳上》),后突厥可汗默啜請拜認為武則天的義子(《新唐書》卷215上《突厥傳上》),索元禮收認薛懷義為義子(《新唐書》卷209《索元禮傳》)。

安祿山身為突厥人,又長年身處少數民族聚居很多的幽燕地區,不可避免地受這一干親結拜風俗的影響。

(二)唐朝皇帝的干親結拜傾向

唐朝皇族崛起于西魏北周時期,與北方民族通婚較多,有相當程度的胡人血統,在文化上,不可避免地受到北方民族結拜風俗的影響,表現出干親結拜的傾向。除了前文提及的唐初皇帝與突厥可汗的結拜外,還有隨后安史之亂中時為太子的李豫與回鶻葉護王子的結拜(《舊唐書》卷11《代宗本紀》)。不僅如此,唐朝皇帝還熱衷于促成他人的干親結拜,如前文中提到的唐玄宗促成安祿山與楊貴妃姐妹兄弟的結拜、促成安哥三位將領的結拜。之前則有監察御史崔琬彈劾胡作非為的宗楚客,唐中宗命二人“結為兄弟以和解之”(《資治通鑒》卷209《唐紀25·景龍三年》)。

如果說北方民族的干親結拜風俗還只是文化的影響,而唐朝皇帝的干親結拜傾向則具有政治壓力和導向性,“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文武眾臣紛紛效仿,安祿山當然更是趨之若鶩。

(三)唐朝武將的干親結拜嗜好

唐朝時期的武將,有著明顯的干親結拜嗜好。他們紛紛收養義子,義子中出色者作為軍事將領栽培,參與重要的軍事決策和戰場指揮。除了前文提及的幽州節度使張守珪以安祿山為義子外,還有范陽將領張鎖高收張忠志為義子(《舊唐書》卷142《李寶臣傳》)、朔方節度使李懷光收石演芬為義子(《新唐書》卷193《石演芬傳》),成德軍節度使王武俊收認五哥之為義子(《舊唐書》卷142《王廷湊傳》)等。這些武將還將大量親兵集體收養為義子,其中魏博節度使田承嗣有義子三千人(《太平廣記》卷195《豪俠三》),淮西節度使李希烈收養義子千余人(《新唐書》卷153《顏真卿傳》)。

除了收養義子外,武將們也貢獻了不少與人結拜的史例,例如:左金吾大將軍程伯獻與宦官高力士結拜(《舊唐書》卷184《高力士傳》)、河東節度使王思禮與救命恩人張光晟結拜(《舊唐書》卷127《張光晟傳》)、成德軍節度使王武俊與李抱真結為兄弟(《舊唐書》卷132《李抱真傳》)、汴宋節度使劉玄佐與韓滉結拜(《新唐書》卷126《韓休傳附滉傳》)。

對于唐朝武將的干親結拜之風,有研究者認為起源于隋末動亂年代,“一些人口眾多、勢力強大、聚族而居的宗族,便憑藉這些所謂的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趁機招兵買馬,擴大勢力,獨霸一方。這種行為,給當時社會上其他一些空有政治野心、卻無龐大的家族勢力作后盾的人物以啟示,于是他們大量收認義子,組成似是而非的‘宗族’集團,來謀取政治權力和經濟利益?!雹傩焱ピ浦骶帲骸吨袊鐣ㄊ贰に逄莆宕怼罚?91頁。

上述史例有的發生在安祿山之后,當然對安祿山的干親結拜不構成影響。我們只是據此說明有唐一代武將中此風之盛。在這方面,安祿山可謂深受唐朝武將文化圈的影響,又“出于藍而勝于藍”,獨領風騷。

三、安祿山干親結拜的歷史影響

安祿山的干親結拜,是歷史的產物,又反過來影響了歷史。他的相關事跡對其自身發跡和得勢產生了很大的作用,對安史之亂產生了重要影響。這是我們研究安史之亂和唐朝中后期歷史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

