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搖滾樂手、電焊工、酒吧老板、大英帝國OBE爵士勛章獲得者、設計界的超級偶像……這些看起來毫不相干的個人標簽集合于一個人身上時,那他只能是——Tom Dixon。設計界稱他為PhilppeStarck之后的設計鬼才。但與Philppe Starck浪漫的法國情懷不同,Tom Dixon的“鬼”,更多地表現為作為一個有趣的人的才華與叛逆,而非設計作品中有太多逾越常規的古怪。
設計與搖滾樂最大的不同點在于前者需要規則與妥協,而后者永遠在打破規則并且拒絕妥協。
在Tom Dixon的大腦中,似乎有一種特別的keep balance的能力,可以時刻把完全不相同的兩極調和到最佳狀態。如今的他,目光中仍有一絲敏感與冷傲。這是他身在繁雜而充滿現實約束的設計規則里,依舊保有一個叛逆的搖滾樂手審視世界的敏銳、直接與熱烈。但與此同時,如今的他,亦會通過自己的設計語言與世界對話,通過設計研究與世界溝通。近年來他的設計作品,無論是產品還是空間設計,往往都體現出一種理性的秩序感。如同瘋狂之后的沉淀,也仿佛是歲月賦予的通透理性。
多元的創造者Tom Dixon的設計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充滿工業感的、金屬的、混雜了手工質感和英倫民族特有的理性與內斂的、好看、好用、且有趣的設計。當有很多極端的特質集中在一處時,會有兩種情況出現:要么產生大混亂:要么裂變出某種全新的東西。無疑,Tom Dixon屬于后者。設計與搖滾樂最大的不同點在于前者需要規則與妥協,而后者永遠在打破規則并且拒絕妥協。在Tom Dixon的大腦中,似乎有一種特別的keep balance的能力,可以時刻把完全不相同的兩極調和到最佳狀態。當然,這種能力不是一個天生且機械的“按鈕”,可以隨時切換,而是經歷了無數奇妙的人生故事之后的一種自然而然的能力一一他用了三十年的時間,完成了一次次的身份的轉變:搖滾樂手、電焊男孩、酒吧老板、獨立設計師、Habitat設計總監、大英帝國OBE爵士勛章獲得者、設計界的偶像……
Tom Dixon表示自己的創作靈感多元,融合各類概念,包括藝術、工程、物理,甚至大自然都是自己的設計靈感的泉源。他始終抱著輕松自由的心態在設計相關的周邊領域“玩耍”,但同時他也強調,自己是“概念的創造者”一一希望大家在關注具體事件與形態的同時,也能去隨著他一起開啟更多未知的智慧能量。
如今,他的作品遍布全球60多個國家,被各大國家博物館和藝術機構爭相收藏,如紐約MOMA、倫敦V&A博物館、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等,他做為我們這個時代的設計標簽成為了設計史上一個別具特色的詞條。這位設計界搖滾大叔的未來還會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讓我們且熱愛且期待吧!
SPACE:您在八十年代是一支成功的搖滾樂隊Funkapolitan的樂手,然后您自學電焊,并轉型成為了一位設計師,這之間發生了什么?
Tom Dixon:其實確切來講并沒有特別大的跨越感。在一次摩托車事故中,我摔傷了胳膊,于是我為了修好我的摩托車,開始學習電焊。電焊很好地發泄了心中的煩躁情緒。
SPACE:您是怎樣從享受制作的樂趣過渡到了從事商業工作?
Tom Dixon:當時我做音樂時,周圍有很多從事創意工作的人,比如時裝設計師、音樂制作人、發型師,他們需要鏡子、道具或者在MV里看起來有趣的東西,正好我當時做的那些東西相當有意思而且非常上鏡。于是開始慢慢成為了“暢銷品”。
SPACE:自學成才對您的設計之路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Tom Dixon:我認為直到現在自己做設計還是業余的,作品的外觀都很幼稚。這意味著在完成設計過程中我會犯比其他人更多的錯誤,但是這也讓我以更原本的視角觀看事物,我認為這是最為重要的。
SPACE:如果時間能夠重來,您會重返設計學校嗎?
Tom Dixon:如果我是經過訓練而成為設計師的,那我想我也許就不會做設計了。我認為成為一個旁觀者是我很喜歡的感覺。我經常會把自己放到重來的境地,但是我也不會是個預言家。我們倫敦售賣店的餐廳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如果我是位訓練有素的餐廳經營者,那么就不會有這個碰巧而成的案例。因為原初建筑里就有個餐廳,所以我就想為什么非得要把餐廳拆去變成售賣店,何不把兩者合二為一呢?然而,如果原來的地方沒有餐廳,那我也不會有這個想法了。總之我認為擁有一些無法預知的狀況還是非常好的,有些時候它們還幫助了我。
SPACE:您曾經說過“音樂事業教會我們如何自主更新”,您有沒有看到那時和如今事業之間的關系?
