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秀君,吳元發,董亮
(1.景德鎮陶瓷職業技術學院,景德鎮 333000;2.中國輕工業陶瓷研究所,景德鎮33300)
陶瓷藝術
論花鳥瓷畫寫生與創作的關系
唐秀君1,吳元發1,董亮2
(1.景德鎮陶瓷職業技術學院,景德鎮 333000;2.中國輕工業陶瓷研究所,景德鎮33300)
花鳥瓷畫的寫生具有獨特的方式與方法,對于花鳥瓷畫創作水平的提高與發展具有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非常有利于創作者培養創作意識的形成與發展。
花鳥瓷畫;寫生;創作
花鳥瓷畫是陶瓷繪畫中最重要的題材之一,它以大自然生靈為描繪對象,并借以抒發自我情感,但是傳統花鳥瓷畫的創作長期停留在依樣畫圖的方式,并不注重甚至根本不進行寫生活動,而寫生是藝術創作的基礎,這顯然非常不利于花鳥瓷畫的發展。當代花鳥瓷畫藝術家雖然已經認識到這一問題,并開始重視與堅持寫生,但總體而言,在創作中對工藝技法形式的重視度遠超過寫生,對寫生與創作的關系在認識上仍顯薄弱,因而,當代花鳥瓷畫創作者深入認識與理解花鳥瓷畫寫生與創作的關系,對于當代花鳥瓷畫藝術的發展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
寫生是在繪畫領域中被廣泛采用的訓練和創作方法,是面對客觀物象所進行的直接描繪,這被實踐證明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但就花鳥瓷畫而言,卻并不存在寫生傳統,這顯然并不利于其發展。
究其原因,這是因為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傳統花鳥瓷畫形成了一套程式化的分工合作的創作方式,制作者只需要依據打好的圖樣照葫蘆畫瓢即可完成作品,并且畫者不染,染者不畫,即勾線與設色由不同的人員來完成。許多圖樣歷代相傳、因循守舊,并且大多數制作者并沒有受過系統專業的美術訓練,并不具備創作能力。這種脫離現實生活與自然的程式化制作方法直到近代依然是主流創作方式,至當代才有所改觀。
建國初期,中國陶瓷藝術教育進入到高等階段,傳統的花鳥瓷畫制作者也在與高等學府美術家的交流中逐漸認識到寫生的重要性并將之付諸實踐當中。時至改革開放之后,寫生觀念更在花鳥瓷畫界中深入人心,許多創作者投身于自然界中,感受大自然花鳥萬物的絢麗多姿與勃勃生機。
花鳥瓷畫的寫生可以采取兩種方式,一是使用紙質繪畫方式,然后再將其轉化至花鳥瓷畫的創作當中,而另一種方式則是直接在瓷胎上面對自然物象進行創作。兩種方式各有利弊,前者實施較為便利,但存在工藝轉換的問題,造成寫生稿與完成稿在藝術風格上形成反差或差強人意,而在將圖樣翻制到瓷胎上時可能會形成新的程式化傾向;后者能直接形成鮮活的畫面,但攜帶困難并受環境制約,還可能出現諸多工藝與藝術不完善之處。
花鳥瓷畫的寫生具有與國畫或油畫寫生的共性特征,如建立在感性基礎上,在寫生時不拘泥于寫實,而是可以采用多種表現方法和形式等等,因此它是一種創造而絕不是自然花鳥的復制,使寫生者能充分進行主觀性處理。而同時,花鳥瓷畫的寫生還具有其自身特征及發展變化規律。
花鳥瓷畫寫生的獨特之處主要在于需要考慮到工藝技法及器型等諸多問題,這些因素無論是寫生稿的轉換還是直接在胎體上的創作者需要充分予以考慮,只有這樣,寫生才有意義。從工藝技法角度來看,應考慮釉上彩中古彩、粉彩、新彩的畫面實現問題;而在器型上則面臨著平面器型與立體器型的適型性問題。如果這些因素不予以考慮,只進行純國畫式或油畫式的寫生,將可能使寫生無法發揮出其更積極的作用。
縱觀花鳥瓷畫的發展軌跡,其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創作者大多并不具有再現自然的愿望,而是再現圖樣,造成重圖樣輕寫生的顯著傾向。這一弊端一直延續至今仍然影響巨大,許多花鳥瓷畫依然熱衷于對古今花鳥畫樣的復制,而攝影技術的發展又使花鳥瓷畫的復制范圍擴大至攝影圖樣。
在花鳥瓷畫復制風盛行的狀況下,寫生便顯得尤為重要,它的作用不僅是反映現實自然世界,而是表達出創作者對于現實的主動而獨特的發現和感悟,體現出創作者的個性化藝術審美追求,無論是對花鳥瓷畫的藝術風格還是創作者綜合素質的提高都具有重要幫助與促進。
