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憲軍
(湘西自治州煙草專賣局(公司)鳳凰縣局(分公司),湖南鳳凰416200)
?
鳳凰縣煙葉收購等級質量控制的方法與途徑
龍憲軍
(湘西自治州煙草專賣局(公司)鳳凰縣局(分公司),湖南鳳凰416200)
從人員、技術和管理等方面對鳳凰縣煙葉等級質量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影響煙葉等級質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為提升鳳凰縣煙葉收購等級質量及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利依據。
鳳凰縣;煙葉收購;等級質量;控制
煙葉收購是煙葉生產工作中的重要環節,煙葉分級好壞影響到煙葉等級純度,進而影響煙農效益,也影響到工業企業的原料使用。而烤煙收購環節中煙葉等級純度是衡量煙葉質量的一項重要內容[1]。盡管近年來煙葉等級純度大幅度提高[2],但仍然存在把內、包內純度不高的問題,煙葉質量穩定性和均質性較差,部分等級純度仍處于較低水平,降低了煙葉基地原料供應能力和質量控制能力,影響了“原料保障上水平”的穩定。能否準確進行煙葉質量控制,對于維護煙農利益,保持收購工作平穩有序具有重要作用。筆者分析了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鳳凰縣烤煙收購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路徑,并在實踐工作中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
在2013年收購檢查中發現,煙葉質量經常出現的問題是等級合格率低、等級純度差;主要表現為混部位、混顏色、正組混副組、混低等級煙葉,同時也有煙葉水分超限、霉變、包中有雜物、燒包等現象。對2013年鳳凰縣各收購點煙葉收購等級的檢查結果見表1。
表1 2013年鳳凰縣煙草分公司原煙抽查檢驗 %
2.1 檢驗人員執行國家標準不到位 一是顏色把握不準確。在收購中,混色現象表現為將正黃色列入了橘黃色范圍,檢驗人員不能正確理解檸檬色和橘黃色的概念和其色域范圍,出現了以煙比煙、以色比色的現象,把淡黃色定成檸檬色后,把正黃色定成橘黃色。二是部位把握不準確。在檢查中發現,檢驗人員把生產水平較低、煙葉身份較差的上部葉混入中部葉收購,特別是B2L等級混入到C4L等級進行收購,以及B1F等級混入到C2F等級進行收購。同時也存在對中、下部葉部位把握不準,導致一定量的下部葉(如X2F等)混入中部葉進行收購。三是非正常煙葉等級把握不準確。在正常生產情況下,煙株上著生的煙葉自下而上,其外觀特征、化學成分和內在質量的變化都有著一定規律,在煙葉分級中較容易識別,但在一些非正常生產措施或環境條件下所產的煙葉,與正常煙葉的外觀不一致,造成檢驗人員在實際煙葉分級判定時較難把握。
2.2 煙農質量意識不強 一是保管不當。在煙葉下炕后,煙農沒有及時分級保管,導致煙葉水分超標,甚至潮紅或退色;而收購人員沒有準確把握,造成副組煙葉也進入了正組進行收購。二是部分煙農思想認識出現偏差,受利益驅動,存在蒙混過關的僥幸心理,在分級成捆期間,有意將低價煙葉混入價格較高的組別,以達到以次充好的目的,嚴重影響了初烤煙葉分級純度。
2.3 入戶預檢指導不到位 入戶預檢工作是做好煙葉收購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對提高煙葉收購純度和等級合格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部分預檢員并沒有明白入戶預檢真正的目的,工作職責不到位,工作質量不達標,沒有正確指導煙農分級,達不到入戶預檢工作的真正要求。
2.4 成件質量把關不嚴 成件是煙站煙葉收購最后一個環節,煙站及收購點往往是在這個環節忽視了煙葉等級質量,對成件質量把關不嚴,造成成件煙包內混級、混青現象嚴重,包內或包間等級質量均勻性極差,同時也存在水分超限、壓油以及含雜物等現象。
3.1 加強對煙農和技術員的技術培訓,提高分級技能水平 加強培訓指導是提高煙農分級水平的主要途徑,也是一項行之有效的基本措施。一是結合生產實際,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在煙葉收購前對煙農展開輪訓,真正做到技術指導到村、到戶、到炕,提高煙農質量意識,提高煙農的分級技能水平。同時要求煙農嚴格按照“烤一炕、下一炕、初分一炕”的工作要求,在下炕解竿時,先去青去雜后,再按分級因素進行分級,做到同等級煙葉顏色、長短基本一致;有效減少煙農分級中混雜、混部位現象。二是加強對檢驗人員和分級隊員的培訓,準確把握分級要領,提高業務水平和能力,嚴格持證上崗制度。同時,在收購過程中針對部分分級技能不強的隊員,配備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跟蹤指導,做到有錯必究,營造不懂就問的良好學習氛圍。