(一)獲得了很高的發展平臺

安祿山被張守珪收認為義子這一干親結拜行為,表面上看,安祿山是被動接受的一方,但與其之前“五騎禽契丹數十人”“有討輒克”等表現出來的軍事才能是分不開的,與其對張守珪的言聽計從也有很大關系。可以說,這一結認關系的確立,安祿山的才能和狡黠也發揮了很大作用。成為張守珪的義子,安祿山便開始了自己的飛黃騰達之路,軍職不斷擢升,很快地由偏將,躍升為平盧兵馬使、幽州節度副使。更為重要的是,作為節度使的義子,安祿山可以較為自由的出入張守珪的府邸,出席不同高級場所,參加重要會議,甚至得以參與重要軍事決策,使其見識和才干大為增加,為其日后成為三鎮節度使打下了基礎。

(二)鞏固了唐玄宗的寵信

安祿山成為天寶年間最重要的藩鎮將領是其獲得了唐玄宗寵信的結果。安祿山獲得寵信的途徑有三:一是行賄,“使者往來,陰以賂中其嗜,一口更譽,玄宗始才之”(《新唐書》卷225上《安祿山傳》);其二軍功,安祿山有一定的軍事才能,再兼以虛報冒功,唐玄宗沉湎于盛世美夢,將其視為東北方邊境的屏障;其三善于表忠,安祿山“陽為愚不敏蓋其奸,承間奏曰:‘臣生蕃戎,寵榮過甚,無異材可用,愿以身為陛下死。’天子以為誠,憐之。令見皇太子,不拜。左右擿語之,祿山曰:‘臣不識朝廷儀,皇太子何官也?’帝曰:‘吾百歲后付以位?!x曰:‘臣愚,知陛下不知太子,罪萬死?!嗽侔荨薄!巴硪娣剩咕徏跋?,奮兩肩若挽牽者乃能行,作《胡旋舞》帝前,乃疾如風。帝視其腹曰:‘胡腹中何有而大?’答曰:‘唯赤心耳!’”(《新唐書》卷225上《安祿山傳》)

在此基礎上,安祿山的干親結拜使唐玄宗的寵信進一步得以鞏固。安祿山的三例干親結拜事跡與唐玄宗有關。拜楊貴妃為義母干娘,是安祿山主動提出的,這一結認關系使安祿山拉近了與唐玄宗的關系。與楊氏兄弟姐妹的結拜和與哥舒翰的結拜都是由唐玄宗促成的,前者使安祿山與皇親國戚的關系加強,后者給唐玄宗以聽從圣命、忠心耿耿的假象。

(三)壯大了自己的軍事實力

安祿山收養義子,壯大了自己的軍事實力。李寶臣、王守忠、安忠臣、李欽湊等義子,都是甘心助紂為虐、足以獨當一面的將才,他們在安史之亂的初期極力為安祿山賣力,都發揮過很多作用。李寶臣曾率驍騎八千入太原,劫太原尹楊光翙出太原,萬兵追趕卻不敢靠近。后來,他又受命駐軍井陘(今河北省井陘縣西北)與唐軍對峙(《舊唐書》卷142《李寶臣傳》)。王守忠(安守忠)先是“屯苑中”,后來與張通儒等“屯長安”,安慶緒自立后,更受重用,先后為“左威衛大將軍”“左羽林軍大將軍、歸德郡王”,直至為史思明所殺(《新唐書》卷225上《安祿山傳》)。李欽湊曾經在安史之亂初期率兵七千駐守土門,土門離常山近,被忠于朝廷的常山太守顏杲卿設計殺死(《新唐書》卷192《顏杲卿傳》)。

安祿山的八千義子親兵,有極強的戰斗力,是其發動叛亂的重要依靠力量。雖說這八千義子親兵在叛亂中的表現,史書沒有專門記載,但是叛軍初期勢如破竹的攻擊力,與這支生力軍是分不開的。

