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曉膠,王正文,李佳林,侯 彪,黃勝先*
(1.黔東南州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貴州凱里 556000;2.貴州省黔東南州農業科學院,貴州凱里 556000)
?
不同顏色粘蟲板及食物誘集劑對藍莓黑腹果蠅的誘集效果
秦曉膠1,王正文2,李佳林2,侯 彪1,黃勝先2*
(1.黔東南州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貴州凱里 556000;2.貴州省黔東南州農業科學院,貴州凱里 556000)
[目的]尋找黑腹果蠅高效、低毒和安全的生物防治措施,為黑腹果蠅發生測報及有效防控提供參考。[方法]研究不同顏色粘蟲板及食物誘集劑對藍莓黑腹果蠅的田間誘集效果。[結果]藍色粘蟲板和葡萄、香蕉和糖醋酒液引誘劑誘捕黑腹果蠅的效果最佳。[結論]綜合因素考慮,可使用藍色粘蟲板與糖醋酒液引誘劑相結合的方式防治黑腹果蠅。
藍莓;黑腹果蠅;粘蟲板;誘集劑;誘集
藍莓,學名越橘,屬于杜鵑花科藍莓屬植物,2000年貴州省黔東南州利用獨特的氣候資源發展山區農村經濟,改善荒山生態環境,對藍莓進行引種栽培,栽培時間已有14年,并成為貴州省有機藍莓主要產區。隨著黔東南州有機藍莓產業的不斷發展,黑腹果蠅成為藍莓生產上的主要害蟲,5~9 月藍莓進入成熟采收期,藍莓果味香氣濃郁而質軟,極易被果蠅幼蟲取食危害,導致受害果果汁外溢,果肉稀軟,品質變劣,產量下降,嚴重影響藍莓的鮮銷和深加工,成為藍莓產業穩步發展的制約因素。有機藍莓是在“有機農業”規定下生產,拒絕任何人工合成的農藥,生物防治承擔了藍莓有機生產過程中病蟲害防治主要任務。筆者研究了不同顏色粘蟲板及食物誘集劑對黑腹果蠅的誘集效果,以期為黑腹果蠅發生測報及有效防控提供理論依據。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貴州省麻江縣宣威鎮麻江縣藍莓科技示范園進行,該地區屬黔中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為15.7 ℃,年平均雨量為1 266 mm,無霜期為293 d。以4~7年生藍莓結果樹為試材,品種以兔眼藍莓為主。
1.2 材料 粘蟲板:選用佳多公司生產的佳多牌黃色、粉色、灰色、青色(天藍色)、紫色、綠色、藍色、白色、紅色和黑色10種有色粘蟲板,粘蟲板長為240 mm,寬為200 mm。30%敵百蟲乳油(廣西易多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糯米白醋(湖南長沙九陳醋業公司)、52°純高粱白酒(貴州醬宗源酒業有限公司);葡萄、蘋果、香蕉、桃、梨、藍莓、白糖(散裝)均購自市場。引誘瓶為500 ml礦泉水瓶,自制,在瓶中部相對應兩側部位開5 cm×3 cm的2個小口。
1.3 方法
1.3.1 不同顏色粘蟲板對藍莓上黑腹果蠅的誘集效果。參考孫猛等[1]的研究方法,在藍莓成熟階段(5~9月),使用鐵絲穿入粘蟲板的2個孔中,懸掛在藍莓樹頂端等高位置,板面與行的走向垂直,隨機懸掛不同顏色的粘蟲板,每個粘蟲板間隔約1 m,5次重復,每月5、15和25日調查誘集成蟲數量,并更換粘蟲板。
1.3.2 不同食物誘集劑對藍莓上黑腹果蠅的誘集效果。在藍莓成熟階段(5~9月),稱取500 g成熟的葡萄、蘋果、香蕉、桃、梨和藍莓,用榨汁機榨汁,然后配成以水果汁(汁+果渣)、酒、醋、水、敵百蟲比例為10.0∶10.0∶10.0∶20.0∶0.5的溶液,使用糖醋酒液為對照(糖、酒、醋、水、敵百蟲比例為5.0∶10.0∶10.0∶20.0∶0.5)[2],共7個處理。參考太一梅等[3-4]的研究方法,于藍莓成熟階段(5~9月),在試驗點懸掛糖醋液誘集瓶,設置5個誘集瓶,做好標簽,3次重復,然后選擇高度適中的藍莓樹,隨機垂直懸掛各引誘瓶,每瓶裝液150 ml,瓶底離地1.2 m。每月5、15和25日調查誘集成蟲數量,并更換糖醋液,果汁要現榨現用。
2.1 不同顏色粘蟲板對藍莓上黑腹果蠅的誘集效果 10種顏色粘蟲板對黑腹果蠅的誘集效果不同(表1)。黑腹果蠅對顏色的嗜好順序為藍色>青色>黃色>粉色>紫色>白色>綠色>灰色>紅色>黑色。黑腹果蠅最嗜好的顏色為藍色,共收集112.59頭,與其他9種顏色的粘蟲板誘集的蟲數之間差異極顯著。蟲數最少的是黑色板,共收集1.89頭。但粉色、紫色和白色對黑腹果蠅的誘集效果差異不明顯。
由圖1可知,在藍莓主要生長期的5~9月份,10種顏色粘蟲板對黑腹果蠅成蟲的誘集趨勢基本一致。6月份誘蟲數量最多,5、7月份誘蟲較多,8、9月份誘蟲數量最少,這與藍莓園內黑腹果蠅的季節性發生規律、環境因子和藍莓成熟時間有關。5、6、7 月份是黔東南州麻江地區藍莓成熟期,所以為黑腹果蠅成蟲發生高峰期,8 月份隨著藍莓果實的采摘,果實數量的減少,成蟲量開始減少,9月份5代成蟲開始回遷產卵越冬,蟲量急劇下降。

表1 10種顏色粘蟲板對藍莓黑腹果蠅成蟲的誘集效果
注:同列數據后不同大、小寫字母分別表示處理間在0.01、0.05水平差異顯著(Duncan氏新復極差測驗法測驗)。
