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琴
江蘇省揚州商務高等職業學校(揚州 225000)
體育經濟視角下的健身市場發展模式研究
周海琴
江蘇省揚州商務高等職業學校(揚州225000)
在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同時,人們對品質生活的追求也愈發強烈,由此帶動了一批流行產業的發展,如健身。健身市場的形成是社會發展的需求,同時也是為了滿足了人們追求品質生活的需要。本文將從體育經濟的視角對健身市場的發展模式予以研究。
體育經濟;健身市場;發展模式;問題;解決措施
體育經濟是指以生產、經營為發展的根基,通過將群眾的體育活動形成一種經濟消費行為,進而形成一個具有發展潛力的特殊行業。我國的體育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并成為了拉動國家經濟發展的項目。“十一五”時期,我國體育及相關產業發展帶來的經濟價值高達2220億,占GDP總量的0.55%,增加了337萬人的就業崗位。目前,我國的一些大城市的體育產業所創造的經濟價值每年達到100億元左右,這對于拉動國家經濟增長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健康的重視,體育產業也尋找到了更為有利的發展契機,迎來了更為璀璨的發展時代。
從對體育經濟市場投入調查結果中得知,我國政府對體育產業的發展予以了資金上的支持,這也表明了我國政府對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視,也促使了健身市場的快速發展。目前,我國健身市場已經形成了品牌效益,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為中心,逐步向全國各地蔓延[1]。但在其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因各種因素的影響,出現了如發展不平衡、經營管理不善、消費混亂等現象,這些不利現象的存在影響了健身市場的發展速度。為此,相關政府部門以及企業管理者要對健身企業發展中現存的問題予以重視,并采取妥善的解決措施,以保證體育產業的健康發展。
2.1市場發展不平衡
由于收入水平參差不齊,導致體育消費水平不平衡,從消費指標上看,存在著東高西低的狀況,經濟發達地區消費水平明顯高于欠發達地區,中心城市要遠高于周邊城市,有些地區甚至沒有此項消費支出。
2.2發展環境不成熟
健身市場的硬件設施、技術指導以及消費氛圍等都存著不足,雖然國家對體育市場提供了大量的資金支持,但也暴露出了體育行業自身創造價值的不足。有的健身場所為了節約成本,提高收益,遂縮減了健身器材的購買成本,這已經成為了健身市場為尋求發展使用的最普遍的方式。除此之外,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健身場所的租賃成本每年都在攀升,這也給健身館經營者造成了很大的經濟壓力,在沒有客源的情況下,很多健身館都選擇轉讓或者轉行,無形中桎梏了健身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2.3營銷手段有限
一些健身娛樂場所實行會員消費制度,此種制度雖然能夠一定程度上拉攏客戶,形成一定數量的重復消費,但因消費制度單一,消費水平不高,會員折扣高,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是很難尋求到長遠發展的。實行大客戶營銷方式,在滿足群體消費的同時,又能擴寬自己的業務量,可謂是一種極佳的營銷策略。但目前這種大客戶消費策略在健身市場并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2]。從調查中了解到,很多健身企業沒有設立大客戶開發部門,即使有,也沒有針對性的維護人員,這就造成了大客戶消費群體的流失,經濟效益自然就會降低。
2.4定位消費群體不明確
健身俱樂部在制定服務項目的時候,要確立消費群體。目前,健身俱樂部的消費群體并沒有針對性,消費市場針對的是普通大眾消費群體,很少根據顧客的需求進行服務項目的具體劃分或者是定位,俱樂部服務深部不足,很難進行大范圍的市場推廣。因無法與客戶建立起個性化的服務體系,所以,很難維系長期固定客戶,造成消費群體流失,降低經濟收益。
3.1提升健身理念
體育經濟視角下的健身市場應向城市消費群體靠近,以城市為中心帶動周邊城鎮發展。倡導休閑健身理念,營造健身輿論氛圍,采用多元化,個性化的服務手段,為健身運動的發展奠定理論基礎[3]。同時在企業內部開展多種形式的健身教學培訓指導活動,樹立品牌形象,使員工具備全面健身指導能力,從而更好地為健身運動的開展服務。
3.2準確捕捉消費人群
健身市場的良好發展和運營,需要有正確的發展戰略為引導,同時找準市場定位。在以推動全民健身為發展戰略之后,為了實現長遠發展的目標,需要以市場為依托,積極進行人員培訓工作,以便為戰略目標的施行提供人才。同時實行職業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以及服務為輔的經營模式,可以不同程度上滿足健身人群對服務消費的要求,通過積極的服務以贏得消費者的好感,從而得到消費者的認可,為培養長期穩定的客戶消費群體創造條件。
3.3對健身市場進行規范化的管理
我國健身產業運營的好壞的一個重要保障便是健身市場是否規范、有序。因此,相關政府職能部門要對健身市場實行制度管控,政策管理,嚴把消費市場關,以規范健身行業的市場行為。加強政府指導力度,對健身市場改革提出建設性的意見,為打破健身產業的壟斷局面,以引導健身產業的有序、規范發展為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
3.4立足長遠發展目標
健身俱樂部想要招攬生意,保證客源,選址很重要。消費群體不可片面,能夠實現最大限度地兼容,則可保證經濟消極。在選址方面,首先交通要便利,不僅利于尋找,同時也能面向更多的人群,同時注重俱樂部環境,提倡綠色,讓人們在鍛煉身體的同時,能夠獲得一個舒心的環境。一些健身俱樂部雖然具有優越的地位位置,經營環境也不錯,但卻沒能長久地經營下去,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經營模式不合理,沒有立足長遠的發展目標。這些企業往往在最初經營期間顯得十分火爆,短期經濟效益十分可觀,但在一段時間之后,客流量呈現出了明顯下滑的趨勢,門庭逐漸清冷,此時,若想再挽回不利局面已經十分困難了,為此,要及時地轉變經營策略,采用先進的管理模式以重塑企業形象。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企業在發展及經營管理方面對高科技的依賴愈來愈嚴重,這主要是因為高科技手段為人們帶來了實際的經濟效益,對健身市場的管理,也可以采用網絡化經營模式,以總店為基礎,通過網絡建立一個系統的客戶信息平臺,這有利于尋找到大客戶群體,同時也能及時地掌握客戶的需求,這對于維系長期穩定的消費群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網絡化經營模式使客戶信息更容易查找和管理,使客戶信息管理更為便捷。企業要想長足發展,就需要與時俱進,跟緊時代的發展步伐,采取適宜的經營管理模式,以爭取最大的經濟效益。
在社會需求多樣性的情況下,體育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人們為了追求品質生活和身體健康,積極地進行健身活動,健身市場在為人們提供健身服務的過程中,因管理模式不完善,管理人員服務深度不足,目標群體不明確等不利因素的出現,出現了波動性發展。在國家對體育經濟發展予以大量資金支持的同時,健身市場除了依靠國家的扶持之外,也要突破自身的發展瓶頸,尋找到新的發展方向。想要立足長遠發展,需要解決內部管理以及人員素質問題,同時采取新近的管理模式,確立正確的發展方向,如此,才能使企業向著長遠發展的方向邁進。
[1]尤洋,于江洋.從健身俱樂部停業引發的對中國健身市場的思考[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3,33(3):17-22.
[2]陳雪娟,牛小洪.我國健身市場人才需求與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問題研究[J].體育與科學,2014,35(4):80-84.
[3]游慶,姜山.試論體育經濟視角下的健身市場發展模式[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4,24(11):285-285,286.
(責任編輯: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