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復
拜訪俄中友協后,我們在莫斯科的“尋蹤”和游覽活動就告一段落,按照“路線圖”計劃我們下一站將去彼得堡“尋蹤”和游覽。
俄羅斯政府沒錢 企業有錢
下午到達彼得堡車站后,我們不覺得涼爽反而很悶熱。“地陪”小張走上前來迎接我們,他說,當地氣象臺播報,這個夏天是1919年以來彼得堡最熱的一個夏天。進了候車大廳,眼前的景象使我不免有些沮喪,舉世聞名的圣彼得堡,全俄第二大城市,它的火車站和候車大廳不僅至少是五六十年前的建筑物,似乎還很少維修,候車大廳墻邊的幾個裂縫清晰可見,人群來來往往的候車大廳中,也只有十幾排座椅,坐滿了人。
此外,在酷暑中這個候車大廳竟然沒有空調,不僅沒有空調,而且大廳房頂上四周的玻璃窗還全是封閉的。很巧,我的一個同伴有事要提前回北京,他在車站窗口辦理火車票和飛機票手續,等候中我們一行人沒有座位,只得在候車大廳站立著等了兩個小時,酷暑難耐汗流浹背,我不由得懷戀起近幾年國內專為高鐵“動車組”新建的北京南站,車站現代化設備應有盡有;來俄羅斯之前的一個月,我從北京南站做“高鐵”去上海出差,北京至上海的鐵路距離為1463公里 ,坐“高鐵”僅用5個半小時便到了。終點站上海虹橋車站不僅大氣、寬敞,有100多排座椅,空調、餐飲等設施一應俱全,車站還連接著機場和城市“地鐵”,交通十分方便。
在酷熱和煩悶中,“地陪”小張在身邊再三提醒我們,彼得堡與莫斯科不同,火車站附近是小偷最多的地方,要特別小心看好自己 的行李和錢包。“為什么彼得堡車站這樣破舊”,我忍不住問小張,“唉,為基層群眾服務的基礎設施建設,地方政府做得確實差一些。俄羅斯現在是政府沒錢,私營公司有錢”。小張嘆了口氣,這樣回答我。
等候多時,終于,我們上了去往酒店休息的大巴車。車沒走幾分鐘,眼前一條大街,筆直,寬闊,繁華,熱鬧,使人眼前一亮,我放眼望去,街面兩側大多是100多年前的老房子,幾乎沒有現代的高層建筑,使人感覺整個城市就像個歷史博物館。小張在車上向我們介紹道,“這就是著名的涅瓦大街,涅瓦大街建于1710年,全長超過4公里,寬25至60米,從涅瓦河畔的海軍總部一直延伸到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
我們在下榻的酒店休息了一會兒,吃過晚飯,我和幾個同伴要小張帶我們去街上走走,散散心,并且點名要去涅瓦大街散步。在涅瓦大街上,小張邊走邊說,涅瓦大街兩側有眾多的名人故居和歷史遺跡。這里有東正教的喀山大教堂、新教的圣彼得和保羅教堂、天主教的圣凱瑟琳教堂、荷蘭教堂、亞美尼亞教堂等,共處一地而相安無事。彼得堡是昔日俄國的首都,不要說政客、將軍,許多俄羅斯文化名人,例如普希金、萊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赫爾岑、果戈里、柴可夫斯基、托爾斯泰等都在彼得堡生活工作過。大街門牌為18號的甜食店很出名,1837年2月6日,普希金正是在這里喝完咖啡去與丹特士決斗,死時年僅38歲。
小張的敘說,使我想起80年代初,我在北戴河與俄羅斯文學翻譯家戈寶權面對面的一次討論。我說:“普希金為了一個輕浮的‘莫斯科第一美人與法國男爵丹特士決斗,死時年僅38歲,真不值得,否則,他將寫出多少好作品啊。”沒想到戈寶權一臉嚴肅地對我說:“你說得不對,這是沙皇故意挑唆丹特士與普希金決斗,就是為了整死普希金,因為普希金的詩篇充滿了反對沙皇專制,歌頌自由的思想。”
悶熱的冬宮
來彼得堡的第二天上午,我們去冬宮參觀。冬宮的展品確實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美中不足的是,冬宮作為國家博物館,作為世界著名的博物館,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展廳沒有空調,酷暑中各地來的游客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更使人心煩口渴,頭暈眼花,參觀過半后,我便走馬觀花地看看展品,趕緊出門乘涼了。
吃過午飯,小張帶我們去參觀十月革命的兩處歷史遺跡,一處是大名鼎鼎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另一處是十月革命的起義指揮部斯莫爾尼宮。