2.2 不同食物誘集劑對藍莓上黑腹果蠅的誘集效果 由表2可知,5個月內不同食物配比的引誘劑對藍莓果蠅成蟲誘捕數量以葡萄引誘劑最多,達27 579.00頭,占誘捕總量的18.99%;其次為香蕉引誘劑,誘蟲量為26 244.00頭;第三為對照的糖醋酒液,誘蟲量為25 128.00頭;桃引誘劑誘捕效果最差,為12 730.00頭,其誘蟲量僅占誘捕總量的8.76%。通過方差分析檢驗,差異性顯著,表明不同食物引誘劑對藍莓果蠅的誘捕效果有極顯著差異。引誘劑對藍莓果蠅的誘集數量在5、6、7月上旬均為高峰值,與藍莓果實的成熟盛果期時間接近,表明藍莓果蠅發生數量與果實成熟度關系密切。

表2 不同食物誘集劑對黑腹果蠅成蟲的誘集效果
注:同列數據后不同大、小寫字母分別表示處理間在0.01、0.05水平差異顯著(Duncan氏新復極差測驗法測驗)。
田間觀察黑腹果蠅危害藍莓,在5~7月藍莓果實逐漸成熟時期,果質變軟后,雌成蟲產卵于果實表面,孵化幼蟲蛀食危害。試驗結果表明,在藍莓黑腹果蠅發生高峰期,使用藍色粘蟲板對藍莓上黑腹果蠅誘集效果最佳;使用青色或黃色粘蟲板對黑腹果蠅也有一定的誘集效果;使用葡萄、香蕉和糖醋酒液引誘劑對黑腹果蠅有較好的誘集效果,但通過綜合因素考慮,使用葡萄、香蕉成本較高,而且費時,所以糖醋酒液引誘劑為最佳誘集黑腹果蠅的配方。因此,在有機藍莓園內,黑腹果蠅發生高峰期,可使用藍色粘蟲板與糖醋酒液引誘劑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防治。在使用該2種防治方法時,要及時更換補充沒有粘性的色板和沒有液體的糖醋酒液引誘器。該研究未涉及粘蟲色板和糖醋酒液引誘器最佳懸掛密度,后續試驗有待研究。
[1] 孫猛,郅軍銳,姚加加,等.不同顏色粘蟲板對切花月季上西花薊馬誘集效果[J].北方園藝,2010(10):186-188.
[2] 徐芳玲,謝莉華,龍培仲.不同引誘劑對藍莓果蠅田間誘捕效果研究[J].中國南方果樹,2012,41(6):66.
[3] 太一梅,朱斌,吳俊濤,等.昆明地區楊梅果蠅發生規律研究[J].云南農業科技,2012(S1):25-27.
[4] 孫道旺,楊明英,曹繼芬,等.果蠅對云南楊梅的危害及發生規律研究初報[J].西南農業學報,2005,18(6):786-790.
Trapping Effects of Different Colors of Sticky Traps and Food Trapping Agents againstDrosophilamelanogasteron Blueberry
QIN Xiao-jiao1, WANG Zheng-wen2, LI Jia-lin2, HUANG Sheng-xian2*et al
(1. QDN Forestry Investigation and Planning Academy, Kaili, Guizhou 556000; 2. QDN Agricultural Sciences Academy of Guizhou Province, Kaili, Guizhou 556000)
[Objective] Efficient, low-toxicity and safe biological measures forDrosophilamelanogasterwere found out for occurring prediction and effective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ofDrosophilamelanogaster. [Method] Field trapping effects of different colors of sticky traps and food trapping agents againstDrosophilamelanogasteron blueberry were studied. [Result] Blue sticky traps and food trapping agents like grape, banana as well as sweet-sour wine liquid had good trapping effects onDrosophilamelanogaster. [Conclusion] In a comprehensive view, combing blue sticky traps with sweet-sour wine liquid could be used to controlDrosophilamelanogaster.
Blueberry;Drosophilamelanogaster; Sticky traps; Trapping agent; Trap
貴州省農業攻關項目(黔科合NY[2013]3046號)。
秦曉膠(1986- ),女,吉林敦化人,助理工程師,在讀碩士,從事森林保護研究。*通訊作者,農藝師,碩士,從事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研究。
2015-04-16
S 436
A
0517-6611(2015)17-1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