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
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合肥 230601)
如何將護理禮儀教育滲透到教學改革實踐中
朱麗
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合肥230601)
加強對護理專業學生禮儀素質的培養,是護理教育的重要內容。如今護理禮儀教育已成為各個醫學院校護理專業的必修課,學校、老師、學生也意識到其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高護理隊伍的整體形象、促進學生就業等方面有重要的意義。在此教學背景下,筆者以三年制護理專科院校和學生為研究對象,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社會案例,針對存在的普遍問題提出相應的教學改革措施。
醫學院校;護理專業;禮儀教育;教學改革
《中國護理事業發展綱要(2004-2010年)》對護理教育教學改革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在護理基礎課程設置中增加社會學、心理學、人際交流與溝通、美學、禮儀等人文和社會科學方面知識的比重。可見,現如今社會對護理人員的要求不僅是要有過硬的專業素質,還需要有更高的人文修養和道德素質。這也是對醫學院校護理專業的護理教育提出新的要求。護理教育是是一門集生命、社會、心理、人文等于一身的復雜的學科,護理禮儀教育作為護理教育的組成部分,我們學校、老師和學生有必要對之引起足夠的重視。
將護理禮儀教育滲透到教學改革實踐中有利于提高護理專業的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護理專業學生隊伍的整體形象,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率。
(1)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對于專科醫學院校而言,其往往比較注重學生專業技術的培養,因而當學生從學校走上服務崗位時,表現出了較強的工作能力。但由于在校時少有接觸或者不重視相關護理禮儀知識的學習,不注重對自身修養的塑造,因而缺乏相應的護理禮儀修養,這就是典型的“有才無德”的表現。因而,而將護理禮儀教育滲透到教學改革實踐中,有利于改變這種現象,在使護理學生掌握更專業的技術知識和操作技巧的同時,還能夠將學生培養成為態度謙虛而恭敬、舉止優雅而得體、語言文明禮貌、裝束大方而高雅的“人間天使”,實現“德、智”共同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提高護理隊伍的整體形象
將護理禮儀教育滲透到教學改革實踐中,有利于提高護理隊伍的整體形象。護理隊伍也不例外。一個專業技能強大的護理團隊,如果對待患者的態度生硬野蠻,那么這個醫院的護士團隊的形象也得不到患者的好感。因此,加強對學生護理禮儀的培養,比如文明用語、裝束禮儀、交流技巧等方面,這有利于學生在將來從事護理工作時,能夠以一顆善良之心對待患者,將病人視為親人,傾聽她們的心聲,發現她們存在的問題,給患者以親切感、信任感和溫暖感,從而給患者、醫生留下良好的印象。
(3)促進學生的就業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健康觀念的轉變,護理的理念和內涵發生了重大的變革,社會對護理人才的需求不再停留在“技術決定論”層面上,而是對護理人才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根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醫療機構對護士的選擇要求中,“愛心與同情心”、“禮儀修養”、“敬業精神”分別占了23%、21%、18%。可見,禮儀修養是影響護理學生就業的重要因素,除了你的專業知識能夠影響招聘者的決定外,你的形像、禮儀、談吐也對面試結果產生重要的影響。因而教師在教授學生更專業的護理技術知識的同時,將護理禮儀滲透其中,有利于將學生 培養成“德智”兼備的新型人才,為學生將來的就業提供良好的基礎。
(1)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所謂多種教學方法,是指在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采用案例分析法、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法、模擬演練法等方法進行多樣化教學。案例分析法主要是與時事相結合,正面案例與負面案例相對比。通過對比分析出現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現象的主客觀原因,鼓勵學生思考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知識,并不斷完善自己。
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法是指結合教材的相關知識,通過播放視頻等形式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到什么是護理禮儀,該怎樣做,比如一些護理禮儀培訓的視頻,讓學生在觀看視頻后進行具體的操作和模仿,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模擬演練法是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的有效方法,結合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法,依據教學目的,模擬臨床的真實病例。讓學生在排演地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和優點,并不斷地完善自己,從而提高護生的禮儀修養。
(2)培養和引進專業的師資隊伍
專業的護理禮儀教育工作者需要學校的培養和引進。對于有相關的教育工作者但資質還不足的專科醫學院校來說,加強對專業師資人才的培養是實現護理禮儀教育滲透到教學改革實踐的目標的前提和保障。比如學校可以邀請資深的護理工作者到本校與相關老師進行交流學習,讓護理禮儀老師了解到醫療機構真正需要怎樣的人才,只有這樣,老師才能根據社會需要去培養和引導學生,將護理禮儀教育真正滲透到教學改革中。同時,學校也可以定期組織和安排老師到相關的醫療機構進行培訓,讓老師掌握更專業、更全面的知識,以增強護理禮儀教育的師資力量;對于缺乏專業的師資力量的專科院校而言,學校要注重引進專業的人才隊伍,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引領護理禮儀教育教學的改革實踐,才能培養出高技能、高素質的護生。
(3)改進考核方式,與時俱進
傳統的考核方法不適用于護理禮儀課程的考核,但我們可以采用傳統的考核模式,即可以包括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但平時成績不是寫論文那么簡單,其包括理論部分和實踐部分,理論部分采取一對一的互檢方法,也就是兩個學生兩個學生一組,相互檢測對方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而檢測方式由學生自己決定,比如背誦或者默寫或動作操作等等;實踐部分就是上文中提到的模擬演練,老師現場指導,評價其優缺點。期末考核以視頻的形式上交,老師可以將全班同學分為兩組,讓其自編自導,創造情景進行表演,并將彩排過程錄制下來,最后將剪輯好的視頻上交給老師。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實踐過程,也是在潛移默化之中將護理禮儀深入到每個學生心中的重要過程。實質上,演練的過程就是為學生提高自身禮儀修養創造了一個生成的環境。
將護理禮儀教育滲透于教學改革實踐中是護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適合社會發展的護理人才的需要。只有真正將護理禮儀教育滲透于教學改革實踐中,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護生的禮儀修養,提高其整體素質,使其在工作中更好地適應崗位,為患者服務。
[1]曾萍萍.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2]袁修銀,任俊翠,張武芝,王智.護患溝通中護士行為態度對患者心理的影響調查[J].中華全科醫學,2010,8(3):346-348.
[3]蘇曉云,賀繼平,孫建萍,張涌靜.護理專業開設形體訓練課的可行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0,24(3):642-644.
[4]周莉萍,張月,朱風榮.讓學生走上講臺教學的意向調查[J].南方護理學報,2002,7(6):48~49。
[5]曾麗芳.角色扮演在溝通技巧教學中的實施[J].九江醫學,2001,16(3):21-21.
(責任編輯: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