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軍
簡單之事重復做便是專家,困難之路堅持走終見反響。過去七年,劉文偉和京萬紅人眾志成城、篳路藍縷,在尋求創新與國際化的道路上不斷探索。某種程度上,劉文偉所踐行的,正是中藥人優越的使命感和價值觀。
“目前來看(中藥國際化)成果不是太明顯,仍然舉步維艱。究其根本原因,目前我們中藥在評價標準上和西藥是不同步的。”2014年1月25日,剛剛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第十二屆中國經濟高峰論壇上獲頒“2014年中國經濟十大新聞人物”的天津達仁堂京萬紅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文偉,在接受《中國經濟信息》等媒體專訪時這樣感嘆。
而回眸劉文偉履任天津達仁堂京萬紅藥業總經理的七年歷程,他所做的事都可以歸結為一個核心目標,那就是盡快實現中藥產業的國際化,從而使中藥科學惠及世界。
迎難而上
事實上,過去幾年時間里,在不同的公開場合,“中藥國際化”可以說是劉文偉的不二主題。在全國政協會議上,這是他的首要提案;在向劉延東副總理的匯報中,這是他建言的主要內容;在面對媒體時,這也是他雷打不動的呼吁重點。從另一個層面上也可以說,這幾年中藥國際化越來越被業界關注和被媒體傳播,都有著劉文偉和他所主導的天津京萬紅人的功勞。
事實上,從劉文偉最開始呼吁“中藥國際化”時他就已經意識到了這條道路的艱難。但作為一個中藥從業者,劉文偉又深知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國際化這條路是中藥發展壯大的必經之路,中藥產業發展不能只停留在國內市場。劉文偉舉例,一盒20克的京萬紅藥膏,含33味中藥,可是招標價僅10元。由于招標采購價格過低,難以讓中藥廠家有更好的生存和發展空間。而國際化本身,無疑是對中藥產業良性發展有助推意義的。
劉文偉通過調查還發現,韓國、日本等國家,都是從中國拿到了價格低的原料后做成制劑,再到國際上以多倍的價格賣出。在我們所擅長的領域,這兩個鄰國的國際化推廣做得反而比我們好,這值得中國的中藥從業者警醒。
在各個行業都在宣揚“中國夢”的背景下,對中藥感情甚深的劉文偉將他的“中國夢”總結為這樣一句話:“希望有朝一日中藥能通過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實現真正的國際化。”
劉文偉對《中國經濟信息》記者坦言,無論這條路有多難,都要有人來做,“我們這一代人得為中國的中藥傳承與發展留下痕跡”。
曲線救國
盡管艱難,但劉文偉從未放棄為中藥國際化尋找一個突破口。經過充分調研之后,他提出了“立法是基礎,標準化是關鍵,文化認同是根本”的基本思路。除了前面提到的借鑒韓國日本在這方面的經驗之外,劉文偉也通過企業進行不斷地嘗試。
和中藥相比,中醫的國際化過去更難,尤其是中醫語言的難以理解,致使其走出國門難上加難。但近年來中醫國際化的突破讓劉文偉看到了希望。
中醫的針灸因為在重大醫療案例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已經開始被很多國家所接受。在一些發達國家,還掀起了針灸熱,引領著中醫的國際化進程。針灸之于中醫而言,國際化的突破意義進一步彰顯。劉文偉不由想到,中藥領域是否也能找到一個類似針灸這樣的突破口呢?他給出的答案是通過中藥外用藥的研發和推廣來實現這個突破。
“我們中藥的外用藥有優勢,療效更直觀,衡量的指標更加易于觀察。中藥現代化的趨勢,我認為是外用藥開先河,從而引領助推整個中藥國際化的進程。”劉文偉對中藥國際化的未來道路充滿信心。在這個思路的指引下,京萬紅人正在從各個方面做積極的努力。以京萬紅外用藥為代表的產品升級,就是一個比較成功的案例。2014年12月3日,《京萬紅軟膏組方與制作技藝》成功入選中國《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并收錄在傳統醫藥類中,這為天津達仁堂京萬紅藥業通過外用藥打開國際化掣肘起了一個很好的開頭作用。
雖然目前成績是可喜的,但劉文偉也深知,中藥國際化是個系統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我們是國企里的小企業,也是老企業,但是我期待在傳統的、古老中藥的文化長河中留下我們的印記,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京萬紅系列外用藥走出海河、走入海洋,走向世界,引領助推我們國家的中藥國際化的進程。”
劉文偉建言,中藥企業也要明確當前“新常態”的背景,在新時期練好內功,時刻籌謀著為國際化貢獻我們的力量。
創新榜樣
作為一家位于天津的國有藥企,天津達仁堂京萬紅藥業在過去七年里的發展成績可以說是有目共睹。無論是公司戰略、企業文化層面,還是產品研發、市場開拓等環節,其創新模式都堪稱中藥企業的榜樣。
在管理上,京萬紅人崇尚的是“和文化”和“根子文化”。劉文偉向《中國經濟信息》介紹,這種企業文化踐行的是員工與員工、員工與企業、企業與環境、企業與社會之間的多重和諧。“根子文化”即管理者經營者本身的人格魅力,要求員工做到的管理者首先要做到。只有這樣,在管理的時候才能夠事半功倍,為大家所接受。正是在“和文化”和“根子文化”的作用下,京萬紅人構建了“一家人,一條心,一股勁,一個目標”的整體,最終在市場上無往而不利。
不完全統計,天津達仁堂京萬紅藥業擁有兩個中國馳名商標、兩個國家級文化展示基地、兩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一個是國家級的。有五個知名院士和企業開展著長期的合作,光自主知識產權品種藥物就達到八個。
2011年,企業被評為國家級勞動關系和諧企業,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同志親自參加頒獎儀式。企業同時還是國家級的重合同守信譽企業。即使放眼全國,像天津達仁堂京萬紅藥業這樣的傳統國有企業也是為數不多。
方方面面的創新與開拓,也助推著業績的水漲船高。劉文偉介紹,企業在過去伴隨著國家經濟的增長而增長,產值與利潤平均三年翻一番。職工收入也連續第八個年頭以平均不低于16%的幅度增長。
即使已經取得了這樣的成績,但京萬紅人并沒有停止自己的腳步。劉文偉向《中國經濟信息》記者透露,接下來公司在混合所有制、市場化改革及新常態的更優發展等方面仍將進行創新。要做有使命感的企業,為中藥產業的發展繁榮貢獻力量,并在祖國5000年的中醫藥文化發展傳承的長河中留下京萬紅人的痕跡。
簡單之事重復做便是專家,困難之路堅持走終見反響。過去七年,劉文偉和京萬紅人眾志成城、篳路藍縷,在尋求創新與國際化的道路上不斷探索。某種程度上,劉文偉所踐行的,正是中藥人的優越的使命感和價值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