首先,寫生有助于打破傳統程式,激發花鳥瓷畫創作者的創作熱情。在傳統的程式化復制中,創作者的熱情很容易在重復化的活動中不斷磨滅甚至喪失殆盡,使繪制成為機械化的勞作。寫生作為花鳥瓷畫創作的重要方式,它使創作者與自然生命直接對話、交流,在現實中進行體驗與感受,從而在獲得經驗的同時拓展思維與情感,并保持一種積極進取的姿態,在大自然中努力去發現美、尋找美,在創作中表現美,從而使創作熱情不斷提高,并不斷獲得創作靈感。而在此基礎上,創作者更易實現變革創新和自我突破,促使花鳥瓷畫與時代同步發展。
第二,寫生有助于花鳥瓷畫工藝技巧的不斷提高。寫生會使花鳥瓷畫的創作者的技法與風格經歷一個不斷成長變化的過程。創作者從無比豐富的大自然素材中擷取所要表達的主題與題材,并運用恰如其分的工藝技術手段將紛亂繁雜的自然花鳥的形與色表現出來,推動其繪制技巧不斷成長,促使其在造型、色彩表現能力不斷提高,從而錘煉出具有個性特點的藝術風格和與眾不同的技法手段。如果越來越多的創作者投身于寫生創作當中,必將使花鳥瓷畫整體工藝技巧不斷向前發展。
最后,寫生將有助于提高創作者道德素養,提升作品思想品位。寫生使花鳥瓷畫創作者走近自然生命,在獲取素材、提高技藝的同時,其心靈思想也得到升華,擺脫了城市的喧囂環境,在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心態中得以創作出更具生命和思想的優秀作品,使作品具有更深邃的思想內涵,這對于商業化與市場化日益加深、創作者心態日趨浮躁、職業道德日益缺失的當前陶瓷藝術界中尤顯重要。
花鳥瓷畫寫生的目的并非為了復制大自然,而是為了樹立起創作者良好的創作意識,并藉此提升創作水平,因此,寫生是一種創作行為,其創作意識通過創作者的藝術意識與觀念體現出來,是藝術家藝術水平與工藝水平的綜合體現。
花鳥瓷畫寫生的創作意識是在寫生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寫生者在對自然客觀物象進行藝術再現時逐漸引發的,并通過藝術語言將創作意識進行表達,可以說,任何形式的花鳥瓷畫寫生活動都應具有創作意味,體現創作者的個人審美旨趣和對藝術、工藝語言的取舍,并從中充分反映出創作者自身的藝術與文化素養。
如果在寫生過程中毫無意義的將顏料進行宣泄,或者是依然采用傳統的程式化方式進行寫生,這樣的寫生都只能是個人泄情或是工藝再現,都無助于創作意識的形成。當然,并非所有"無意識"的寫生活動都是無意義的,事實上,對于一些已經形成鮮明藝術風格的花鳥瓷畫藝術家來說,在寫生中已經形成了其個人的習慣,可以不假思索地進行寫生活動,這表明其創作意識已經穩定并自成體系。因此,對于大多數花鳥瓷畫創作者,特別是造詣尚淺者,應當在寫生中主動自覺地培養創作意識,使其成為真正對創作有幫助的有意義、有價值的活動,而絕不能沉浸在寫生中"無意識"的偶然筆觸與肌理表達當中。
花鳥瓷畫寫生大致經歷三個階段,即體驗、構思、表現,而創作意識也在這三個階段中形成并具有不同體現。體驗是對自然花鳥物象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與體會,充分融入寫生者個人的審美情感、經驗與意識,如果自然物象不能打動寫生者,則難以形成真正的創作意識;構思是在體驗完成以后,進行畫面取舍,確定所要表現的內容,明確其表現方向和藝術趣味,尋求一種最適合的最佳方式,在構思過程中,寫生者的創作意識初步形成;表現是在構思完成后,按照既定的表現方式在紙面或瓷面上采取恰當的方式進行描繪,這一過程既是對客觀物象的再現,也是創作意識的表達過程。
通過上述對花鳥瓷畫寫生的創作意識含義和形成階段的分析,大致可以發現花鳥瓷畫寫生創作意識具有個性化、情感化、過程化等突出特征,而這些特征又與工藝實現緊密相關。釉上彩工藝是花鳥瓷畫寫生創作意識得以實現的重要因素,沒有精湛的工藝語言進行表現和支撐,再強烈的創作意識也無法實現,因此因避免片面強調寫生的創作意識,而必須與工藝相結合,這也使得寫生創作意識的方向更加明確、具體、科學、實用。
當代花鳥瓷畫創作者日益重視創新,但是部分作品卻粗率浮躁,缺乏基本的造型能力,對自然美沒有深入體會,甚至進行胡涂亂抹的所謂創新,這都是缺乏必要的寫生訓練的緣故,因而,要營造當代花鳥瓷畫積極健康的創作環境,要必須認真審視和認識寫生的重要性,并通過寫生領會花鳥瓷畫的審美特色與內在精神,開創當代花鳥瓷畫創新發展的新局面。
[1]王小英.工筆花鳥在陶瓷中的創作[J].中國陶瓷,2006,42(08):74.
[2]朱燕玲.論當代提倡陶瓷藝術自然觀的意義及策略[J].中國陶瓷,2012,48(03):79-80.
[3]徐傳貴,李海林.淺論寫生在陶藝創作中的要素[J].陶瓷研究,2009(03):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