在涅瓦河岸邊,我們看到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是一艘陳舊的不大的軍艦,但指向天際的炮筒使它在100年前攻打冬宮時的巨響似乎今天還能聽到。接著,我們一行乘車前往斯莫爾尼宮,沿途風光秀麗,河渠縱橫,大約20分鐘后,我們來到斯莫爾尼宮,說是“宮”,我看也就是一座10000平方米左右的古式建筑物,外表也不華麗,不過在100年前應該算作“宮殿”了。斯莫爾尼宮現在是彼得堡市政府所在地,今天是星期天,我四處張望,“宮”前的大街上只有零零星星的幾個路人。宮前有一大塊綠茵茵的草坪,在和煦的微風中,幾只灰白色的鴿子在草坪上悠閑地踱來踱去,寧靜安詳,似乎這里從來沒有發生過什么“革命起義”之類的翻天覆地的大事。不過,我們,還有我們之前和之后絡繹不絕地來到這里的參觀者,就會無聲地告訴世人,人們沒有忘記歷史。
“來彼得堡一定要參觀彼得保羅要塞”,小張這樣說,在他的帶領下,我們來到坐落在彼得堡市中心涅瓦河右岸的彼得保羅要塞。小張介紹道,該要塞 1703年5月16日由彼得大帝奠基,它與彼得堡同齡。進入要塞中我們依次參觀了圣彼得保羅大教堂、鐘樓、造幣廠、兵工廠、克龍維爾克炮樓、十二月革命黨人紀念碑等建筑物。這座要塞以后改為國家監獄,砍掉犯人腦袋的幾十斤重的利斧和配套的木枷刑具以及其它刑具,都血淋淋地展現在游客面前。在監獄長長的犯人名單中,人們可以看到車爾尼雪夫斯基和列寧的哥哥烏里揚諾夫的名字。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要塞中的彼得保羅大教堂。這座大教堂建于1703年,教堂外表莊嚴肅穆,內部裝飾富麗堂皇。教堂內有從彼得大帝到亞歷山大三世的俄國幾代沙皇的陵墓,均立有大理石墓碑。看著教堂內幾代沙皇的陵墓群居一室,我不由的想到中國古代封建皇帝的浩大陵墓。秦始皇陵陵區總面積56 平方公里,6000兵馬俑只是陵園的一小部分;唐朝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合葬的乾陵陵園周長40公里;明朝十三陵則占據北京西北燕山的一片群山。看來,中國封建專制社會的歷史比俄國長,影響也比俄國大。endprint
皇村:普希金的“母國”
來彼得堡的第三天,小張帶領我們去參觀夏宮。顧名思義,夏宮是沙皇在夏天避暑的皇宮。夏宮坐落在彼得堡以西29公里的芬蘭灣,主要建筑有大宮殿和蒙普萊西爾宮。該宮殿以其直通芬蘭灣的噴泉階梯和園林內眾多設計巧妙的噴泉而聞名。我看到,夏宮頂部又有一個碩大的俄羅斯雙頭鷹國徽,威嚴、耀眼,我不由得多看了它幾眼。
參觀完夏宮后,我們乘大巴車前往皇村。小張對我們說:“說是皇村,實際上是沙皇的郊區花園,皇村之所以出名,還在于普希金在這里上過中學。”大巴車西行十多公里,到達皇村。在皇村花園街盡頭,有一片林中空地,四周圍著高大的菩提樹、椴樹、白樺樹,在空地中央有一座銅像,那就是普希金紀念像。當我注目眼前這座銅像時,難免心頭 的激動,我在少年時代,不知讀過多少遍普希金的小說《驛站長》、《暴風雪》、《黑桃皇后》,還有他的眾多詩篇。離銅像不遠,有一棟米黃色建筑,這就是普希金度過青春歲月的皇村中學。
與皇村中學隔街相望的是皇村中的主要宮殿凱瑟琳宮及其配套的大花園,這是凱瑟琳當彼得大帝皇后時建的。它是一座藍、白相間的建筑。除凱瑟琳外,俄羅斯還有三個女沙皇安娜、伊麗莎白、葉卡捷琳娜二世都在皇村住過。小張向我們介紹道,這四個女皇中葉卡捷琳娜二世在皇村居住的時間最長,以后她去世也是在皇村。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是在皇村宣布退位的,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的統治從此結束,它的最后一幕是與皇村聯系在一起的。
小張熟悉這里的景點,他提議,游覽皇村之后,傍晚我們去附近的“客棧餐廳”吃一次地道的俄式大餐,這家餐廳是普京總統過生日時選擇的餐廳。誰不想體驗一下普京總統的品味呢,小張的提議,得到我們全體的一致贊同。