3.2 做好精準預檢預約,推行“三段式”收購模式,加強初分環節煙葉等級質量控制 精準預檢預約就是在收購開秤前,煙葉預檢人員進村入戶,指導和幫助煙農進行初步分級,并進行預檢和明確約定售煙時間、地點、數量及等級范圍的一項工作活動。通過精準預檢預約可以有效提高初分煙葉等級純度和等級合格率。一是組建一支優秀的預檢預約隊伍,做好崗前培訓,強化責權利,明確每位預檢員的工作任務,全面開展小等級入戶預檢,同時推行“兩桿去青雜、分級后扎小捆,下部葉六小捆成一大捆,中、上部葉四小捆成一大捆”的成捆模式,把初分等級不純的問題首先在農戶家解決,提高煙農分級到位率。二是聽取基層站點和煙農建議,實行“三段式”收購模式,即根據煙葉預測的產量,按上、中、下3個煙葉部位分時段進行3次預約收購。通過精準預約和“三段式”收購模式可以有效減少驗級人員等級部位評判有誤的現象,提高了煙葉收購質量,提升了服務煙農的水平,為散煙收購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3.3 探索收購模式,強化收購管理,加強收購環節煙葉等級質量控制 一是通過學習和借鑒其他產區煙葉收購管理模式,積極推廣散煙收購,煙農不用扎把,直接將煙葉打捆打包再到煙站交售,從源頭杜絕了人為摻雜使假、混色混級、異級扎把等現象,也控制了非煙雜物混入,提升了煙葉等級純度。二是加強煙站定級收購管理,規范收購站點驗收工作流程,嚴格執行初驗編碼、封閉定級的程序,杜絕了人情煙、關系煙的收購。三是準確執行國家標準,堅持對樣收購,保證定級的準確性,真正做到按質論價,充分保護煙農的合理利益。對等級混亂、顏色混亂的煙葉拒絕收購,并動員煙農重新整理,并經二次預檢合格后,再進行交售。四是加強對收購等級質量的監督考核,嚴格落實檢驗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對收購入庫煙葉等級質量抽查,對不合格煙葉及時做出處置。通過這些措施,提高了收購管理水平,也加強了煙葉收購質量控制力度。
3.4 明確打包流程及操作規范,加強成件環節煙葉等級質量控制 一是加強入庫煙葉堆垛管理,煙葉在庫內應按品種、分區分等級整齊堆放,嚴禁混級、串級。二是及時成件,嚴格執行當日成件制,當天收購的煙葉必須當天成件,不同等級的煙葉并不能進行配包成件,同一等級煙葉庫存不得超過單包重量。三是加強成件前抽驗,對等級不符或均勻性差、水分超限的煙葉及時進行處理;按上級規定統一用打包機成件并縫包,每包縫針不少于30針,確保煙葉不外露;提高成件質量。四是做好煙包的打碼貼碼工作,確保碼單信息與包內煙葉等級相一致。五是加強對成件后煙葉質量抽查,對抽檢不合格的煙葉要求返工,嚴把成件煙葉的出庫關。
3.5 健全煙葉收購規范管理制度 要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違章必究,加強規范管理制度建設。在煙葉收購、調、存、運等各個環節都有約束機制,明確崗位責任、操作規程和具體的獎懲措施。一是進一步建立健全責任機制,以基層站點所在煙葉種植單元為小組,廣泛開展責任倒查及質量評比活動,把等級合格率作為一項重要考核指標,對收購人員進行績效掛鉤考核,在預檢過程中將目標任務落實到具體崗位,將考核結果實時兌現到相應人員的績效工資,體現在優秀煙葉站點的評價結果中。二是進一步強化分級收購管控,做好分級交售環節的痕跡記錄,加大過程管理獎懲力度,將煙農初分煙葉質量情況及預檢員、驗級員的表現納入誠信檔案,對分級情況較差的煙農,在下年度約定種植面積上予以適度縮減。三是對收購期間責任意識不強,工作表現不佳的預檢員與驗級員,及時做出通報批評并提出整改建議,在其年度評先評優方面取消優先考慮資格;對分級收購期間表現良好的相關人員則予以應有的表彰獎勵。
煙葉質量是煙葉原料保障的基石,通過對煙葉質量問題進行分析,查找原因,提出相應的糾正措施和處理辦法,加強煙葉質量過程控制與管理,鳳凰縣煙葉質量控制取得了良好效果。在2014年的煙葉收購質量檢查中,發現煙葉的混色、混級等現象明顯減少,各站點等級合格率及等級純度有了明顯提高,各個等級基本達到了國家規定的要求,有效提高了轄區內煙葉質量水平,對促進鳳凰煙葉產業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 閏新甫,羅安娜.全國煙葉等級質量變化及成因分析[J].中國煙草學報,2010,16(1):67-71.
[2] 程占省,屈劍波.煙葉分級與收購[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3:102-104.
本刊提示 參考文獻只列主要的、公開發表的文獻,序號按文中出現先后編排。著錄格式(含標點)如下:(1)期刊——作者(不超過3人者全部寫出,超過者只寫前3位,后加“等”).文章題名[J].期刊名,年份,卷(期):起止頁碼.(2)圖書——編著者.書名[M].版次(第一版不寫).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3)論文集——析出文獻作者.題名[C]//.主編.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龍憲軍(1981- ),男,苗族,湖南邵陽人,農藝師,碩士,從事煙草生產管理及技術推廣研究。
2015-04-20
S 572
A
0517-6611(2015)17-2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