(四)掌握了朝政動向

因為安祿山“包藏禍心,將生逆節”,所以身處范陽,卻心在魏闕,非常注意搜集京城和朝政信息情報,精心地為叛亂做準備。為此,他派遣專門的情報官員“劉駱谷居京師,伺朝廷隙”。其子安慶宗為太仆卿,留京城為官,娶宗室女榮義郡主,便于探聽朝廷和皇室的信息。除此之外,他的干親關系在這方面也發揮作用:他依仗與楊貴妃的結認關系,自由地出入皇宮,可以耳聞目見許多重要朝政信息;與楊家兄弟姐妹的結拜和交往,也增加了一條情報來源渠道;而其結義兄弟吉溫由安祿山手下的魏郡太守,赴京升任御史中丞兼京畿關內采訪處置使后,成為安祿山在朝政中的高級間諜,“朝廷動靜,輒報祿山,信宿而達”(《舊唐書》卷186下《吉溫傳》)。

正因為早年獲得了極高的發展平臺,安祿山才得隴望蜀,個人野心極度膨脹;正因為獲得了唐玄宗的寵信,安祿山才能從容地在朝廷毫無戒備的條件下做好叛亂的充分準備;正因為收養了義子親兵之類雄兵強將,安祿山才有發動叛亂的資本,并在叛亂初期屢屢獲勝;正因為掌握了朝廷動向,洞知兩京和中原地區的虛實,安祿山才“計天下可取”,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悍然發動叛亂。

參考文獻:

[1] 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2] 宋祁,歐陽修.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3] 姚汝能.安祿山事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 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

[5]徐庭云.中國社會通史·隋唐五代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責任編輯:侯德彤

A Preliminary Study on An Luanshan's Establishing Nominal Kinship

LI Quan-sheng
( College of Humanities, Yantai University, Yantai 264005, China )

Abstract:As the chief criminal of An-Shi Rebellion, An Lushan was keen on establishing nominal kinships with others. He adopted 8,000 bodyguards as foster sons, a record number in Chinese history. An Lushan's deed was infl uenced by historical and social backgrounds, including establishing nominal kinship customs practiced by the northern minorities, emperors' nominal kinship tendency and generals' addiction to nominal kinship in the Tang Dynasty. Through establishing nominal kinships, An Lushan got a better development platform, consolidated emperor's trust, expanded his military strength, and mastered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information, laying foundations for his rebellion.

Key words:An Lushan; nominal kinship; An-Shi Rebellion; The New Book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Old Book of the Tang Dynasty

作者簡介:李全生(1968-),男,漢族,山東萊陽人,煙臺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歷史社會學。

收稿日期:2015-09-28

中圖分類號:K242.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7110(2015)06-0063-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vr|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青青青视频蜜桃一区二区| 视频二区欧美|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片|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午夜精品影院| 国产喷水视频| AV在线天堂进入|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亚洲精品午夜天堂网页|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彩在线视频50| 日韩不卡免费视频| 天天色综合4| 欧美a在线| 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无码电影| 国产精品无码AV中文| 国产在线啪| 在线日韩一区二区|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国产黄色爱视频| 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久久91精品牛牛| 亚洲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中文字幕网|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亚洲一区第一页| 日韩av手机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国内视频精品| 亚洲品质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爽爽视频| 欧美三级自拍| 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国产黄色片在线看| 国产美女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视频| 国产chinese男男gay视频网| 在线中文字幕日韩|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国产真实二区一区在线亚洲|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va| 国产欧美日韩18|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清纯| 毛片基地视频| 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的毛片| 国产午夜看片|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下载| 欧洲极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女主播一区| 天堂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偷国产偷在线高清| 国产区成人精品视频| 午夜爽爽视频| 国产成人高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国产色图在线观看| 2020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国产成人一二三| 国产精品女主播|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永久免费AⅤ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国产特级毛片| 国产高清色视频免费看的网址|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亚洲av无码牛牛影视在线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