傍晚時分我們到了“客棧餐廳”,果然這家餐廳與眾不同,這是一家聳立著高高尖頂的屋里屋外全部是木質結構的餐廳,古樸自然,周邊的白樺樹林將它團團圍繞其中。進入餐廳,在本色的木椅、木桌和木墻的氛圍中吃著地道的俄餐,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我們就餐時,餐廳內的四五個俄羅斯歌手拉著手風琴前來餐桌前助興。他們知道我們是中國人,他們唱起了我們熟悉的俄羅斯民歌《山楂樹》、《紅梅花兒開》、《三套車》、《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歌聲悠揚而熱烈,我們情不自禁地和著醉人的樂聲,邊吃邊唱,繼而又牽起手來翩翩起舞。
就在我們如醉如癡地歡唱和跳舞時,在震耳欲聾的音樂的間隙中,不知誰大聲說了一句“我們唱一首中國歌好不好”,“烏拉”,大家一致贊同,“就唱《歌唱祖國》吧”,又是一陣“烏拉”聲,于是我們大家齊聲高唱:“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高昂激越的歌聲伴隨著優美的旋律,冉冉飄出彼得堡郊外的客棧餐廳。
返回北京
我們返回北京所乘的飛機仍是俄羅斯航班。不知是不是時差的原因,在飛機的轟鳴中,我迷迷糊糊地睡了兩三個小時,便看到舷窗外東方的晨曦。我下意識地感覺到,我飛離了歐洲,飛到了亞洲。紅場、列寧墓、克里姆林宮、雙頭鷹國徽、莫斯科新圣女公墓,俄羅斯國家社會政治歷史檔案館、彼得堡的舊火車站、涅瓦大街的老房子,還有列寧山莊,列寧口述“政治遺囑”坐過的那把舊藤椅,在我迷離的眼光中一一閃過。
我難忘威嚴耀眼的俄羅斯雙頭鷹國徽,鷹的一頭看著西方,另一頭則望著東方,對于這個橫跨歐亞大陸的這個大國,我不禁想到俄國著名思想家別林斯基說過的一句名言,“俄國的歷史既是一部不同于西歐國家的歷史,也是一部不同于東方國家的歷史,它是一部在東西方之間探尋、徘徊,以及東西方文化在俄國斗爭融合的歷史。動搖于東西方之間,是俄羅斯歷史最主要的特點”。我不是“俄羅斯通”,俄羅斯今后向何處去,我不知道。
又不知飛了多少時間,晨曦逐漸變為刺眼的陽光,我睡不著了,我已看到若隱若現的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北京城郊大道上的汽車穿梭如飛,新建的高樓大廈鱗次櫛比,漸漸地雄偉的機場3號航站樓也清晰起來,那是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人流、物流興建的一座龐然大物。當年媒體的報道我記憶仍新:3號航站樓工程總投資250億元,總體建筑面積相當于170個足球場那么大。整個工期僅為三年零九個月。而英國希思羅機場的一個類似工程花了將近20年時間才完工。 奧運會兩年過后,2010年中國GDP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盡管中國人均GDP還較低,盡管中國社會還存在許多問題,許多矛盾,但是,100多年來,中國在前進的道路上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充滿活力,充滿自信,想到這些,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跨越6000公里,飛行7個小時,從東西方結合部的一個大國到另一個東方大國,我思緒翩翩,回想自五四運動以來的近百年中國革命史,“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馬克思列寧主義”,80 多年前,中國的優秀青年還去俄國取經傳道;以后,從毛澤東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到中國革命的勝利,從文化大革命的曲折到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的輝煌成就,而這一切,不正是列寧的預言的“在東方那些人口無比眾多、社會情況無比復雜的國家里,今后的革命無疑會比俄國的革命帶有更多的特色”這句話最好的印證嗎?
下了飛機,走進3號航站樓大廳,同伴告我有汽車來接我們一行人。我取了行李箱,沒有隨大家走。我一個人慢慢走到機場大廳角落的座椅上坐下,我要靜靜地休息一會兒,我要回味一下在俄羅斯走過的邊邊角角和悠揚的俄羅斯民歌,我要盡情享受大廳中央空調吹來的涼爽清風,我要仔細欣賞機場3號航站樓的一切設施,我還要觀察腳步匆匆的南來北往的中外旅客。之后,我會坐上航站樓與城區地鐵相連的機場快軌,20 分鐘后,我在市內東直門換乘環城地鐵2號線,再坐四五站我就到家了。(完結)endprint