Tom Dixon:當然了。在我剛開始設計時,很少有人知道我的東西,我需要去買郵票寄邀請函,然后辦Party邀請大家來看我的作品。
但是現在,已經有了完全不同的方式。這是一個革新,你發現你已經不需要依靠合作或者基礎設施也可以成功。
SPACE:現在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在使用3D打印技術和激光切割技術,你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Tom Dixon:是的,如果在我剛開始做設計時有這種技術那確實是很酷的事。高科技和低成本——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
SPACE:您為何把自己的作品稱作“反時尚”的?
Tom Dixon:“創新”和“時尚潮流”之間是有區別的。那些真正長久留存的事物都是在一定程度上有著實質意義的。一般,我對某個設計的喜歡都會持續超過一季,這和“時尚潮流”是相悖的。
SPACE:您的一些設計作品似乎靈感源于那些明顯的自然結構,這是有意為之的嗎?
Tom Dixon:有時自然結構可能是設計的出發點,但有時,我自己也并不知道,直到最后看到完整的它,才發現它的影響從何而來。
SPACE:有沒有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使你違背自己的設計初衷的時候?endprint
Tom Dixon:擁有你自己的公司就意味著你可以更多地掌握自己的命運。我犯自己的錯誤,同時也做自己的決定。最重要的是,無論你為誰工作,和誰合作,保持自己想法的純度都是首要的。
SPACE:您在西倫敦有一座水塔,您現在住在那里嗎?
Tom Dixon:現在還沒有。這似乎是件很荒唐的事,現在很少有紳士做荒唐事。我正在重新發揚這種潮流。
SPACE:跟我們講講你的新書《Dixonary》
吧,是什么原因讓您想出本自傳?
Tom Dixon:事情就是先前一些人從網絡上找到一些有關我的信息,然后編成一本書。
但是我認為那些書不太準確,我之前也沒有想過出書。所以我想把一些準確性和順序表現在書里,但是事實證明這比我想的更難。
SPACE:哪一個項目是您現在最喜歡的?
Tom Dixon:我想大概是Mondrian酒店吧,它隸屬于摩根酒店集團,今年7月份正式經營。這個項目花費了我們四年的時間。對我來說自己可以去設計一些自己從未關注的東西,譬如Spa、電影院、房頂露天酒吧、大廳等等。
這些都是我以前沒有設計過的。這個過程非常有意思。因為我不知道它會成為什么樣子,我緊張、興奮、有壓力,同時厭倦,因為它持續了四年,真是充滿各種各樣的情感。
SPACE:您曾經陳述過您的責任是“振興英國家具工業”。您能評論一下自從Tom Dixon品牌成立到現在,英國家具工業有什么樣的變化嗎?
Tom Dixon:你知道英國過去一百年的室內設計簡直是垃圾。我認為英國在19世紀的時候擁有非常強大的工業,而且那時設計有很鮮明的風格,并將藝術與手工業相結合,但是自從二戰以來,它退步了。雖然家具和室內設計仍然輝煌,但是到處充斥著懷舊與對過去榮耀的眷戀。
所以我想為英國傳統的家具設計增添一些新的有趣的東西,譬如60年代的流行文化、英國當代藝術等等。我想如果英國家具想要在世界上一直輝煌下去,就要找到與時俱進的方法。美式家具在50年代輝煌,意大利家具60年代則非常瑰麗,法國的70年代令人贊嘆。而英國則一直回望過去,只是一味奉承經典。另外,我們致力于此的條件還包括別人根本不理會這個事情,這讓我們擁有了更多空間。
SPACE:今年的米蘭展上您沒有在常規展示區參展,而是去了貿易區,改變的原因是什么?
Tom Dixon:因為我已經厭煩過去了,我想要嘗試新的東西。而且我認為米蘭展越來越變成大品牌展覽的地方,通過創造一些巨大瘋狂的東西來吸引眼球會變得越來越難。所以進入貿易區看看會發生什么對我來說是個挑戰。
而且明年我也不確定我在米蘭展上會發生什么改變。人們都期待我會在米蘭展帶給他們驚喜,如果我不做點激進的事,他們會感到驚訝的(笑)。這就是我的計劃。
來自叛逆與沉靜的力量Tom Dixon出生于北非的突尼斯,成長于倫敦,這已經注定了他的體內混雜著狂熱與理性兩種性格特質。青年時代的Tom Dixon放棄了搖滾樂,自學成才成為了一名“離經叛道”的產品設計師,同時兼任歐洲知名家居品牌Habitat的設計總監,也曾為阿泰克集團的設計主管。
他的設計生涯充滿了奇遇與驚喜,但同時亦處處體現著創意與商業的磨合與交融。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Tom Dixon通過自學電焊這種充滿了朋克味道的技能展現著自己的天賦與才華。通過制作和銷售限量版焊接家具Pylon Chair贏得關注,更與意大利設計大鱷Cappellini合作,創造出令人驚艷的S chair,成為享譽工業設計界的青年才俊。繼而他開始嘗試家具零售,并開設了一家名為SPACE的門店來宣傳販賣自己的工業感焊接家具……經歷了三十年的嘗試與探索,如今他已擁有大英帝國的爵士勛章,成為了一名成功的多領域創作的知名設計師。在此,回望他攀人世界設計高峰的奇妙路徑,也充滿了探寶的樂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